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1—4721(2000)05—0025—07 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逝世已经一周年了。半个世纪以来,蒋孔阳教授在美学领域辛勤耕耘,卓有建树。特别是在晚年历时14载撰写的《美学新论》一书,更是其一生美学思想的结晶。本书是对建国40多年美学研究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跨世纪美学研究的一个开启。它预示着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融汇中西古今史论的新的开放的美学理论形态已经诞生。而这个新的开放的美学理论形态的诞生,就是蒋先生长期自觉运用“综合比较”研究方法的丰硕成果。 一 什么是综合比较呢?蒋先生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古今巨变,中外汇合的时代,各种思想和潮流纷至沓来,我们面临多种的机遇和选择。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把古今中外的成就,尽可能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各取所长,相互补充,为我所用。学者有界别,真理没有界别,大师海涵,不应偏听,而应兼收。综合比较百家之长,乃能自出新意,自创新派。”〔1〕(P47)蒋先生在这里已经简要地把“综合比较”的背景、内容和目的作了阐明。 综合比较首先是美学理论现代化的需要。蒋先生认为,“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就面临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从落后变成先进的问题”〔1〕(P416)。这里所说的现代化当然是指文化和美学理论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美学的大国,有着特别丰厚并独具特色的美学遗产。但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我国美学理论多以点评与感悟的形式出现,缺乏具有现代理论形态的美学体系。加上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各民族思想文化领域的比较、交流、融合已成时代趋势。“因此,比较本身虽然不是现代化,但要现代化,却必须经过比较的研究”〔1〕(P417 )。而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已成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今天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我们要现代化,要建立我们自己的现代美学,我们认为唯一的出路,也就是接受挑战”〔1〕(P479)。 近代以来,面对大量涌入的西方美学思潮,存在着全盘排斥、全盘接受和形式嫁接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都无益于新的美学理论的建设,而只有综合比较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这已是历史的经验。蒋先生认为运用综合比较取得突出成绩的第一人是王国维。他说:“王国维是我国第一个融会中外,而又有所创新的现代美学家。”〔1〕(P475) 王国维运用西方美学的钥匙,开启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宝库,加以提炼、改造、重新熔铸,提出了优美、壮美、古雅、境界等迄今还在沿用的一些美学范畴,从而成为中西古今综合比较融合的一个范例。而宗白华、钱钟书则是当代在这方面的典范。蒋先生运用历史上的成功范例,说明综合比较研究的必要。 蒋先生在《新论》中综合比较的内容涉及的面很宽,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美学、中西美学、古今美学、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等多个方面。蒋先生充分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指导地位与开放地吸收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关系。他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高度论述了马克思的不同凡响及其在人类美学思想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具体地说,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将美学研究从康德的重主观转移到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的客观之上,建立了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等一系列重要美学观点,“很自然地成为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的重要根据”〔1〕(P492)。同时,蒋先生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开放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在综合吸收其他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地丰富成熟。他说,“到了20世纪,科学的分支愈来愈多,日趋分化和专门化,以至美学的研究也愈分愈细,流派众多,思潮林立,真可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什么心理学美学、人类学美学、发生学美学、语义学美学、分析学美学、现象学美学、解释学美学、接受学美学、解构主义美学,以至科学美学、技术美学、信息论美学、控制论美学等等,应有尽有,蔚然大观”〔 1〕(P27)。又说,“科学研究不仅要分,还要有合。正因为这样, 所以现代美学经过大分化以后,又在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又在走向一体化和综合化的研究。怎样把各门分支美学和各种流派研究的成果,综合起来,把它们各自的长处和优点吸收进来,以建立一个比过去的美学体系更为完整、更为高一个层次的体系,实为我们今天美学研究的任务”〔1〕(P27)。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美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作重要根据,将其他各个美学流派的成果综合起来,吸收其长处,建立更为完整、更高层次的美学思想体系。蒋先生结合各自的特点,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四个方面对中西美学进行比较:1.从社会历史背景上,西方社会基本上作为宗教性的商业社会,其美学思想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并不断地追求革新、探讨新的理论;而中国社会基本上作为宗法式的农业社会,其美学思想主要是歌颂朝廷宗庙的礼乐思想和追求“小国寡民、知足常乐”的精神;2.从思想的渊源和传统上,西方美学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表现出彻底的分析精神,着重于理论上的探讨和注意修辞与逻辑的严密;中国美学源于先秦的孔子和老庄,着重探讨文艺在人生中的地位作用,形成重零星感受、重直观欣赏、重联想的丰富等特点;3.从文学艺术的实践看,西方文艺导源于希腊的史诗、戏剧、雕塑,“摹仿说”成为其美学思想的中心;中国古代艺术实践是《诗经》、《楚辞》和书法,其美学思想是偏重于“诗言志”的“表现说”;4.从语言文字结构上来看,西方的拼音文字,使其美学论著分析层层深入,结构丝丝入扣,而中国的表意文字,使其美学论著较多重视个人体验的深微和文字的优美,而缺乏明确的要领和具体的分析。而且,蒋先生从我国美学界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应当先懂一点西方美学”。这主要因为美学学科从西方输入其名词、概念、范畴,而西方美学的逻辑分析方法也有值得借鉴之处。蒋先生借鉴鲍桑葵的研究思路,将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加以比较研究,从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概括出美学思想与美学精神。这在我国美学研究中具有开创意义,也为蒋先生的综合比较研究增添了崭新的内容。从西方艺术与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关系来看,蒋先生认为西方艺术起源于希腊的史诗、戏剧和雕塑,特别是雕塑。由此决定了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六大特点:1.希腊雕塑从神话中汲取题材,但其“神”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西方的美学思想一直重视形式的美与和谐。2.希腊艺术主要描写人与自然的斗争,作为其最高美学理想的“和谐”来源于对立面的斗争,是经过矛盾的克服才最后达到。3.西方艺术以认识与反映自然作为其主要内容,从而使其美学思想着重于美与真的联系。4.西方美学思想强调“求知”,因此大多数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美学探讨。5.希腊的奴隶制民主社会给艺术带来自由,并使艺术确立独立自主的地位,从而促使各美学流派的自由竞争。6.西方强烈的宗教精神,使艺术作品充满了宗教题材和神秘主义,但也使其艺术家与美学家具有神圣的使命感。从中国艺术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关系来看,诗乐并行,成为我国古代宗法社会生活中文艺的重要特点,由此使其美学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2.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3.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4.在强调森严的等级的同时,重视感情、讲究人情味;5.其美学思想不仅是现世的,而且是世俗的;6.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了以无为、自然为中心的道家美学思想,强调自由、自然,与此相应的闲情诗、山水诗、山水画、花鸟画,着重在个人的消闲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