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美育与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

作 者:
姚军 

作者简介:
姚军,男,1953年生;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文学艺术系副教授;南京210094。

原文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大学美育是一种创新意识的教育,大学美育可以有效地促进人才的创新思维。本文论述了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与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想象与灵感现象、美的创造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具有的相通之处,并在如何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2646(2000)02—71—04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21世纪,它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各类人才都需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许多著名教育家清晰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看法。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大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全面的教育。大学美育,对于创造型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大学美育与人才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

      一

      大学美育始终贯穿着一种创新意识的教育。大学美育与中、小学美育不同,与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也不同。大学美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学习美学理论及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并且启迪学生。文学艺术创作提倡创新独到,忌讳因循守旧;美的创造提倡推陈出新,拒绝雷同翻版。如果你徜徉于中外文学艺术经典名作的长廊,你就不难发现经典长廊中的每一首诗歌,每一部音乐,每一幅绘画,每一部影视佳作,无不凝聚着文学艺术家们苦苦创新、孜孜求异的心血。我们在介绍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时,也总是对其创造性的艰辛劳动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给以充分的肯定,并引导大学生扎扎扎实实学好各类文化知识,作好创新的心理准备,为今后从事科学技术创新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事实上,一部文学艺术史,就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我们学习文艺史,推介文学艺术经典作品,就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创新意识的教育。大学美育对于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大学美育能有效地促进人才的创新思维。大学美育对于进一步开发当代大学生的智力与技能,促进创造性人才的创新思维,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利用美育,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脑结构可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两部分。左半脑与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执行着抽象概括思维的功能。而右半脑则具有感性认识的优势,执行着形象思维的功能。人的创新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左右半脑的活动得到相互密切的配合,人的创新能力和发明潜质才能得到高度的开发。我们利用大学美育,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去充分调动脑的“次要半球”的积极性,去努力补偿脑的“优势半球”的机能,使人脑左右两半球得到平衡协调发展,就能有效地开发人的智力和技能,这对长期缺乏形象思维训练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就显得十分突出。清华大学与我校艺术团的同学都反映,每天一小时的美育活动时间,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这比整天埋头学习功课的效果要好得多。我校艺术团钢琴班去年毕业的6个同学中,就有4个免试或考上了研究生,这也是很好的证明。

      大学美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的挖掘。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艺术对他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都起到了良好的智力和技能的促进作用。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已举世皆知;李四光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被载入中国音乐史册;钱学森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授予他的“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荣誉时,深有体会地在“答谢词”中谈到了“音乐给予他的帮助”。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康耐尔大学教授罗尔德·霍夫曼更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学生们:“发挥你们最大的潜能研究自然科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大学学习所提供的难得机会,大量吸收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文学、哲学、艺术、音乐等等。”事实证明,大学美育对于创新人才的智力开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的挖掘,以及形象思维对于抽象思维的丰富,都会起到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二

      美的创造与科技创新有许多相通之处,作为大学美育中重要内容的美的创造规律、艺术创作法则,与科技创新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文艺创作和科技创新都不可缺少想象力。我们都知道,文学艺术创作需要想象力,科技发明也离不开想象力。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马克思曾经把想象称为“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肯定了它对于一切文学艺术创造和科学技术发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向往着有朝一日人类能飞向月亮,遨游太空。从中国“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到西方关于飞毯、飞靴的传奇故事,都表现了古代人们飞天的希冀是多么强烈。正是这种先人们充满浪漫主义、异想天开的想象力,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到今天,人类终于造出了飞机,人造卫星已经遨游在太空,月球上也多次留下了我们人类的足迹。难怪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灵感在文艺创作进程和科学技术创造发明进程中具有相似性。在文艺创作的过程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灵感有时也是相似的、相通的。我们都明白,文学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科技创新也不能排斥灵感。因为灵感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一种创新过程中的“顿悟”。灵感是人们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却在偶然受到某种现象触发,在头脑中顿时出现的一种新晰的图景与概念。灵感的产生,依赖于人的平时的生活积累,依赖于人的文化、艺术、科学知识的积淀和人的文化、艺术、科学的修养。具有创造性特点的灵感,常常在人们苦思竭虑之后,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造访。灵感不会去拜访文艺、科技领域里的懒汉,它常常会去寻访那些生活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并且愿意进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辛勤耕耘的人。灵感的这一特点,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和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中,表现得十分相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