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审美意识基因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望衡(1944—),男,湖南邵阳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中国文化研究。武汉大学 哲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分析中华民族最早的三种文化形态——《周易》的卦象、汉语中的美字、龙凤图腾,得出三个属于中华民族的审美基因:美真同象,美善同义,和合为美。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0)05—0102—05

      人类有相似的童年。只要对史前人类略做考察,则不难发现,处在原始时期的各民族其生活方式、性格大体是差不多的。就审美来说,史前人类的审美意识都蕴含在功利性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活动中,而且都一无例外地与神秘的巫术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方面的考古发现非常之多。现在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各民族审美意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分野的,是怎样分野的。从大量的考古材料来看,各民族个性的显露大体是在野蛮期与文明期(采用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期法,即分为蒙昧期、野蛮期、文明期)之交。文字的出现应是文明期产生的重要标志,就中国来说,作为最早的占筮工具的八卦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有人认为早于文字,而它的完善则在文字产生之后。它理所当然应是我们考察华夏审美意识起源的重要材料。另外,图腾作为盛行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文化现象亦包含有民族审美意识的基因。

      一

      《周易》产生的年代是难以确考了。一般认为作于西周初年。但并非定论。最大的问题是作为《周易》基础的八卦到底是谁做的,现在不能确定。《周易·系辞下传》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难以确证,也难以推翻。伏羲离现在多久,难以确考。神话中他的形象是人首蛇身,这当然是荒诞的。很可能远古时期在中国有一个名叫伏羲的氏族领袖,是他画出了八卦。八卦后来重叠为六十四卦,这一工作的完成有种种说法,一说是伏羲所为,一说是神农做的。另一种意见认为,伏羲只画了八卦,直到西周初年,才由周文王重叠成六十四卦。

      八卦由阴阳二爻组成,阴爻为“--”阳爻为“—”。关于阴阳二爻的来历说法很多。-说阴阳概念及其符号来自对太阳的认识。太阳高照,光辉灿烂,则谓之阳;太阳被遮盖,大地阴暗,则谓之阴。另说阴阳二爻来自对太阳月亮的观察。“—”为日像:“--”为月像;还有认为阴阳二爻是女阴、男根的形象,等等。

      由阴阳二爻组成的八卦、六十四卦都代表许多事物。《周易》的突出特点就是用易象构制了一个神奇的宇宙图式。这个图式一是说明了宇宙的产生,这就是《周易·系辞传》所说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二是说明宇宙间诸多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三是说明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可以说,易象是“真”的图解。当然不能说这个庞大精致的宇宙图式如何科学,这毕竟是几千年前生产力水平很低时期人们的创造。但是,它的确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宇宙运动的奥秘。这一点已为众多易学家所公认。关于《周易》的研究,过去侧重于其人文精神方面;近几十年来开始注重其科学精神及科学理论。于是于“人文易”外,出现了“科学易”。

      按照传统的易学,《周易》是由象数、义理两大因素构成的。其中,“象”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周易·系辞上传》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段文字将“象”的重要性说得非常充分。失得、悔吝、吉凶、进退、昼夜等等有关人生命运、是非、得失的判断都蕴含在易象之中,卦爻辞只是对“象”的提示罢了。

      关于易象的特殊重要意义,《周易·系辞传》说得很清楚:“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里将达意的两种工具:“言”与“象”进行了比较,认为“言不尽意”,而“象”可以尽意,在达意上,“象”优于“言”。魏晋时的大玄学家王弼对《系辞传》的这一观点予以发挥,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一是“言不尽意”,一是“尽意莫若象”,话是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象”在尽意上优于“言”。这个观点对中国美学影响极其深远。与西方的美学传统比较,则可明显发现,西方美学的传统重在“言”,中国美学的传统重在“象”。

      西方美学的源头之一是古希腊的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与语言密切相关。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逻各斯”概念,逻各斯通常指规律,是事物变化的尺度。在古希腊哲学中,逻各斯既有主观意义也有客观意义。那么,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是语言或话语。语言是一个独特的系统,它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又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相对,是对象化的人。语言既是主观意谓的表达,又是人人能接受的尺度、规律。因此语言从本质来说是理性的。西方美学受这种理性主义影响很深。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热衷从逻辑上去讨论美,他们构制了许多美的定义,互相论辩。这种传统直达今日。

      与西方美学这种传统不同,中国美学很少去讨论什么是美的问题,而热衷于探索意与象的关系。不是美而是意象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仿照西方美学提问:什么是美,或美在哪里?那么,中国美学的回答则是:美在意象。

      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虽然意是意象的灵魂,然象是意象的本体。意象中的象不只是意的载体,它已成为意的象征,或者说它就是意。“象”后来派生出“境”这一概念,境较之象更为空灵虚幻,梁启超说:“境者,心造也。”(梁启超:《自由书·明心》)可见“境”较之“象”主观性成分更多一些。境与象结合,就成了“意境”,或“境界”。这种发展不是质的变化,但它体现出美的不同层次。一部中国古典美学史是一部对意象、意境生成探讨的历史。不是美而是意境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主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