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迅速崛起,为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入研究和探索民营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对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民营经济,是指由民间个人和团体拥有并行使经营权的非国有经济。从经济方式划分,它包括个体经济、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独资经济、合资经济、股份制经济。 2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的兴起,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1、促进和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的发育和扩张。中国民营经济的序幕首先从农村开始。广大农村开始推广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较大地释放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能量,同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营经济以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机制灵活的特点,展现出很强的生命力。1997年末,全国民营经济已达3146.93万户,注册资金超过18214.1亿元,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有了明显的转变,促进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加快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步伐。 2、促进和加快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1997年,中国民营经济创造的总产值已经达到9087.16亿元,营业收入18396.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928.75亿元,提供的税收占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43.42%,成为国家财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民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补农、农工并重、突出三产的模式。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占整个民营经济的79.1%,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户数已经达到13.3%。这种发展趋势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性调整。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06%,比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高出2.85个百分点和7.72个百分点。这种发展态势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促进和支持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国有企业推进深层次改革的阶段,更多的改革者把目光聚集在民营经济上,他们引进民营经济的灵活机制和管理办法,实行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嫁接,从而为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国有民营的有益思路。与此同时,迅速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造就了一批既具资金实力又具管理知识的新型企业与企业家。这一方面培养了产权交易的新型主体,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增加了实力机构;另一方面它实施成功的兼并收购,为国有资产变现、减少资产闲置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4、促进和支持了社会稳定和法制建设。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安置了城镇待业人员,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压力;三是吸纳了一批下岗职工再就业,为国企减轻了负担;四是吸引了行政机构分流的高素质管理人员。截至1997年,在非农产业中,民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已达29434万人,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从业队伍,发挥了保持良好社会秩序稳定器的作用。一批壮大了的民营企业开始树立起社会责任感,他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追求成就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又发挥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作用。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法律制度建设也得到加强:政府提出了保障民营经济的法律建设目标;着手制订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制文件;逐步建立了一批法律服务机构;积极开展树立法制观念、普及法制教育的活动,促进了法制法规的建设。 二、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经过20年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21世纪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攻坚阶段。近年来,民营经济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有待更新。目前,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仍有较多的争论,主要涉及到:发展民营经济会不会削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理顺产权关系会不会是在制度上打开私有化大门;放开搞活民营经济会不会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促进民营经济怎样界定政府的职责范围。由于认识不一致,民营经济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诸多现实问题:如政策难以到位,信贷资金不足,出口担保难找,技术援助不力,信息服务偏少,科技教育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民营经济的顺利发展。 2、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数民营企业目前正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产品档次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技术装备较差;人员素质不够高,决策层能力不强,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90%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偷税漏税现象。个别企业为了眼前利益,甚至置环境保护于不顾,采取“先乘车,后买票”的手段,建了一个厂,毁了一条河,损坏了资源,污染了环境。 3、风险能力有待加强。多数民营企业未形成规模经济,也未以资产为纽带参加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据统计,1997年民营企业户均资金仅为53.5万元;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的有8.5万户;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01万户。规模小,虽然有“船小调头块”的优势,但在市场瞬息的变化中,仍有相当一批企业经不住冲击,面临倒闭的风险。近年来,民营企业由于市场原因每年注销和歇业的户数平均为100万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们风险能力较弱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