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私营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管理特性差异

——德国私营中小企业管理理论的启示

作 者:
顾颖 

作者简介:
顾颖(1962-),男,江苏滨海人,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小企业管理的研究。 西北大学 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原文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通过分析德国中小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私营中小企业尽管面对大型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显示出许多缺点,但是,其企业管理承担主体,即“风险型企业家”能够针对其状况,推行直观、灵活以及集中的企业领导管理行为,这又比大型企业的“雇员型企业家”(经理)的管理行为更为合乎实际,并更有效率。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0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1999)03-0052-05

      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企业管理学主要针对大型股份公司(也包括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了诸多研究。经济学家们从股份公司的单个职能和其企业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过程中,发现和发展了一系列企业管理的新理论,如市场营销、成本会计、投资学和组织学以及管理学等等,对涉及大型股份公司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形成了许多理论模型。而研究中小企业以及其企业特性运行规律的企业管理理论甚少,且比较肤浅。

      在70年代的滞胀危机时期,世界各地的大型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相继陷入企业利润危机和社会危机,大型企业试图以增加资本投入而替代人力投入的办法来改变经营的困境。其结果是,资本垄断公司的企业规模和权力变得越来越大,经济和企业结构中也失去了竞争机制,不仅未能解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问题,反而威胁着推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的生存问题。当时,在德国和美国出现了反对股份公司的企业霸权主义的观点,并重新看到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经济波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微观经济主体和真正支柱。加强中小企业相互竞争,增加供给,会使供给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德国正是利用了中小企业的这种“效应”,成功地摆脱了滞胀危机。

      德国中小企业管理理论表明:中小企业有着完全不同于大型企业的企业管理特性。尤其对于私营中小企业而言,不是指它比大型企业规模小、费用开支少,而是认为两类企业管理主体表现出了本质的区别。大型企业往往是那些匿名的资本公司,为几个财产所有者所共有,招募经理(“雇员型企业家”)及专业人员承担各项管理任务。与之相对,中小企业则由“风险型企业家”创办并领导管理,他不仅作为企业最高统帅享有所有管理权,而且基于其财产所有者的地位必须承担巨大的经济责任和风险。因而,“风险型企业家”在企业中会采取与“雇员型企业家”不同的行为和管理方式,导致两类企业产生不同的经营效率和业绩。新的中小企业管理学理论在于探索这种企业管理本质的差异。

      尽管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企业总数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同,但是,在德、美、日等发达国家私营中小企业占绝对多数,而在我国99.7%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营和集体企业占73.5%。因而,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通过进行两类企业的管理特性差异的比较研究,探索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效率及效益优劣势,对于在我国创办、改革与发展中小企业以及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剥离”和优化企业结构等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从机制角度看两类企业管理的特殊性

      “风险型企业家”是私营中小企业运转的原动力,在该企业中有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素质是创办企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也决定了企业的质量。企业家是企业的共命运者,企业是他“人格化”的企业。大型企业则不同,对于经理(“雇员型企业家”)而言,他不是企业的共命运者,企业对他是个“中性化”职责权力。企业的失败,仅涉及他的职位问题,却分离了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的关系。从以下机制角度可以更好地明晰两类企业和企业家的企业管理特性差异:

      (1)中小企业的“风险企业家”作为企业财产所有者,长期拥有权力,对企业进行领导和管理;而大型企业的经理则是基于所授予的权力,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他人的财产和企业进行委托管理。(2)中小企业的“风险型企业家”基于自我考虑、自担风险对企业进行领导和管理,企业的成败对他的处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个大型企业的“雇员型企业家”的工作主要是为他人考虑风险,他对企业感兴趣的是自己的工资酬劳和职位保留问题。(3)“风险型企业家”是该企业必不可少的“脑筋”和“心脏”,没有他的存在,企业无法运作。相反,大型企业的“雇员型企业家”是可被替换的人,一个股份公司的个别经理的替换或者整个企业管理的转换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但不会危及企业的生存问题。(4)对于私营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家是“因”,而企业是“果”,两者是因果关系,所以,企业家的个人利益、兴趣也经常贯穿整个企业以及企业决策之中,企业的发展多数情况是从属于企业家的个人目标。而一个大型企业的经理只能追逐企业的业务目标,他的个人愿望(目标、处境)从属于企业的利益。(5)中小企业家在进行企业领导和管理时不依附于他人;与之相反,大型企业的经理是有依附的,他执行企业的领导和管理是处于财产所有者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监控之下。(6)中小企业家始终与所有的或者多数的职工直接接触和联系,迫使他个人作出“榜样领导”。与之相反,在大型企业里是间接的领导管理,职工多数被等级制相分隔,形成上级领导的机构体系。(7)中小企业家通过个别谈话和口授指示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可以促成一个广泛的、非官僚主义的管理模式;在大型企业里的管理基于间接的、书面式的信息传递而形成书面文字的决策定式,是一种官僚主义的管理模式。(8)中小企业家具有完全的管理集中和独立自主,他对企业家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和独断。相反,每个大型企业的经理仅仅有部分的管理主权(部分独立主权)。(9)在中小企业中,所有企业领导管理职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因此,企业家必须对企业的所有领域和企业职能进行领导;与之相对,大型企业存在着管理职能的分割,通过聘用专业人员(经理)负责行使单个企业管理职能。(10)中小企业的领导与管理的优势是由企业家个人素质的优势所决定的,而大型企业的管理优势是由经理个人的专业素质所决定的。(11)在中小企业中,“风险型企业家”承担企业管理的全部责任。同时,企业职能也集中在他一人身上。而在大型企业里,领导管理职能被分割,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