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类号]F276.3[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000)01-0033-038 一 资阳地区乡镇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998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27.47亿元(90价),其中乡镇集体企业产值实现25.25亿元,私营企业产值实现18.79亿元。从行业结构看,农业企业产值实现6041万元,工业企业产值60.75亿元,建筑施工企业产值8.68亿元,交通运输企业产值12.61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产值26.66亿元,旅游服务业12.59亿元,其它企业产值1.57亿元。全区乡镇企业个数达到53305个,从业人员达21.21万人。乡镇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产值相当于全区农村牧渔业总产值的3.26倍,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7%;乡镇工业产值占地方工业产值的59.34%;入库税金在地方财政中的贡献率为12.23%;为农民提供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10%。 从总体上看,资阳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呈5个方面的特点: 1、数量较多,规模不突出。全地区乡镇企业个数已达53305个(含个体、私营企业),应该说,这个数量较之沿海发达地区而言也并不差多少。但是企业规模则显得太小。全区年产值(或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63个,占总数的0.12%。由于规模太小,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在地方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不明显。 2、门类较多,特色不突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区乡镇企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产品繁多的格局,拥有机构制造、光学化工、食品饲料、建工建材、医药制品、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纺织服装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众多行业。产品品种丰富,但产业结构缺乏本地区的特色,没有形成有较大影响的支柱产业,从而难以通过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参与全国竞争。 3、经济总量较大,效益不突出。1998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90价)已实现127.47亿元,相当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95.57%,乡镇工业产值也占地方工业产值的61.45%。但乡镇企业的整体效益并不好,对财政的贡献仍然不高。1998年全区乡镇企业增加值仅23.04亿元,实现利润29445万元,利润率仅2.41%;万元产值税收仅97元。并且,全区仍有相当一些集体企业出现亏损。 4、技术层次较低,高水平不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全区乡镇企业总体技术装备落后,主要骨干企业60%的技术设备是50年以前的水平,35%左右的技术设备是50-70年代的水平,5%左右属80年代以后的技术水平,高精尖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不到3%。多数企业的设备是廉价购买的大中型企业技改后淘汰的设备,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粗糙,不合格率相当高。二是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在骨干企业中只有65%左右的企业能实现较为科学的管理,能开展基础管理和专项管理活动。80%的个体私营企业仍采用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三是企业法人代表和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在年产值(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63户骨干企业中,主要负责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4人,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14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35人。在12000名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498人,中专高中文化2342人,初中文化以下9160人。 5、企业改制效果不突出。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多数集体企业都已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可以说,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随着改制已成为资阳地区乡镇企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影响,已改制的企业效果并不突出。有的是穿新鞋、走老路,虽然改了制,但管理模式、方法没变;有的只重改制数量,忽视改制质量,流于形式;有的不按新机制运作,因而在相当一部分改制企业中没有体现出改革的效果,面临二次改制的可能。同时,现在尚未改制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大难”企业,资产质量极差,班子弱,企业生产经营极不正常,职工思想混乱。这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将会是更加突出的问题。 二 资阳地区乡镇企业在进入90年代之后,由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其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冲击和挑战。 一是经济效益下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带动作用趋于减弱。乡镇企业虽然保持着经济总量不断递增的发展势头,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继续发展,高速与低效之间的反差有所扩大,经济效益下滑的矛盾趋于尖锐。从1989年至1998年,资阳地区乡镇企业利润增幅远远低于产值增幅。乡镇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沿着以总量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发展轨道运行。因此,乡镇企业增长速度虽快,但其对整个农村经济的牵动作用却相对减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乡镇企业为乡镇财政创造的税收相对下降。1998年乡镇企业创税31244万元,占总产值的2.42%。第二,乡镇企业利润使用中用于支援农业部分趋于减少。1998年乡镇企业利润中支农、建农资金仅137万元。第三,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劳动力的增速有所降低。1998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比1998年减少万人,吸纳的就业人数,仅占农村劳动力的9%,同时,近几年来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有所下降,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相对减少。 二是发展能力削弱,制约了乡镇企业的结构现代化和技术进步。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不仅导致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明显减弱,而且直接削弱了乡镇企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扩张能力。结果是相当数量的企业因资金短缺直接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危及到基本的生存问题。特别是乡镇企业留利水平的显著下降,加之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信贷政策调整,农村合作基金清理整顿等因素影响,使乡镇企业本来就十分尖锐的资金矛盾更加激化,其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因缺乏启动资金而进展极为困难,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严重受阻,由此造成乡镇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迟滞而处于劣势,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从而极大地削弱和制约了其基本的发展能力的扩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