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溯源与定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小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博士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荒诞是一个现代审美范畴。汉语中“荒诞”一词与西语中absurd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荒诞派文学以存在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表现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因此荒诞感更多地表现为异己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将荒诞与崇高、诡奇、怪诞等审美范畴进行比较,有利于对荒诞进行定位。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法分类号】B 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1999)06-0008-07

      一、荒诞探源

      “荒诞,原本是形容违反逻辑规则的一个术语。在现代的神学、哲学和艺术领域中,该术语已经获得了广泛而多样的含义,表达传统价值观念难以满足人们精神和感情方面的需求。”(注:转引自黄晋凯主编的《荒诞派戏剧》第67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荒诞是贯穿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西方文学主潮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注:柳鸣九主编《二十纪文学中的荒诞》封面内卷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荒诞是一个现代的审美范畴,就像崇高是一个近代的审美范畴一样。虽然早在希腊的喜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及荷兰画家博斯(H.Bosch,1460—1516)那里就出现了荒诞因素,但只有到了现代文学艺术中它才以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出现。因素和概念还不是范畴。“概念与范畴不同,概念上升为范畴,必须在量、质关系上有个转换过程。”(注:周来祥《中西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文学研究》1990年第5期。)周来祥先生认为, “美学范畴是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运动中产生的”,“那么,美学范畴就不仅是一个逻辑范畴,而且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注: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第32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生于匈牙利长于维也纳的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Martin Esslin,1918— )于 1961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一书, 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研究者对荒诞的关注,至少可以说这本书的出版对荒诞这个审美范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阿诺德·欣奇利夫( Arnold

      P.Hinchliffe )在其《论荒诞派》一书开篇便引用《简编牛津词典》(The Shorter Oxford Dictionary,1965)对“荒诞”的定义:

      荒诞:1.〔音乐〕不和谐。2.不合乎理性或不恰当;现代用法中指明显地悖于情理,因而可笑,愚蠢。(注:阿诺德·P ·欣奇利夫著《论荒诞派》,李永辉译,第1页,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形容词性的荒诞,英语和德语都为absurd,法语为absurde; 名词性的荒诞,英语为absurdity,德语为Absurditt,法语为absurdité,德语和法语中均为阴性名词。由此可见,在西方语言中它是一个共通的词汇。荒诞(absurd)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absurdus,该词表示不合曲调(out of tune)或无意义(senseless)。而absurdus又由ab(加强语气)和surdus两部分构成,surdus表示聋的(deaf)或愚蠢的(stupid)。

      “荒诞”这个概念并非始终如一,它因时而移,因人而异。荒诞除其本源意义外,后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不能沟通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失调。莎士比亚有的作品涉及荒诞,如《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有这样的台词:“世界是白痴说梦,充满喧嚣与愤怒,而毫无意义。”最早给荒诞这个术语注入现代涵义的被认为是克尔凯郭尔,他认为只要找不到合理的根据来证明基督教存在的正确性,那么它的存在就是荒诞的。海德格尔则利用荒诞来描述基督教的信仰。雅斯贝尔斯笔下的荒诞表现为人在现实中的反复受挫。萨特通过荒诞表现人的生存无意义。在加缪那里,荒诞表现为西绪福斯式的悲剧精神。马赛尔观念中的荒诞则是生命神秘的一种象征……

      “荒诞”原本是一个音乐词汇,意指不和谐、不协调,后来它的含义延伸为不真实、不合理、不合逻辑、不可理喻。总之,一切否定意义上的超常出格的极端现象,都可以用它一言以蔽之。20世纪以来在西方世界中,荒诞不再仅仅适用于个别事物,而是扩大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哲学上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艺术上的一种美学倾向和创作原则。文学领域描写荒诞的流派有:异化小说、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人类处境小说、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新小说等。几乎可以说,现代派文学是广义上的荒诞文学。或者说,荒诞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最显著的特征,一切现代派作品都包含着荒诞成分,不同程度地带有荒诞色彩。因为荒诞既是内容,也是形式。与传统文学相比,象征、荒诞和意识流是现代主义文学广泛运用的艺术手法。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汉语中的相关词条。《辞海·词语分册》对“荒诞”是这样解释的:

      荒诞:不真实,不近情理;虚妄不可信。如荒诞不经。李白《大猎赋》:“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于西母。”(注:《辞海·词语分册》第47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与此相似,只是例证更详实:

      荒诞:极言虚妄,不足凭信。宋欧阳修《菱溪大石》诗:“争夺斗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虽语颇荒诞,似出寓言;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注:《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39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由此可见,汉语中的“荒诞”与西语中的absurd并不完全对等。汉语“荒诞”主要指无根据或无稽之谈。而西方现代主义的荒诞多指人的痛苦、绝望的处境,“把人类所面对的现实存在理解为不合理、不合逻辑、不可思议与不可理喻的状态”(注:韦遨宇《荒诞,哲学与美学的了悟》,柳鸣九主编《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第50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与存在主义对人类存在的观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艺术手法中的“荒诞”则指违背传统文学艺术的表达方法,因此荒诞派戏剧可以称为反戏剧,剧中人称为反主角,新小说派称为反小说派。尽管如此,我认为“荒诞”二字还是能表达西方现代主义中的这一文化现象,只是这里的“荒诞”与汉语传统中的“荒诞”在内涵上有所差异罢了。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总要能反映最新的客观实在,汉语“荒诞”一词便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