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之二)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玉能,男,1943年8月生,江苏南京人。1987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联委员,从事美学原理、西方美学、审美心理学的科研和教学。主要著作有:专著《美学要义》、《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论稿》、《西方文论思潮》、教材《美学理论》,参编蒋孔阳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第四、五卷,译著《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与美学文集》、《席勒散文选》、《德国古典美学》。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邮政编码:430079

原文出处:
云梦学刊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90年代在中国热闹一时的要求超越实践美学的种种观点,对于实践美学未能作出公允全面的评价,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误读、误释、误解的基础上,给实践美学贴上了“传统的”(古典的)标签,而不知实践美学正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的超越性和开放性,而成为一种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而且正在开辟着更加广阔的通向美学奥秘的道路。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6 期

字号:

      二、实践美学与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自己学说的称谓:“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哲学界越来越认同“实践唯物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称谓,它似乎比“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更简明扼要地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特征。

      实践唯物主义以实践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来阐发人对世界的总体关系,形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包括着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和实践辩证法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在自然(物质)本体论的基础上,强调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人类本身是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是社会存在的本体(本原),实践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是在以物质生产劳动为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改变着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这便是我们以往通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论,在承认客观对象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前提下,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反复过程,即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扩展和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真伪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在自然和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条件下,突出在实践过程中客体与主体,必然与自由,物质与精神,有限与无限,感性与理性,能动与受动,现实与可能,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社会,自然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运动,变化发展与和谐统一。

      这样的实践唯物主义,产生和完善于19世纪中期,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共产党宣言》(1848)、 《资本论》第1卷(1867)等著作为其形成标志。它不仅实现了同黑格尔的思辩形而上学的决裂,批判了黑格尔及其后继者们的唯心主义立场,使哲学回到了现实的基点之上,从而扬弃了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哲学观,而且对于当时反对传统哲学的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进行了扬弃,把哲学作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扬弃了把哲学作为“科学的科学”的终极真理的形式,把哲学作为改变世界的有力武器,扬弃了以往哲学作为知识形式的传统形态,并把认识与价值统一起来,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起来,这样,它也就真正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成为了萨特所说的20世纪唯一不可超越的当代哲学,开辟了通向真理的广阔通达的道路。

      正是实践唯物主义的这种超越性和开放性给予了实践美学以超越性和开放性。实践美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必然伸展,它研究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审美关系,它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同样形成了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

      实践美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当然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马克思关于“实践”的界定和阐述指明了,实践的概念是一个超越了理性主义、二元论、目的论、人类中心论的范畴,它必然使得实践美学具有相应的超越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实践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确实是从生产、劳动、物质的生产活动(劳动)这个“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出发来谈“实践”的,因此,作为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或逻辑起点的“实践”就只能是:物质的生产活动,即劳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是改变世界的活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种劳动是人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这正是实践的本体论的根本。马克思正是从这种劳动的自由创造性的本质上论证了“劳动创造了美”,即美内在地生成于人的劳动之中。因此,那种指责实践美学把生产活动与审美活动简单地等同起来的论点是未明白这种实践本体论的含义,即审美活动是生产活动(实践)内在生成出来的、派生出来的,后者是前者的本源,二者根本不能等同。

      马克思对于这个“劳动”作出了这样的说明:“劳动,这只是一个抽象,就它本身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指人用来实现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的一般人类生产活动,它不仅已经摆脱一切社会形式和性质规定,而且甚至在它的单纯的自然存在上,不以社会为转移,超乎一切社会之上,并且作为生命的表现和证实,是还没有社会化的人和已经有某种社会规定的人所共同具有的。”(《资本论》第3卷)因此, 这里所谈的劳动实践是个一般的概念,一方面,“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态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性。”(《资本论》第1卷),另一方面, 劳动“是人的自由活动”(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它不同于动物的生产,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注:参见《马恩列斯毛论历史唯物主义》(上),第261—263页、第285—291页,第200页。)这些都直接告诉我们, 实践美学所据以为出发点的“实践”,即物质生产活动(劳动)恰恰就是人的、社会的、美的本原,而且它本身绝不是一个理性主义的、二元论的、人类中心论的概念,因为它不仅包含了感性的活动,也包含了人的全面的需要(非理性),它不仅是创造人自身的活动,也是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活动,它不仅是一种合目的的活动,也是一种合规律的活动。因此,正是实践(物质生产,劳动)的自由自觉的性质,使它成为了把人区别于动物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活动。所以实践美学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自由”。换句话说,并不是任何实践(劳动)都可以创造美和审美,而是只有当实践(劳动)实现了它的自由本性,即达到一定自由程度时,它才创造出美和审美(艺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