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从宏观来看,审计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政治经济环境的多变,使得审计实践中难以选择可依据的政策标准。 (二)从微观来看,审计的不确定性来自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个方面。 1.审计主体方面。审计主体包括审计机关、审计小组、审计人员三个部分的风险。 (1)委派人员和审计机关工作风险:审计人员派遣的亲情使“回避”制度没有被很好地坚持。审计机关审计独立性的丧失,对于审计结论的准确程度及可靠程度均有严重影响,也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对审计本身产生置疑。 (2)不同的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方式、审计方法的选用和对一些审计现象的认识上不能统一,导致审计结论偏差。 (3)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也是审计风险的重要成因。 2.审计客体方面。这里的审计客体,包括如下因素: (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查觉所造成的审计风险。 (2)被审单位的行为不稳定,造成审计人员无法确认或无法肯定确认而形成的审计风险。 (3)企业经营状况的不稳定,这样客观上形成企业经营持续与否的不确定性,它很有可能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 (4)审计证据取舍风险:主要表现在审计证据在数量上究竟要多少才能最充分地证明其最终审计结论的可靠,这个标准很难确定,并且,在收集、鉴定、综合一定数量的证据后,是否有遗漏和忽略专业判断是重要的。 (5)抽样风险: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是不能肯定的,实际上就是数理统计上所说的“弃真”、“弃假”或称为α风险和β风险。 (6)审计工作不规范,带来审计风险。在实践工作中,许多审计机关不按照操作程序去做,审计协约的签订内容不明确,审计报告也存在着词不达意,繁琐冗长的现象。 (7)审计权力实施不当而造成审计风险。会使被审单位蒙受损失,遭受行政诉讼,误用、滥用审计权力,造成风险。 (8)其它一些不确定风险。例如: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考核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比较简单,一些新的会计财务政策办法的运用,相关会计的准则实施中的问题,审计部门内部对这些问题也有不同的专业判断,这些都会形成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特征 1.必然性:审计风险只能控制,不断削弱,但永远不会完全消除它。 2.潜在性:审计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只有在错误形成并经过证实后才会体现出来。 3.无意性:审计风险是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和审计人员并未注意到的主观原因造成的。 4.并存性:在同类的审计工作中,引起审计风险的原因多数情况下并不单一。固定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往往同存在一个审计过程或结论中。 5.时间上的继起性:按照西方审计界的观点,固定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这三类风险在时间上具有比较严格的顺序,它们的存在和发生按时间依次发生。 6.单向补偿性:是指固定风险可以由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补偿,控制风险又可由检查风险来补偿。 7.不可计量性:要将审计风险用数学公式精确地计量出来,要求考虑的因素很多,难以确切地量化表示。 8.可控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大到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小到包括从程序、方法、内控等各个方面,来对审计风险进行的预防和控制,如果审计风险是不可控的,那也就没有研究它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