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6198(2000)02—0126—07 在老子和庄子的美学中,美的形态与道的形态是一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忽”(注:老子〔M〕.二十一章.);“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注:老子〔M〕.四十一章.);“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注:老子〔M〕.四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注:老子〔M〕.十五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注:老子〔M〕.八十一章.)。作为道的衍化物的美,其形态特征也不能逾此。 一、“无形”与“象罔” 老子的“大象无形”是说至大无比的道看不见它的形象,但它却是至美无比,无物可以与之争美。庄子以“象罔”来表示“大象无形”。所以如此,在于一切以“无”为本。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注:老子〔M〕.一章.)“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注:老子〔M〕.五章.)“致虚极,守静笃。 ”(注:老子〔 M〕.十六章.)庄子在《人间世》中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是说,空明的心境生出光明,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这些都是老庄有关于道的“无形”之特征的论述。而且庄子就此还特别提出了“象罔”和“环中”两个概念。 庄子说了一个“象罔得玄珠”的寓言:“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也,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注:庄子〔M〕.天地.)玄珠表面的解释是珠子,实际是一个离实性的东西,即道。象罔即无象,它比智慧、见识、言语都有得道(玄珠)的能力。这是靠人的直觉感悟得道,而见识和言语是与道相隔的。 道的形态是使所有被道贯穿的事物都具有的形态,特别是人体道后的艺术创造要有“象罔”的特点。人们创造的语言文学作品,就应该不言和少言。庄子在《知北游》中说“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这话本意并非一句话也不说,而是指不用直接的单一指向的文字去表现。“语不涉难,若不堪忧”就是这种境界,如表现苦难时,没一个字说到“苦难”,而把苦难隐藏在富有张力的语言之中,艺术工力就更为突出,这种方式被许多艺术家所肯定。 庄子的“环中”之论也是“象罔”之论。 庄子论道枢:“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注:庄子〔M〕.齐物论.)这是说, 彼此不相对待就是道的枢纽。合于道枢,才能得入环的中心,以应无穷的流变。“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始无终,无几无时。”(注:庄子〔M〕.则阳.)这是说,古之圣王,居室而随物自成,无古今,无起止。而如何才能得入环中呢?老庄讲“虚静”,就是为了造成人的“环中”。人的心思境界是一个纳万境之“环”,当人的心思境界空明纯净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道,而才能接千变万化的外在世界而保持内心的祥和。 在艺术创造中,也要遵循“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一原则。因为“象”给“道”设立了一个存在空间,但艺术要表现的是事物的本质之“道”,所以须在创造过程中,通过“象”,而又要超越于实存的象,于象外和象下,达于对“道”的表现,达于“环中”,这才是艺术的至境。但也不能走极端,因为艺术品是常以具象的形式出现的,要有形式,方得表现内容,要给艺术作品要表现的东西以“环”,这才能找到“中”,“得其环中”。 老庄美学是其哲学理论的伸延,即美本于道,道是最高、最大、最难达到的美。而道之为性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因而近于道的美,或者说是体现道之美,也必须是与道的形式同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所以一切美都是以看不见的形式,或者是以看不清的形式存在着,也惟有如此之美才称得上是“大美”之美。 我们可以集中分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表述的文艺美学思想的真义所在,而且是美的最高本体;对这个本体,人可以感受,但因为它并不是直接显现自身,所以也不能直接观照它的形象形式。所以说是“希声”,是“无形”。老子解释了这个特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注:老子〔M〕.十四章.)对于作为对象的本质,或寓存于其间的规律的道来说,它是不可直接诉诸于视听感官的,它“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注:老子〔M〕.三十五章.)。这时只有以“无味”显味, 以“希声”显声,所以也就难以用感官直接捕捉到大美的形式存在。老子的这一思想很有辩证法意味。为此老子才主张“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注:老子〔M〕.三十八章.)。老子认为那种令人目盲之色、耳聋之音、 口爽之味,虽是形式强烈的,但那是背道而失美的东西,是必须去除的。 二、朴拙与“大巧” “若拙”是道的一个重要的形态特点,是道的自然朴素的外显形态,是道之文,没有任何人工小巧的痕迹。与“弄巧成拙”不同,所以是“若拙”。拙是自然状态。没有经过人为加工,它保留着原始的道心,呈现出自然朴拙的状态,具有对象从里到外的原生性,而且是表里如一、全体大用的原生性。 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面对自然对象进行加工,如何保留其自然状态呢?那就是要去掉不合于道的,保留或加上合于道的。如李白所说:“天然去雕饰。”艺术创作不是没有人工,而是在于有人工介入而不显。庄子在《达生》篇中所讲的“梓庆削本为鐻”的故事就是讲梓庆必斋以静心,去除世俗功利对内心的干扰,进入虚静状态,达到心斋;再去体察自然外物,而行于艺术品之上,削木而雕刻成形,达到技惊鬼神之境。这种巧夺天工的雕饰之工,因合于道,虽人工却近于天然,所以达到了“以天合天”的虽拙朴而却有至精大巧的艺术境地。这时的“拙”是合于道的艺术品的外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