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论对中国古代审美认识论之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祁志祥(1958—),男,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上海大学 中文系,上海200436

原文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佛教的“现观”“现量”各有三层涵义。在中国审美认识论中具体体现为审美的“现在”性、“现成”性和“现实”性。即:美就在眼前生活中,审美是直接性的,审美中的“理”是一种情理而非思辨之理。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20(2000)0017—05

      一、“现观”、“亲证”

      佛教对于真理的认识,尤其注重“现观”。什么叫“现观”?据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指通过禅定,不经语言概念的中介,用佛教‘智慧’,使所谓真理直接呈现于面前的一种神秘的认识方法”(注:任继愈.宗教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630.)。可见,“现观”是以直接体认佛道为特点的“认识方法”。作为“现观”认识对象的佛道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因而“现观”又称“圣谛现观”。这种“现观圣谛”的活动从认识内容上来说叫“见道”,“见道”亦即“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注:任继愈.宗教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183.),“此时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 ‘能取’和‘所取’、‘智慧’与‘真知’,已完全一致,无所分别,由此所得的新的认识,称无分别智”(注:任继愈.宗教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630.)。而“观”之称“现”,旨在界定这种观照的直接性, 《成唯识论述记》卷9:“现谓现前。明了现前,观此现境,故名现观”。 因此“现观”又可解为“直观”。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1 卷指出:“大乘佛教所提倡的‘现观’、‘亲证’,要求排斥名言概念的中介,使‘心’与‘境’直接契合,亲身体验到所谓‘真如’”。其实,“现观”的认识方法不只为大乘所提倡,小乘也不例外。如小乘经典《阿毗达磨俱舍论》不仅谈到“现观”,还对“现观”的种类作了划分,其中尤以“见现观”最能体现“现观”属性:“唯无漏慧于诸谛(四圣谛)境现见分明,名‘见现观’”。

      佛教在对佛道的认识上强调“现观亲证”,这是不是与它一贯反对“妄随物转”的“无明”之心的认识论相矛盾呢?这就关涉到佛家双遣双非的“中观”思维方法。由这一方法论出发,佛家对于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佛家主张“于相破相”、“即色离色”、“色即是空”,反对心灵妄随物转,将真心颠倒成妄想,执色相为真有;另一方面,佛家又反对迷执于“空”、主张“当色即色”,借有悟空,认为佛性就在现前,不在彼岸,领悟佛性不假外求,应“随物应机”、“当机悟道”。罗什《大乘大义章》:“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莫非道场”。僧肇《维摩经注》:“法无定相,随应而辩”。“佛无定所,应物而现,在净而净,在秽而秽”。《五灯会元》:“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明代禅师慧经指出:“生平佛法,未离钁头边”,“牵牛拽把,法法全彰”(注:郭朋.明清佛教[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20~121.)。 另一位佛僧玄极说:“心法遍一切处,大地山河,草木瓦砾,莫非自心所现,皆是发机悟门”(注:郭朋.明清佛教[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43.)。如此等等,讲的都是这个意思,既然道不离色,空不离有,体认佛道自然应该注重“现观”、讲究“亲证”。这种“现观”、“亲证”不同于无明之心的应物起舞、执色为有,而是无漏般若、妙明真心、静寂之心对蕴含在事物中佛道的超验、直接的契合与把握。

      二、“现量”说

      通过“现观”获得的直接经验就是“现量”。“现量”原是古印度因明学中的术语。《因明正理门论》:“此中现量除分别者,谓若有智于色等境,远离一切种类名言假立无异诸门分别,由不共缘现现别转,故名现量”。这段话提到“现量”,但不大好理解。石村《因明述要》说它“指的是纯感觉知识。确切地说,现量是人的智力离开了分别,并且不错乱,循着事物自相所得的知识”。它与“比量”相对,“比量”是“人的智力循着共相从比度中认识事物”(注:石村.因明述要[M].中华书局,1986.120~121.)。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现量”条:“‘量’是尺度、标准的意思,指知识来源、认识形成及判定知识真伪的标准。现量即感觉,是感觉器官对于‘自相’(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尚未加入概念的思维分别活动,不能用语言表达”。叶朗指出:“在因明学中,‘量’指知识。‘量’分‘现量’和‘比量’。人们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自相’(个别),这就是‘现量’。‘现量’是纯感性知识。‘比量’则以事物的‘共相’为对象,由记忆、联想、比较、推度等思维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注: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61.)。《宗教词典》说“现量”中,又分“真现量”与“似现量”二种。“真现量是没有为幻相和假象所迷惑的、尚未加入概念分别作用的直接经验。似现量或是被幻相所迷感的错觉,或是加入了概念分别作用的认识”。因明学(逻辑学)的“现量”术语,后来被佛教法相宗用来说明“心”与“境”、认识与“真如”的关系。蒋述卓《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第2 章谈及佛教境界论时引述说:“至于‘境’的内涵,佛教认为有三种:一种是‘性境’。性境指一般的物质现象,如色、声、香、味、触等,皆是实有之境。依性境则引起现量。现量是指能缘识与所缘境,二俱现前,中间没有名言间隔,如眼见色、耳闻声等皆是现量……第二种是‘独影境’。独影境有二种:一是‘有质独影’,此境的物虽是质有,但并不在目前,而是由意识分别想象其影相以为所缘。这实际上是一种记忆表象。二是‘无执独影’,此境本无,只是由意识分别假想所起影相以为所缘,如龟毛兔角等。这是一种幻想,是一种虚幻的境相。依独影境引起比量……第三种是‘带质境’……依带质境引起非量。这是因为此量似现而非‘真现量’,似比而非‘真比量’,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错觉或妄执,故名非量”(注:王夫之.相宗络索·三境[M].)。 清代学者王夫之《相宗络索·三量》在“三量”(现、比、非量)的比较中揭示了“现量”的三层涵义:“‘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比量’,‘比’者以种种事比度种种理:以相似比同,如以牛比兔,同是兽类;或以不相似比异,如以牛有角比兔无角,遂得确信。此量于理无谬,而本等实相原不待比,此纯以意计分别而生,……‘非量’,情有理无之妄想,执为我所,坚自印持,遂觉有此一量,若可凭可证”(注: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9:3(3)[M].380 ~381.)。在《相宗络索·见分三性》中,王夫之指出,人的认识分三种性质,一是圆成实性,二是依他起性,三是遍计所执性,“现量”相对于圆成实性而言,“比量”相对于依他起性而言,“非量”相对于遍计所执性而言:“见分三性,此三性,乃真妄所自分……一乃性之本体,二性之作用,三性之变染……圆成实性,即真如本体,无不圆满,无不成熟,无有虚妄,比度即非,眨眼即失,所谓止此一事实,余二定非真。此……乃真如之现量也。……依他起性,或依境,或依根,或依言,展转依彼事理,拣别真妄,而实知之。此相宗所依以立量,就流转中证还灭理,比量也。由此度理无谬,虽未即亲真如,而可因以证如。……遍计性,不依真如,不依事理,从一切世间颠倒法,相类不相类,遍为揣度,而妄印为真,非量也。因此而成痴慢疑邪之惑,永与真如不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