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企业的融资结构,是指企业的不同资金来源渠道之间及通过不同来源渠道筹集的资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企业的融资结构是企业融资行为的结果,它不仅决定和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融资绩效,而且反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改革开放20年来的经验表明,在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增长的过程中,资金增长一直是重要的贡献因子,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乡镇企业由于资金需求继续增长,但资金供给渠道却一直较窄,企业融资、特别是间接融资日益艰难,融资方式、融资结构的缺陷也日益明显,乡镇企业的融资形势变得日趋严峻,资金短缺对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困扰更是日趋严重。因此,剖析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揭示其现状与问题,对于指导乡镇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试在这一方面作一探讨。 一、90年代初期以前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 案例1 苏州市以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而著称。全市乡村集体企业的资金总额1984年为46.19亿元,1991年增加到268.97亿元,1985~1991年间年均递增28.62%;其中,自有资金年均递增25.56%,借入资金年均递增31.35%,后者高于前者5.79个百分点。1984~1991年,自有资金的比重由49.38%迅速下降到41.57%,借入资金的比重由50.62%迅速上升到58.43%,资产负债率由50.62%上升到58.64%。在乡村集体企业的借入资金总额中,银行信用、商业信用、非正规信用(包括企业集资、社区内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各种间接融资、各项应交款项和借款)和企业内部信用(如应付工资)的比重,1984年分别为35.9%、15.7%、34.9%和13.3%,1991年分别为31.5%、16.6%、41.4%和10.5%,呈现出以借入资金为主、银行信用和非正规信用为主的特征(徐元明等,1997)。 案例2 安徽省天长县(现天长市)属于乡镇企业中等发达地区。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全县乡村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通过负债形成的资金(含借入资金和结算及其他来源的资金)占绝对优势,权益资金(含投资基金和专项基金)所占比重相对不大。1989、1992年,在全县乡村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借入资金分别占26.3%和35.5%,结算及其他来源的资金(如应付款和应交款)分别占32.2%和29.8%,投资基金分别占27.5%和24.9%,专项基金分别占14.0%和9.8%。1989~1992年,在全县乡村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银行、信用社贷款的比重由15.31%上升到22.85%,其增量占资金来源总增量的比重为28.8%;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村企业对银行、信用社贷款的依赖不仅没有减弱,反而略有增强;财政周转金的比重由5.62%上升到6.80%,其增量占资金来源总增量的7.73%;应付款(属商业信用)和应交款的增量占资金来源总增量的比重分别为16.62%和4.37%。1989年,在全县乡村企业的资金来源总额中,乡村投资基金、其他单位(或个人)投资基金、国家扶持基金和企业积累基金分别占5.93%、2.59%、8.13%和10.90%(姜长云,1996)。 对于90年代初期以前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结构,案例1和案例2提供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表明:就总体来说,(1)乡镇企业创办、投资和营动的基础,主要不是自有资金,而是对多种多样的信用关系的充分利用;负债是乡镇企业融资和扩大总资产的主要途径,高比例的负债经营是乡镇企业资产结构的基本特征(注:相比之下,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比较低的,因而针对那时说“高比例的负债经营是乡镇企业资产结构的基本特征”,还是比较确切的。但到9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与乡镇企业不相上下了,因而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高比例的负债经营是乡镇企业资产结构的外在表象。据财政部工交司对全国15个城市2662户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1985年为42.1%,1990、1994年分别上升到65.6%和78.9%(《管理世界》1998年第4期第4页)。)。(2)在乡镇企业融资中,内源融资(如企业积累基金)和各种直接融资(主要是形成权益资金)的相对地位仍然比较低,乡镇企业融资主要呈现出以外源融资和间接融资为主的特征。(3)乡镇企业的融资和资金增长对于银行、信用社贷款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商业信用、政府信用(如财政周转金和一些应交款)和企业内信用对于乡镇企业融资也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典型案例提供的信息,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往往不够全面,需要通过其他调查或全面分析来补充。中国不同类型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及乡镇企业的类型结构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地区之间、进而全国乡镇企业总体与某一区域案例之间,在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结构方面,存在某些差异是比较自然的。考虑到这一点,情况尤其如此。自80年代中期以来,对于乡镇企业资金来源和融资结构的研究,虽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但是,由于全国性的相关统计资料缺乏,对于90年代初期以前在此方面的研究(包括对上述案例信息的补充),只能借助于一些案例调查和抽样调查来进行。周其仁等(1987、1997)对200家较大型乡镇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不仅验证了上述案例分析提供的信息(注:在周其仁等(1987、1997)对200家较大型乡镇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中,样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初期,一直基本稳定在54%左右;而且由于一些原因,这里计算的资产负债率与实际值相比还显得偏低。其他一些调查(如徐元明、张建良,1997)所发现的当时乡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状况也与周其仁等的结果基本一致,只不过比后者稍高。1991年河北保定农银对与其有贷款关系的3237个乡镇企业的调查表明,乡镇企业中高负债经营多、资不抵债多、贷款风险大的多。在被调查企业中,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占34.75%,超过70%的占57.7%(《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1期第44页)。1991年9月末山东省日照市全部乡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84%(《经济与管理研究》1992年第2期第48页)。),而且明确指出在90年代初期以前,乡镇工业企业在对农村各种信用关系的利用中,最普遍的是银行和信用社、企业内部信用和企业间信用、以及政府信用;企业的负债倾向比较集中地指向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也就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乡镇企业利用信用的愿望和顺序是“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间信用→民间信用”。王晓鲁(1989)通过对江苏无锡、安徽界首、广东南海、江西上饶4个县的调查还表明,除去应付款等短期往来资金外,乡村基金和银行贷款是乡镇企业的最主要的稳定资金来源;区域之间的资金流动规模不大;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内部,民办企业、村办企业、乡办企业对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也差异显著,依次渐强。王拓宇(1989)的研究显示,乡镇企业(农村非农产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私人储蓄、乡村企业的积累和外来资金;农村私人储蓄能否有效地转移到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取决于(1)政府对待私人经济* 活动的态度以及对私人投资活动的政策,(2)地方资金市场的发育程度及其作用机制;乡村两级企业发展程度的区域差异,决定了乡村两级企业的积累在农村非农产业资金来源中的作用有所区别;外来资金带有很强的趋利动机,在当时中国农村资金区域流动的可能渠道中,官方金融机构及其控制的农村信用社特别重要。苑鹏(1992)的研究认为,农村企业(乡镇企业)的资本形成不仅受到地方经济、社会和地理因素,而且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对金融系统的管理和信贷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强烈影响;全国范围内资本市场的缺乏和农村信贷制度的地理与行政分割,障碍着区域之间的资金流动;农村私人企业的资本形成与乡村企业明显不同,前者主要依赖于内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