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万向集团是一家乡镇企业,始创于1969年,从7个农民、 4000元钱的“铁匠铺”起家。得益于改革开放好政策,企业稳步发展。现拥有员工近万名,资产过50亿,为浙江省计划单列集团和国家120 家试点企业集团、机械工业十大杰出企业、机械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试点企业。综合实力居机械工业第22位,汽车工业第15位,浙江省机械工业第1位。1998年,实现营收26.3亿元,利润2.6亿元,税收9112万元,出口创汇7640万美元。今年我们的形势比较好,进入二季度以来,每月可实现销售4个亿,利润3000万,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回顾万向三十年,作为一家乡镇企业,能求得生存,获得发展,机制好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是依靠技术创新,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突破口,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产品占领了国内,走向了国际。 一、以质量、成本为突破口,掌握一门技术,做精一个产品,打开一片市场。 创业初期,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有的只是强烈的创业热情和脱贫致富愿望。我们拾遗补缺,只要市场上需要的,有能力生产的,我们就做。“船小好调头”的多角经营救活了企业,让我们熟悉了市场的“水性”,但也分散了仅有一点技术力量和资金。与其多个低水平,不如一个高档次。1979年,我们将其他产品全部下马,破釜沉舟,专心致志做汽车万向节一个产品。 当时生产万向节的企业全国有56家,竞争非常激烈。乡镇企业没有列入计划,要用户接受我们,只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让用户来挑选。而我们当时的员工,大多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文化水平很低。质量管理的英文字母缩写“QC”,只认识一个“Q”,那是打扑克牌见过的, 读作“皮蛋”。仅有的几台设备,要么是从国营企业“退役”的,要么是自己“土法上马”的。技术创新问题成了生死问题。 技术搞创新,员工观念要先创新。要生产合格产品,首要的问题是克服小农意识,树立质量意识。一封用户来信,促使我们对已发往用户手中的产品和仓库成品,进行了重新检验,结果发现有3 万套产品不符合标准。如何处理,员工心里很矛盾。我们把全厂职工召集起来,开了个现场会。将3万多套万向节一个不剩地作废铁卖掉,损失43万元。 这对我们这样一家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全厂职工因此半年没有发工资,大家都感到“肉痛”,“痛”在肉里,质量意识也“烙”在脑中,“印”在心上。 从报废3万套万向节入手, 我们开始了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企业整顿。“先生产后生活”,我们规定每年税后利润的80%必须用于技术投入,改十五年折旧为七年折旧,并撤销了建造食堂、宿舍的计划,集中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先质量后产量”,我们建立了产品检测中心,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查;“先上学后上班”,我们办起了职工业余学校,让职工学文化,学技术;“先制度后制造”,我们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道工序。1980年底,我们在全国万向节厂整顿检查中,以99.4的高分居全国行业之首,从而被列入全国仅有的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专业厂之一。从1982年开始,我们的产品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获得了国家银质奖。 光产品质量国内最好还不够,要赢得市场,必须是国内最便宜的。我们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手段,走专业化生产、系列化产品道路,逐步形成了规模经济与规模效益,将生产与销售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1980年到1989年期间,钢材提价1.3倍,煤提价5倍,我们的产品价格基本不变,职工年收入增加了6倍,经济效益年均增长40%以上。 凭借高质量、低成本、我们成了国内的行业老大。 到了九十年代,我们的产品质量、成本控制有了体系保证。1994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我们的企业标准成了国家的行业标准。1997年,通过了QS9000认证,获得了进入国际汽车配套市场的“通行证”。 我们通过把万向节一个产品做精、做专、做大、做深,终于做到在市场上有地位,积累一些人才,积累一些技术,积累一些资本,为万向在零部件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做亏本买卖,消化国际技术,提高整体素质,闯荡国际市场。 乡镇企业来自“三农”,服务“三农”,但不能将自己永远定位于“三就地”。当产品的国内市场覆盖率达到了三分之一后,我们认为已经不能局限于在国内当老大,提出了“以赚外国人的钱为荣,以使万家致富为乐”。当时,出口产品价格要比内销低,而且规格特殊,工艺要求高,时间性强,弄不好还有可能被索赔。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产高标准出口产品,对我们的技术水平是一次最好的“考试”和“再检验”。 美国是“汽车王国”,我们的产品如果能得到美国市场的承认,那么将会在全球畅销。1984年,首批3万套万向节出口美国, 零部件产品进入美国汽配维修市场,这是中国第一次。三个月后,第一批产品在美国有了测试结果。他们发来了电报,感谢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这么好的产品,对我们的技术水平表示敬意。乡镇企业的产品出口到“汽车王国”,为乡镇企业争了气,为中国农民争了光,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美联社、法新社,国内的新华社报导了我们的事迹,国内主机厂也改变了对乡镇企业的看法,要求供货,国内主机厂的配套大门终于为我们打开了。 同外商的接触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了与他们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激发我们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去占领更大份额的国际市场。外商近乎苛刻的要求,让我们不断改进产品工艺,熟悉各类型号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企业整体素质在点点滴滴的改进中得到了提高。 乡镇企业从田野走向世界,1994年,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万向美国公司正式成立。几年来,我们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7个国家设立了10家子公司, 营建零部件国际市场网络,“在洋人的土地,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钱。”海外公司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将国际市场最新技术、质量、价格等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递给集团。集团根据这些最前沿的信息,及时地,最大限度地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海外公司经营取得了成功,有力地拉动了集团主业的发展。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考察公司后,称赞我们为中国工业参与经济全球化探索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