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的转型

——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恒健(1949—),男,河南南阳人,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恒健,陕西师范大学 中文系,陕西 西安 710062

原文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新世纪伊始,中国美学转型在三个方面呈现端倪。超越美学以其生存论的人类学本体论的深度开掘,以彰显生存的本源性、本己性和主体间性为转型建基。审美文化研究以其对审美文化生存性的高度敏感,关注和护持为转型开道。美学的“中国化”则以其虚实相生的生命识度,为转型呼唤着一种具有原发生存势态的风神气象。美学的转型实质是:回到本源性的生活世界,在新世纪开出一条美学新路。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93 (2000)03—0108—08

      一、新世纪中国美学的首要问题仍是转型问题

      对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进行展望,首先要抓住中国美学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一核心问题仍然是“转型”问题。因为它是我们这个大改革大创新转折时代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中国美学迫切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必然要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转型的问题就被异常尖锐地突现出来,并在以下三个方面日益明显地得到强化,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超越美学的兴起,审美文化研究的兴起和中国美学“中国化”的强烈要求。表面看来,这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关的三件事情,但我们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恰恰在美学本体论的深层,它们却又非常有趣地具有一种共同的、更为彻底的人类学本体论的意向。我认为,正是在这种人类学本体论的深度上,中国美学转型的主题才日益显露端倪,并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生长点。

      应当指出,以上三个方面的转型要求都是针对占据当前美学主流地位的实践美学提出的。超越美学直接打出了超越实践美学的旗号,其鲜明立场显而易见,其着眼点是直接指向实践美学人类学本体论的不彻底之处,直指实践美学的理性主义局限。审美文化研究采取了一种远离传统美学经院式研究,而极度贴近现实文化中生存现象的激进批评姿态,而这种传统美学的代表者也正是作为当今中国美学主流的实践美学。中国美学“中国化”的强烈要求也是针对作为当前主流美学的实践美学而来,因为实践美学就其本体论根源来说,基本是西方美学史的产物。从它的理论思维的方法到基本的理论概念体系框架,都带有浓重的西方本位倾向。由此展开的三条基本矛盾冲突线索就形成了当代中国美学转型的基本态势。

      二、超越美学的转型启示

      所谓超越美学就是试图对实践美学实行超越的美学,它的出现即意味着对实践美学发出直接的挑战。但是由于超越美学论者大都是从实践美学中走出来的,因而在提出挑战之前,总是乐意首先对实践美学在中国美学发展中做出的历史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众所周知,实践美学在中国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一番极不平常的风风雨雨。在我看来,它的历史功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学本体论的建立,为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域,彻底摧毁了那种“见物不见人”的所谓纯客观的美学。从此,美的存在就和人的存在结下了不解之缘,美不仅是人的自由创造的产物,同时也是确证和表现人的自由的一个存在,这成为实践美学最基本的本体论原则。第二,以劳动,亦即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本内涵的人的实践主体性的高扬,并在此基础上去解释美的产生及其过程,从而克服了以往美学中长期存在的唯心主义理论,克服了那种把美当作精神(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的投射或外化,把美完全看作精神幻象或精神显现的唯心主义美学。第三,在现代科学理论思维的水平上,建立起了具有现代科学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体系。对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审美关系的本质思考,尤其充分显示出了这一体系理性思考的本质深度。

      但是,为适应改革开放急剧变革时代的要求,中国美学前进的步伐也在加快。超越美学的出现,可以说较突出地体现了这一趋向。从超越美学对于实践美学的超越意向来看,它的挑战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学本体论的不彻底性或非本源性。在超越美学看来,实践美学在人类学本体论的理解上,仍然不够深刻和彻底,仍然没有将其建立在作为终极目的的人的生存本体的价值存在本身,而只是建立在作为实现这一目的中介手段上。[1] 因为实践只是现实生存的手段而非本源,实践美学所说的自由只是手段意义上的、次生的,而本源则应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它才是一切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和动力源泉。实践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所谓“美是真与善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是建立在这种对象性关系上的。因而在方法上仍然是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美学,无力关注本己性的人的自身价值的无限生成。因此,超越美学主张以本己的自我相关性对实践美学的对象相关性实行超越,人类的审美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本己相关的活动,这种活动与其说是对象化的,不如说是非对象化的更为妥贴,因为它本质上并不是在关心任何外在的对象,并不是在追求任何外在的价值。它只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及其价值的关怀,是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赋予意义,以促使一种本己相关的本体价值的生成。另外,实践美学的主体性仍然是人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类的主体性,即所谓社会性的生产实践,因而必然与个体相冲突,没有可能解决这种类主体与个体主体之间的矛盾,因为它没有建立在个体交往的主体间性之上。所以,在对人的个体生存关怀层面上,实践美学显得格外缺乏力度。

      第二,理性主义倾向,实践美学对于理性抱有绝对的肯定与信任,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理性始终居于核心和主宰地位。诚然,实践美学也讲感性,但感性只是理性的一个附庸,是作为理性的显现形式而出现的。美的本质是自由,是历史的、理性的、人类的自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美则是显现这种自由的感性形式,只是积淀并因而可以显现理性的一个中介形式,一个理性为实现自己而存在的中介手段。在这里,不仅完全将非理性和超理性排除于外,而且在“理性—感性”的框架结构中,感性始终处于奴婢的卑微地位。这一点即使是在实践美学的“积淀说”中也得到了最充分的说明。理性几乎成了感性存在的唯一根据。另外,与这种理性主义相联系的是整体主义,是以人类整体性的类本质淹没和抹煞审美中的个体性。这种整体主义不仅无视或轻视个体生存,对个体生存缺乏一种深切的关注与关怀,而且使得原本极富个性特色的无比生动的审美世界也被完全平板化、模式化了。在这里,实践美学所强调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人类性,而超越美学则是要超越这种整体主义的人类性,或者说是将这种人类性进一步落实于生存的自由个性,即实现一种超越人类一般性的,真正具有主体间性基础的活生生地生存着的自由个性。其次,与这种理性主义相联系的还有审美的扭曲与削弱。实践美学在审美体验问题上具有严重的理性中心主义倾向,理性的范导成为审美体验的主导原则,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理性教化严重地削弱、干扰乃至取代了审美的生存性体验,从而使审美的体验变成了一种严重受理性局限的极不充分的体验,甚至成为一种理性占主导地位的虚假体验,即审美者与自己真实生存相阻隔、滞塞,甚至隔绝的虚假体验。这种理性中心主义的体验理论由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乃至完全丧失了审美体验的生存性,因而我们对于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可不引起应有的重视。当前那种非审美性体验和非文学性阅读日益普遍的严重现象,不能说与这种理论的影响和范导没有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