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乡镇企业的第二次集中与中心城镇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夏永祥 苏州大学财经学院教授、乡镇经济研究所所长

原文出处:
唯实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90年代以来,江苏省乡镇企业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实行了第一次集中布局,采用向小城镇集中的方式。第一次集中并不彻底,并未到位,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我们有必要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小城镇是难以承担乡镇企业集中和城市化这个重任的,当前,乡镇企业应该实行第二次集中,逐步向中心城镇和中等城市迈进。

      一

      众所周知,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城市化过程。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企业聚集程度的提高必然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根据区域经济学中的城市规模经济理论,企业聚集效益可以通过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益水平反映出来,汤普森通过对美国小城镇的盛衰史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城市规模棘轮说”,棘轮是机械中只能向前转,不能向后转的齿轮,一个城市只要达到5万人口的规模,就有能力抵御各种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冲击,为自己的存在与发展创造条件,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当一个增长中心达到这样的规模之后,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由多部门组成的有应变能力的产业结构,建立起规模合理的基础设施,使之在与城市系统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又牢牢控制住一片腹地,有力推动腹地的经济向前发展,等等。(注: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3页。)城市规模越小,则生命力越弱,不仅自身难保,而且很难对腹地的发展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在美国,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时,人均城市公用事业费用最低,即是作为经济增长中心的最优规模。在我国,有关研究表明,现有670个城市,规模大小不等,效益高低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聚集程度越高,城市效益也越高,其中,首位、次位级规模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全部经济效益指标均在全国城市平均值以上;末位级规模城市(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全部经济效益指标均在全国城市平均值以下;中位级规模城市(50万—100万人口的大中城市)的经济效益指标基本上(除用地效益指标外)处于全国城市平均值的水平上下;建制镇(1万人口)的经济效益指标在城市统计体系中居于最低层;一般集镇的经济效益指标就更低了。这种研究同汤普森对美国城市的研究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中,例如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原苏联,大城市经济效益好也具有普遍性,大城市都是人均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最高地区。(注:张正河等《小城镇难当城市化主角》,《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8期。)

      不可否认,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江苏省的小城镇相当发达,目前全省大约有2000个小城镇,特别是在苏南地区,有一批历史悠久的、富有特色的小镇,适合乡镇企业聚集。但是这些镇在全部中小城镇中不过是少数,对于大量的乡镇、村级镇来说,很难具有这些城镇的区位优势及盛名。特别是在苏北地区,在90年代初期的造镇运动中,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而乡镇企业数目不多,僧少庙多,很难保证庙庙香火兴盛。对于这些小城镇来说,其常住人口一般只有几千人,最多者也不过1万多人,以此规模,很难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

      按照以往的思路,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是通过建立经济开发区进行的,于是在90年代初期的造镇运动的同时,兴起了建开发区热,县县办开发区,乡乡镇镇办开发区,圈占大批农田,其结果并不成功,原因在于太多太滥,入驻企业太少。1993年时,苏州市就有130个乡镇工业小区,平均每个工业小区仅有十多家企业,其中还有些企业仅在区内注册而实际并没有进入,进入的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因此开发区花费的大量基建投资平均分摊到每个企业仍然较多,比企业分散布局时自建基础设施少不了多少,没有产生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

      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第一次集中的思路,主要源于对所谓西方国家“城市病”的恐惧。我们并不否认所谓的“城市病”,但是这种“城市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投资成本及生活费用的上升、效益下降,就会自发地产生一种推力,把人口、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推向中等城市、小城镇及其他地区,即所谓的“外溢”效应,例如上海的东扩西移,开发浦发,向苏南地区扩散等等,就是例证。即使如此,上海市的经济效益仍列全国城市之冠,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仅占全国的1/20,而工业总产值却占全国的1/9,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6。对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来讲,目前并没有达到这些特大城市产生推力的程度,它们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进入。以人口为例,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占其常住人口的20%-50%,有些城市甚至超过了常住人口,而这些城市却在照常运转。至于其他众多的50万—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还具有进一步吸纳更多生产要素进入、继续扩大的巨大潜力,可以进一步发展。

      江苏省的城镇体系与全国相比,比较合理,既有特大城市南京,市区人口为270.11万(1997年),又有一大批50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徐州、南通、连云港等,它们分布在京沪线、陇海线或长江沿岸,如一串明珠,相互间隔不过一小时左右路,更有大批县级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年产值达上百亿元,突出者如江阴市,1996年工农业总产值达605.93亿元,其中市镇村三级工业产值555.31亿元,实现利税36.33亿元。在前几年国家百强县评比中,前十名全部被江苏省囊括。苏南地区与宁、沪、杭地区一起,成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