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活动与超理性追求

——兼评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

作 者:
章辉 

作者简介:
章辉,男,1974年生,文艺学博士,主研西方美学。 南京大学 中文系,南京 210000

原文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审美活动是后实践美学的核心范畴。后实践美学把审美活动抬高到本体论的地位,一切美的其他范畴都由审美活动推导而来。这是美学研究视角的一大转换。美的个体性、精神性、超越性由此凸现。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还表现在对审美本质超理性的界定上,审美的本质不是理性与感性的矛盾运动,而是超理性形上追求。后实践美学主要吸收西方当代人文哲学的成就,在某些方面值得商榷,如对本体论的重设等。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87(2000)03-0089-04

      实践美学发韧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集中了众多的研究力量而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流学派。但作为一种学说,它必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局限性,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被超越。90年代以来,随着对实践美学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系统的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后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指新兴的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超越美学等各流派。后实践美学主要吸收西方当代人文哲学的成果,在各个方面表现出对实践美学的超越。超越不是抛弃,而是在吸收基础上的辩证扬弃。本文意在从后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审美活动及其本质特征超理性追求出发,评述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以期抛砖引玉,把美学讨论引向深入。

      一

      审美活动是后实践美学的核心概念,一切美的其他范畴都由审美活动推导而来,如美是审美活动的外化,美感是审美活动的内化,审美关系是审美活动的凝固化,艺术是审美活动的二级转化等等。因此,美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审美活动的研究,把美学研究的对象由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二元对峙转变为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贯通的审美活动,这无疑是美学研究视角的一大进步。但这也不是什么新的思维方式,早在80年代初,周来祥先生就提出了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中介,这是把系统论运用于美学研究的结果。系统论认为,对象在系统中的属性不是其本体属性而是系统质。同一对象在不同的系统中有不同的系统质,美既然关涉客体又关涉主体,就应在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审美活动中探寻其本质,美是对象与主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这样,同一对象对于不同主体或同一主体在不同时候面对同一对象,都会产生不同的美,美的个体性、特殊性、精神性也就凸现了。这也就是后实践美学着力强调美的个体性、超现实性、超理性的原因。而实践美学的客观社会说认为美是客观的,是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实际上仍把美看作对象的客观本体属性,而不是从系统关系中来研究美,仍然是一种自然主义式的对象性思维。所谓自然主义,按照现象学的解释,指的是在主客二分的前提下,设定一个对象的客观存在,主体站在对象之外对这对象进行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的思维方式,这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思维模式影响的结果。后实践美学竭力张扬美的个体性、自由性及审美活动对人生的价值等,是对实践美学关于审美活动界定的发展。李泽厚先生把美感定义为“自然的人化”即积淀说,但积淀说重历时建构轻共时突破、重群体轻个体的决定论倾向,使它更着意于说明一种文化心理生成的必然性和社会历史实践对心理本体的决定作用,而不足以说明美感的特殊本性。李泽厚先生后来把美感从对于人的主观效果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并对美感的心理要素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进行厘定,但他的根本思想是美感的个人主观直觉中积淀了社会理性的内容,这里理性为本、感性为末,重共性轻个性的黑格尔主义的痕迹是明显的。总之,实践美学处于古典美学到现代美学的过渡阶段。后实践美学强调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使美学不再是纯思辨的少数专家的权利,而成为个人走向自明的有效途径,审美活动理所当然地成为后实践美学的应有之义子。

      在审美活动中探讨美的本质的意义在于,美不是实体也非实体的属性,而是对象和意义,美的本质在现实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无法得到阐明,只有从对象和意义的角度才能理解。实践美学的思维模式仍是古典的,其“美是什么”的回答是认为美是对象的属性或品质,是有着某种普遍性的社会本质,而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被认为是美的本质存在的前提,是美之为美的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统一的中介即是审美活动。后实践美学与之相反,它把审美活动提高到本体的地位。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不过是审美活动的构成要素,在审美活动中,没有现实主体与现实对象,只有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这比实践美学更加深刻地抓住了审美活动的本质,突出了审美活动中主体的能动性、个体性。同时审美主体并非是绝对自由的,他要受审美客体的制约与规范。这里体现了后实践美学并不是根本地弃绝古典美学,而是对古典美学的继承和发展。古典美学认为,对象进入审美活动不是现实存在,不是知识客体,而是形式表象。主体进入审美活动不是认识主体,也非欲望存在,而是超越了认识与欲望的审美主体。因此,主体与对象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存在,审美活动统一了对象与主体。对象的存在形式是表象(境),主体的存在形式是心、意、情,审美活动的结果是情境、心境、意境,审美活动的产生有赖于对象与主体的特殊规定性。主体的先天气质和后天修养及其个体精神的自由性与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形成张力冲突,其结果就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中主体充分对象化,对象充分主体化。主体被塑造被赋予某些非审美主体的特性。对象的存在具有澄明性,显现自身的意义而成为审美对象,区别于一般对象。这样,美就不在劳动实践中,而在主体与对象的交流活动,即具有精神性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活动产生了对象与主体,规定着对象与主体。审美活动的发展变化引起了主体与对象的发展变化。由于审美活动是主客共同参与完成的,所以它具有充分的特殊性。个体性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充分张扬,发展成为全面完整的人;客体充分主体化,成为主体对象性的存在。

      二

      实践美学认为审美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又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后实践美学认为审美活动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所谓主体性活动,其实也是对象性活动。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的统一。对象性活动首先是物质实践活动,把审美活动界定为对象性活动,其实是把审美活动等同于实践活动,抹杀了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定性,这也是后实践美学指责实践美学把美现实化、物质化、理性化,从而不厌其烦地区别审美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原因。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生命活动,关键在如何理解“超越”。有人认为,超越讲的是对有限自我的超越,即对自我的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有限情感的超越。依据这种理解,就不能把审美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区别开来,因为科学活动、伦理宗教活动也都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并超越于实践活动的,它们都是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前提,探寻人类实践所未触及的知识或精神领域。这里“超越”应理解为“超验”,与“形而下”相对应的“形而上”,或“超理性。”所谓“超理性”是对人类社会或自身存在的终极目标或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把握,它表现于人类的各个精神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