江苏“学习浙江”,浙江怎么办?

——对江苏省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考察

作者简介:
何荣飞 张楚方 戴均玺 省乡镇企业局

原文出处:
浙江经济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最近,我们在去江苏考察取经时了解到,江苏全省从上到下提出了“学习浙江”的口号,赶超浙江的氛围浓厚;在江、浙乡镇企业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我们感到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压力更大,充满着紧迫感和危机感。

      “先发效应”与“后发效应”

      江苏省乡镇企业充分地分析我省乡镇企业改革的成功做法,省、市、县等各个层面的人员都到浙江考察,苏南地区100%的乡镇, 都到我省学习乡镇集体企业改制的经验。现在全省上下统一认识,树立起“宜售不股,宜股不租,宜租不包,宜退不留,宜死不保”的改制指导思想,针对1370个大中型企业改制的难点,省委、省政府已于去年发文号召推进大中型乡镇企业改革。对“大而盈”企业允许企业以净资产20%奖励给经营者群体(只有分红权,无继承权);明确集体资产不超过改制企业总股本的30%,超过30%部分作为企业债权; 集体股从净资产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中全部退出等等。目前,江苏省乡镇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3%;对40 家大型集团之一的飞达橡胶厂依法进行破产; 今年全省1370家大中型乡镇企业改制面、改制资产量都将达到85%以上。通过“学浙江、赶浙江”,全省乡镇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

      随着改制的深入,江苏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生产总量已占到全省的40%左右,势头十分强劲。全省上下统一认识,把个体私营企业作为全省乡镇企业再造优势、再振雄风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营造个体私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更好环境。

      综上所述,我省企业改制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先发”优势与江苏省“后发”效应区别不大了,已无优势可言,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我省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实施制度创新,首先要加大对“大而盈”企业的改制力度,允许经营者持大股、多持股、并给予一定比例股权奖励,指导企业组建成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争取更多股票上市。其次对“大而亏”企业允许破产、重组切块、零资产转让、兼并等形式,尽快卸下包袱,把闲散资金变现,转为生产货币资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个体私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从而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与科技投入

      江苏省总结90年代初期行政命令搞项目、非生产性投资过大等失误,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生产工艺,培育了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199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入近500亿元,其中60%用于技术改造。 苏南地区的江阴市华士镇、周庄镇、新桥镇投资都在3亿元。

      江苏省多渠道、多形式地筹集科技投入资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筹资上同我省的区别有:一是股票上市筹集资金,如阳光集团筹集资金9亿元、华西集团筹集资金达2亿元;二是引进外资,无锡市去年实际到位外资2亿多美元,相当投入总资金的20%, 苏州市去年实际到位外资6.75亿美元,相当全市乡镇企业投资额的60%;三是依法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省乡镇企业发展基金投放发展基金1850万元,省财政贴息1000万元,江苏省大部分市、县(市)都建立了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和同级财政贴息资金。目前,全省乡镇企业投资项目来源于银行、信用社资金不到30%,基本上实现了企业自筹部分达70%的目标。

      在考察时,我们深深地感到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是浙江与江苏的一个重要差距,也是江苏省赶超我省的主要手段,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我们认为:一是依法建立省乡镇企业发展基金,推进全省大部分县(市)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增强对乡镇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 建议省政府扩大乡镇企业财政贴息额度, 从原先500 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二是建立科技创新科技投入的风险机制。要引导企业开发高新技术,组建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三是争取更多的乡镇企业组建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股票上市。四是加大研究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项目上来。

      打好“引进外资”攻坚战

      江苏省乡镇企业着重抓住了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主要表现为:起步早,力度大,抓住机遇,服务到位。

      “起步早”是指早在80年代初,就创办合资企业,如昆山市凭借邻近上海的优势,发挥地级差和优惠政策,大力吸收台商企业投资,目前引进台资占全省50%,位居全国县(市)第二位,现在外资企业占全市经济的70%。

      “力度大”是指从80年代至今政府部门都实行招商引资的考核办法,实施行政推动作用,促进政府部门齐抓共管地“引进外资”局面。乡(镇)政府创办工业小区,“搭起台子”,让企业唱戏,为引进外资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比浙江提早了三至五年时间。

      “抓住机遇”是指抓住我国改革开放、小平南巡讲话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尤其是苏南地区抓住浦东开发的有利时机,接轨浦东。由于中小外资难以进入浦东、大中财团认为浦东地价高,从而认准苏南地价低、劳动力价格较低、员工技术素质较好的有利条件,加上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大批外商进入苏南地区。至今,苏州市“三资”企业达到5300家,引进外资累计19.7亿美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