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乡镇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新高涨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当前如何进一步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如何突破,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青岛市委党校部分教学人员,对青岛市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实地的调查。 一、青岛市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及特点 (一)经济总量和效益平稳增长。1998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818亿元,1999年1-5月份,实现总产值393.4亿元,比98年同期增长24.3%,高出全省平均增幅7.7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完成17.8亿元,实现税金11亿元,分别比98年同期增长20.8%、21.8%;乡镇集体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3.6%,比98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127万元,比98年同期降低3.97%。全市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地方财政税收、农民增收和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1998年全市乡镇私营工业总产值完成309亿元,增加值完成82.5亿元,分别比全市乡镇工业高出17.9和7个百分点;私有工业占全市乡镇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9%,接近乡镇工业的半壁江山。 (三)企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去年以来,青岛市乡镇企业围绕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完善配套制度和健全运行机制上,重点抓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机制到位工作,并通过经验交流和典型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政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理顺。二是企业职工特别是经营管理者对资产的关切度大大提高,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明显增强;三是改制打破了生产要素的行政区域分割,使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 (四)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去年以来,青岛市乡镇企业注意搞好结构调整,加快了产业发展速度。据调查,1999年1-5月份,机械工业产值增长26.8%,建材工业增长21.3%,纺织服装增长12.6%,食品工业增长7.7%;四大产业实现产值占乡镇工业的68%。从产品结构来看,电线电缆、广播电视设备、燃油锅炉、环保设备、精细化工以及新型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迅速,有些企业还出现超常规发展。 (五)对外开放势头良好。近年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外商投资大幅度减少,各地利用外资竞争激烈。在利用外资困难较多的情况下,全市乡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推出了网上招商等新形式,采取了安商、稳商、扶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1999年5月底,全市乡镇企业共批准“三资”项目2367个;合同外资达到30.8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 纵观青岛市乡镇企业近几年的发展实绩,呈现如下基本特点: 首先,领导重视程度提高。去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注意解决乡镇企业发展问题。市委书记张惠来同志先后在五次重要会议上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也投入较多的精力,研究乡镇企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领导班子包重点乡镇、企业和项目,制定了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其次,工作针对性强。一是各市区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围绕中心抓大事,有的放矢办实事,千方百计求实效,集中精力抓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努力培植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二是各市区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外向型经济、资本运营、结构调整等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抓好典型推广,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形成了典型引路,全面发展的格局。三是各级乡镇企业有关部门,强化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再次,注意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一是对有条件、有规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积极搞好横向联合,组织“产学研”活动,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站得住、有后劲、有影响的名牌产品,推动了乡镇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城市企业退城进乡,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引进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城市国有企业,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努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优势,从现有40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中,选择了20家重点企业,采取了倾斜政策,帮助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了产品加工深度和档次,实行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初步建立起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三是通过实施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典型、树样板,采取政策倾斜、工作倾斜,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快了私营工业园的建设步伐,完善了基础设施,加大了工作力度,从而带动了全市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青岛市乡镇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一)乡镇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青岛市乡镇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数量增加的不少,但规模大、竞争力强、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企业不多;在短期内能够迅速膨胀规模的企业更少;在全国、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产品寥寥无几;支撑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不足。 (二)开拓市场力度不够。当前,由于受到市场、资金和自身素质三重约束,不少乡镇企业,一方面缺乏新思路、新观念,不能跳出老框子去寻找适应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格局的变化,发展新的营销模式和手段;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乡镇企业与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导致库存增加,销售下降,资金周转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