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把负债舞弊作为内审的重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州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1999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通常人们认为负债是应付给别人的,一般不存在舞弊问题,所以往往忽视负债审计。而被审单位则千方百计寻找对策,恰恰就利用负债进行舞弊,获得非法经济利益。所以,深入开展负债舞弊的专项审计,应该列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审计重点。

      负债舞弊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短期借款利息多摊或少摊成本;有意拖欠货款;虚列应付款;预收货款长期不结算;利用预提费用账户人为地调节产品成本和盈亏;冒领工资存入“小金库”或据为己有;隐瞒销售收入,逃交税款;材料销售收入直接冲减成本,偷漏税金;多计或少计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格,经办人捞取回扣;多提或少提各项预提费用等。鉴于企业的负债核算项目繁多,偿还时效性强,舞弊复杂多样等情况,增加了审计的难度。一般可采用审阅法、核对法、调查法和核实法等技术手段开展负债舞弊的专项审计。在这里仅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1.企业为了调节当年损益,虚提银行贷款利息,通过费用账户转入当年损益。如我们对一家私有企业审计中就发现,该厂去年12月份借入一笔为期半年的银行贷款,到期共计应归还利息12万元,每月利息2万元,应该分六个月均衡地摊入成本。可他们为了降低利润总额,逃避当年所得税,年末将12万元利息全部计入了当年财务费用,致使当年少实现利润10万元,漏交3万多元所得税。审计中我们通过查阅短期借款明细账和记账凭证,经过核实,调整了账户,为国家挽回了税金的流失。

      2.预收货款,长期挂账。预收货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方预收的货款。企业为长时间占用这部分资金,就想方设法采取舞弊手段,以种种理由推迟供货时间,使预收货款长期挂账,甚至钻法律的空子尽量拖延时间,使其超过诉讼时效,形成死账,从中渔利。这种相互拖欠的行为,在全国已经形成巨额的债务网络,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审计部门应该重拳出击,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审计这种舞弊行为,一般采用审阅法、核对法和调查法,首先要详细查阅预收货款明细账,依据供货合同或者协议逐笔核对逾期不供货而长期挂账情况。通过内查外调,彻底查清楚骗取对方的预付货款,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决定。

      3.虚列应付账款,调节成本费用。从最近几年审计中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是往往少转成本,虚增利润。二是一些私有企业为了控制利润实现数额,逃避所得税,采取虚列应付账款的方式,虚增制造费用,相应减少利润。

      4.利用预提费用,调节成本利润,财务数据严重失真。为了调节产品成本,有意多预提或少预提各项费用,人为地虚增或虚减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如有的私营或股份制企业为了控制利润的实现数额,便在增加成本费用方面做文章。有的私营企业为了逃避所得税,就设法让会计少算利润甚至假造。我们在审计中发现私营或股份制企业几乎全部利润不实。例如:修理费用还没发生,就事先预提巨额修理费,摊入制造费用。有的企业采用多预提借款利息,虚增财务费用,还有的企业在年度中间,对各项预提费用有意多提,而实际支出的数额甚少。预提数额大于实际支出的数额,按会计制度规定,应冲减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可是,企业往往弄虚作假,将其贷方余额全部结转到下年度。

      对此一般采取全面审阅预提费用明细账。如发现多预提借款利息,可采用实验法,按照借款金额和银行规定利率重新计算,多余部分视为违纪。对有贷方余额的预提费用明细账要逐一查对,该罚的罚,该上交财政的一律上交财政。

      5.冒领工资,存入“小钱库”或者贪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吃空头。有些企业的车间为了积存一部分现金,采取虚报考勤和虚报加班工资等方式,将领出的钱存入“小钱库”或者实施贪污。审计时,审查这样的作弊行为难度较大,最好的方法是采取核对法和调查法,首先查阅车间的原始考勤记录与上报劳资部门的人员进行核对,再开展必要的调查,还可以通过领取工资时的签章进行辨认,顺藤摸瓜,一查到底。

      6.隐瞒销售收入,逃交税金。有的企业为了逃避交纳各项税款,采取隐瞒和转移销售收入的作弊手法。一是对已经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货款或劳务费本来已经收到,而采取不开发票或者不办理结算手续,不记销售收入,这样可以逃交一切税款;二是工厂搞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生活福利设施等非生产项目领用的自制产品,不按销售价作销售处理,而是直接由“产成品”科目或“生产科目”以成本价直接转入有关基建科目,漏交销售环节的税金和按一定比例计算的所得税;三是其他应作销售收入处理的发出商品,也不作销售处理,逃避交纳各种税款。

      对这些隐瞒销售收入,逃交税款的作弊行为,审计时,应全面查阅应交税款的明细账,销售明细账,产成品或库存商品明细账,采取核对法和核实法等技术方法,对已发出的商品,审查是否存在应作销售收入而有意隐瞒的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