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氏家族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家族,自从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其历史渊源和文化积存备受人们所关注。毛氏家族的人文历史对毛泽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勤苦而奋进的创业精神 毛氏家族是典型的移民家族,它以移民所特有的坚韧和奋斗气慨,在韶山冲一带深深地扎根下来。1380年,始祖毛太华携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从云南来楚,定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兄弟卜居韶山,从此开始了在韶山艰难的创业史。迄毛泽东诞生,毛氏家族已在韶山繁衍生存了五百余年。 与现域韶山其它地方相比较,韶山冲一带开发较晚。当毛氏家族的先人来到这里时,他们所面临的几乎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山高林密、草依崖畔,土地贫瘠,生活环境极为严峻。他们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获得起码的衣食之源。正是在与环境相争的过程中,毛氏家族形成了勤苦而奋进的创业精神。韶山风气,自鸡鸣而起,至篝灯不辍,一代一代的毛家人以此为发家兴族的必由之路,硬是把一个陌生而蛮荒的地方变成了子子孙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到明朝成化年间,毛氏家族在韶山冲一带的铁陂、东塘、乌塘、毛家湾等处共开种土地四百余亩。清代前叶,这里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茅舍之间,鸡犬相闻;田畴沃壤,循流而下。粮食、竹木器加工、凿石烧灰等家庭手工业兴盛起来,家族内外的土地买卖和其它经济活动以关约、契据的形式频繁地发生着。农民还将粮食、木材、牲畜运往银田等集市进行贸易,以换回必需的生活用品。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氏家族已衍派到第22代。据湖南省图书馆古籍部保存的1948年《韶山地方毛姓氏族概况调查表》,此时毛氏家族共有男丁四千余人,女丁三千余人,共七千余人。 在经济和社会逐步发展的基础上,毛氏家族倾全力建立自身的文化体系和文化规范。1937年,毛氏家族在毛文伯、毛文柱等主持下创修族谱,惜该谱已失传,唯有10多篇序、赞等内容转录在二修族谱上。1881年,毛氏家族在毛恩信、毛兰芳等主持下二修族谱,为家族确立了完整的家规、家训和家戒。1911年,由毛祥纲、毛鸿宾等倡首,毛氏家族三修族谱,制定“百字铭训”和“劝戒讼词”,进一步丰富了家族文化规范的内容。1941年,毛氏家族在毛国翘和毛宇居等主持下四修族谱。对一个家族来说,除撰修族谱外,另一项重要活动便是修建祠堂。1758年,毛氏家族集资在韶山冲引凤山麓建立毛氏宗祠,到光绪年间,毛震公祠、毛深公祠、毛鉴公祠等支祠亦相继落成。随着谱修祠建,家族为祭祖隆恩而设立的各种祭会如清明祭会、通族祭会、秋风祭会亦纷纷举办,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为秋风祭会的发起人之一。总之,到清末,毛氏家族形成了规矩齐全、体用兼备的家族文化体系。 历数百年之奋斗,毛氏家族不仅开发了一方热土,而且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其历史沧桑,是所有移民家族奋斗史的缩影。毛氏家族从自己的奋斗史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天下无难为之事,惟能不囿于难为之见,不生其畏难之心,审其难为之势而克分其难,酌其难为之理而克任其难,自便难为者转成不难。故有为之才,一生为人之所难为,而行若无事。旁观咤讶,鲜不叹为难为之事,必得难得之人而后成也。这与毛泽东后来的名言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何其相似! 毛泽东的父母是上述家族精神的突出代表,特别是他的父亲毛顺生,不依赖祖业,不迷信命运,完全依靠自己辛勤的经营而跻身为韶山冲的“小财东”。毛顺生对子女要求严格,在家里容不得他们闲着,稍有不从即斥其“懒惰”。这种家风培养了毛泽东从小做事勤快、善始善终的习惯,并使他领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青年毛泽东曾在日记中写道:人情多耽安佚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又云: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存,必奋斗不可。毛泽东崛起于山林,纵横于九州,其百折不回、刚劲奋力之气慨,世所罕见,但家族的传统精神不失为其中的重要助力。 崇文而又尚武的人格追求 毛氏家族生活在偏僻的韶山冲一带,文化发展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加之又是一个移民家族,文化资源的积累也较为困难。尽管如此,毛氏家族仍是一个重视读书和教育的家族,其立家兴族之本一为力田,一为读书,所谓家有藏书郭有田、秀者读而朴者耕,便是这种思想的反映。走近毛氏宗祠,“注经世业、捧檄家声”的对联赫然入目,可谓雄心万丈,豪气干云。考察毛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虽然没有出现过“科第蝉联、仕宦赫赫”的景象,但也产生了许多名重乡邦的文化人。他们在求学历程中表现的刻苦自励以及对子弟的殷殷训导,都昭示着毛氏家族寖寖日昌的前景。 毛氏家族的文化人最早产生于第三代。毛氏家族经历了一个文化上相对沉寂的时期,直到明末清初,家族文化才开始活跃和兴盛起来。此期,毛氏家族一连有毛凤仪、毛凤来、毛朝颖、毛朝颂等通过院试而成为“邑庠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秀才。毛凤仪弱冠补弟子员,每夜诵读,声接曙钟。毛凤来性浑厚,有娄师德风度,不善治生,产业荡然,公漫不为意,惟喜读书。在科举场曾屡试不第,直到52岁始进学。毛朝颖自幼跟随毛凤来读书,性敏慧,年仅11岁赴院试,头场交卷早,向阶旁空隙处拾瓦片为戏。毛朝颖年少妙才,一时传为美谈。毛朝颂不耻下问,其外甥张元昌选拔贡后,文名藉甚,公以舅父事张如师,他生平爱奖励后进,见聪敏向学者辄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