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不但是国内长期研究的热点,而且远播海外。本文就近60年来海外学者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状况,作一简要的考察。 研究概况 海外学者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可以上溯到30年代中期。60年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后期为介绍和初评阶段。1935年,苏联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刊出《毛泽东——中国穷苦大众的领导者》一文,以及美国记者文森特·希恩在纽约出版有关毛泽东的《个人的历史》,可谓这个阶段的源头。为进一步解开中国共产党产生和发展的奥秘,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厄尔·利夫分别将在陕北苏区的访问写成《西行漫记》和《毛泽东的生平》,为欧美人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特别是斯诺的著作,被译成20余种文字,饮誉全球,引起史沫特莱、斯特朗、尼姆、韩素音、王安娜、贝特兰、卡尔逊、爱泼斯坦等纷至沓来,写下了《中国震憾世界》、《红色中国的挑战》、《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中国的新西北》、《中国的双星》、《中国的新生》、《早晨的洪流》等著作。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开始走出根据地,走向国统区,乃至全世界。 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建设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苏联把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列入了马列主义的研究范围,《布尔什维克》杂志和《真理报》均发表了研究文章。日本大量收集和编译毛泽东著作,并撰文介绍,其传记主要有:岩村三千夫的《毛泽东》、贝冢茂树的《毛泽东传》、林华城的《新中国英雄毛泽东》和日本毛泽东文献资料研究会的《毛泽东(延安时期)》。研究论著主要有:岩村三千夫的《毛泽东的思想及其发展》、宫板宏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池田诚的《毛泽东的中国革命论》、佐野学的《毛泽东的战争论》、山本秀夫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解说》、和田敏雄的《毛泽东理论的意义和影响》等。美国学者费正清等编译了《中国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康姆登编译了《毛泽东的中国(延安整风文献)》。西方作者向世界再现毛泽东的形象,较好的有:斯特朗的《中国人征服中国》、欣顿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施瓦茨的《中国共产主义与毛的崛起》等。 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为高潮阶段。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和东欧学者迎合政治需要,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由肯定转为批判,出了不少攻击性论著,如弗拉基米洛夫的《毛泽东的政治传记》、鲁缅采夫的《毛泽东思想的根源和演变》、斯拉德科夫斯基等的《毛主义思想政治本质》、茹科夫的《毛的政策向何处去》、科尔巴什的《毛主义的经济“理论”》、马尔科娃的《毛主义和知识分子:问题与事件》等等,至1979年还出版了《没有毛的毛主义》。但中苏论战和“文革”期间,海外更多的人钦佩毛泽东的独立精神,特别是在亚、非、拉各国,“毛成为反殖民主义的主要象征”。美国的哈佛、哥伦比亚、耶鲁、加利福尼亚、密执安、斯坦福、匹茨堡、普林斯顿、印第安纳、亚利桑那等大学,均设有中国问题的研究机构,美国政府和纽约卡内奇、洛克菲勒、福特等基金会也拨款资助中国学研究。英国的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利兹大学和德国的图宾根大学、慕尼黑大学也有一些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较知名的学者,如施拉姆、勃兰特、麦克唐纳、格林、奥匹兹等。 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为欧美和日本学者的研究带来一些有利条件。日本大冢有章发起成立毛泽东思想研究院(原名日中友好学院),还有各种毛泽东思想学习会、研究会。著作有:今堀诚二的《毛泽东研究序论》、西河毅的《毛泽东评传》、中西功的《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思想》、高桥亨的《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福本和夫的《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三浦勉的《毛泽东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探讨》、宇野重昭的《毛泽东:人和思想》、加地伸行的《中国人的逻辑学——从诸子百家到毛泽东》、松村一人的《毛泽东思想及其哲学意义》、河池重藏的《毛泽东和现代中国》、德田教之的《毛泽东主义的政治力学》、上妻隆荣的《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和管理革命》、冈本隆三的《游击战:毛泽东的战略震撼世界》、鸟村桥的《毛泽东和他的军队》、竹内实的《毛泽东:诗与人生》、贝冢茂树的《孙文与毛泽东》、东京大学近代中国史研究会的资料集《毛泽东思想万岁》、高桥勇治主编的论文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思想》等。美国和西欧的学者形成三个观点迥异的学派:即反共学者威特福格尔、加罗第为代表的保守派,哈佛学者费正清、布兰特、施瓦茨为代表的自由派,以及佩弗、沃尔德、道格拉斯等从自由派中分化出来的新左派。新左派受我国左倾观点影响,人数较少。自由派阵营较大,论著颇丰,如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现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季刊》主编施拉姆就出版了《毛泽东》(10年间再版8次,中文版发行50万册)、《毛泽东的政治思想》、 《毛泽东的基本战术》等书。其他著作有:乌哈利和尤哈莱的同名书《毛泽东评传》、迈斯纳和费茨哥莱尔德的同名书《毛泽东和中国》、陈志让的《毛泽东和中国革命》、佩恩的《一个革命者的肖像:毛泽东》、陈肖新的《按照中国传统和革命发展的毛思想》、科恩的《毛泽东的共产主义》、艾克曼的《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坎布勒的《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马列主义系统论》、舍费尔的《毛泽东思想导论》、金思凯的《毛泽东思想:形式和内容》、斯塔尔的《继续革命:毛的政治思想》、沃马克的《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韦克曼的《历史和意志:毛泽东的哲学透视》、格拉伯曼的《毛泽东——辩证法大家》、爱德华的《毛的道路》、彼叶的《中国政治的灵魂:政治发展中权力危机的心理研究》、所罗门的《毛的革命和中国政治文化》、梅里特的《毛泽东和中国经济》、霍金斯的《毛泽东和教育:他的思想和教导》、弗赖伯格的《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鲍姆的《革命的序曲:毛、党和农民问题》、舒尔曼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组织》、威尔逊的《从历史衡量毛泽东》、密执安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毛泽东书目索引》、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解放以后毛泽东著作目录索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