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至1998年,江苏苏南地区进行了一次镇(村)办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这次改革是近几十年来苏南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它对今后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为了全面总结研究这次改制的成果,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趋势、新问题,我们对江苏省吴县市渭塘镇产权制度改革中,产权交易的资本流量、流向,改制资本的整合重组,集体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社区政府和改制后企业、村合作社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仔细的考察分析,以供所有关心这一重大举措的各级领导、专家、研究部门参考。 一、一场有秩序的产权交易 渭塘镇是吴县市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改制前全镇有24个行政村,269个村民小组,9794户,29933人,耕地面积34752亩,人均1.16亩,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业生产稳定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镇(村)办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全镇经济的支柱。至改革前,共有企业152家,总资产47056.73万元,净资产6338.96万元,债务40717.04万元,全镇国民生产总值57700万元,人均20899元,工农业总产值184976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在吴县市各乡镇中排名:工农业总产值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国内生产总值第三。 1996年初,渭塘镇在吴县市统一领导下,开始对镇(村)办企业改制,至1998年底基本结束,前后约三年时间,大体进程是: 第一阶段:摘假集体帽子,把挂靠集体名下的92个私人企业全部剥离,涉及资产约800万元。 第二阶段:把政企合一的镇(村)办企业,通过股份制、租赁委托经营的方式,转变为资产委托经营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改制后的产权组织结构是:集体资产委托经营占56.39%,有限责任公司占0.83%, 股份合作制企业占3.02%,私营企业占8.3%,集体资产租赁占0.079%,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占31.33%。各种产权组织方式的归属为:镇属43.1%,村属45.1%,私营8.1%,外资3.5%。这一阶段改制带有过渡的性质。 第三阶段: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把集体资产委托经营制和没有转制的企业转变为带有混合产权性质的股份制和私营经济。 改制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先由企业提出申请,镇、村批准,随后开展严格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由投资人选定改制形式,公开招标、竞标,合理设置股权,签订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工商登记注册,验收归档等等。整个改制过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搞时间一刀切,形式一个样,充分酝酿,尊重意愿,审慎选择,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由于采取渐进的有秩序的因势利导的办法,涉及如此重大利益调整的财产权转移,并没有引发破坏性干扰和冲击,而是带动了全镇社会经济继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三年改制的成效显著。 第一,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1998 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8.33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45%和50.3%,年均增长13.1%、14.5%;实现工业利税1.61亿元,比1995 年增长30.64%,年均增长9.3%。第二,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三年实施技改项目108个,总投资3.6亿元,完成技改2.8亿元。 第三,引进外资新突破,三年累计批办三资企业7家。合同利用外资971.95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1477.5万美元,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家, 实现零的突破,净增出口企业4家,外贸收购额比1995年增长20.9%。第四, 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三年交通建设投入1100万元,全镇道路形成网络。电话用户由1996年的3540户增加到5850户。电力投资540万, 达到市级用电标准,小城镇建设投入1200万,完善小城镇环卫、交通、市场综合建设,镇投资950万,新建工业小区一个, 渭塘镇已成为苏州市跨区域新型中心城镇。第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8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6003元,比1995年增长33%,储蓄金额3.8亿元,比1995年增加2.1亿元,平均每年增加5600万,增长21.85%。1998 年全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镇435户翻建新楼住宅,家家安装卫生间,66 %的农户使用液化气。 二、企业存量资本流量和产权流向 全镇镇村办企业转制前总资产47056.77万元,净资产6338.9万元,债务40717.04万元,负债率86.52%,(土地未折算在内)。 在转制过程中,通过资产清理、评估,市场竞卖中的升值、贬值,三年过渡期中的资本注入,到转制结束,全镇总资产规模达52604.13万元,增加5547.43万元,增长11.7%,净资产达9904.34万元,增加3562.4万元,增长56.2%。债务42699.69万元,增加1982.6万元,负债率下降5.35%。由此可见,转制使总资产、净资产规模都扩大了,净资产增长率是总资产增长率的4倍,债务大幅下降,资产运作转入良性化轨道。 从资本产权的流向看,总资产流向股份制企业的占31.8%,私营经济占68.2%。净资产流向股份制企业的占21.8%,流向私营经济的占79.2%。债务的流向是:股份制企业占34.14%,私营企业占67.82%。可见,这次改制的镇(村)办企业的存量资本主要流向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这种流向和流量并不来自行政当局决策,而是产权市场交易和市场选择的结果,以市场对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观点看,完全是公正的。这从改制后负债率的下降可以证明,改制后股份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87.89%,比改制前上升了1个百分点,而私营经济的资产负债率78.04 %,比改制前下降了9个百分点,说明承担全镇67.82%债务的私营经济有相当活力,经营情况明显好于股份制企业。从现在观察来看,转制过程中,存量资本选择的产权流向是有效的、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