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任审计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一)内在风险。一是离任者及所在单位存在侥幸心理,在审计中不积极配合,提供虚假资料或资料提供不全面,使审计人员不能全面发现离任者的个人问题或作出错误判断。二是离任者所在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核算方法不当出现财务核算错误,或财务人员故意徇私舞弊,导致财务反映失真和管理混乱而存在的风险。三是离任者所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或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会计行为处于无控制状态所形成的风险。 (二)环境风险。1.独立性是影响离任审计风险的关键因素,但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和行政干预造成审计独立性不强,难以适应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进行评价的要求。2.因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配套,甚至有的相互矛盾,令审计人员在对违纪违法问题定性和处理时无法可依、有法难依。3.离任审计是对离任者工作业绩的评价和经济责任的划分,牵涉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审计人员难以彻底摆脱人情世故的干扰。4.离任审计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问题复杂,审计经费开支相应增大,而目前在财政预算安排中没有考虑这些情况,审计经费紧张,导致一些外调工作无法进行,影响审计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审计风险。 (三)检查风险。1.审计程序不合规所形成的风险。离任审计和其它常规审计一样,从制定方案到出具审计意见应该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但由于离任审计常常涉及违纪违规问题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与其它审计相比有其特有的复杂性和突发性,审计人员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时有忽略审计程序的现象。2.审计技术方法不当所造成的风险。如审计抽样时抽样面过窄,存在着偶然性;作为离任审计重要手段之一的审计调查强制性不强、调查面不广、易受主观色彩的影响等。3.离任审计要求审计证据全面、准确、充分、合法,但由于离任审计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审计人员取得的证据有时不充分,综合证明力不强,易形成审计风险。4.审计是一项职业检查和推理判断相结合的工作,由于目前审计人员掌握的知识有限,实践经验不足,对个别难题没有查深查透,在判断推理过程中容易产生差错。特别是离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但个别审计人员违背审计职业道德。徇私枉法,更增大了审计风险。 (四)期望风险。离任审计适应了当前中央反腐倡廉的精神,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此期望很高,一方面,组织人事部门希望通过离任审计建立和完善公正、公平、合理的干部任用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希望通过离任审计整治腐败,净化经济环境。但是由于离任审计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一整套完善可行的制度,加之被审计对象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难以完全达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值。 二、降低离任审计风险的几种做法 (一)制定规范降低风险。审计是一项规范化的工作,离任审计更是如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冷水江市离任审计办公室。根据离任对象不同的工作性质,分别制定了《乡镇办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实施办法》、《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实施办法》、《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实施办法》。并依据《审计法》和《中国审计规范》,结合离任审计实践,制定了《登记保存通知书》、《移送处理书》、《审计建议书》、《审计调查通知书》等审计文书。有力地促进了离任审计规范化运作。 (二)严格程序降低风险。我们在离任审计中除了遵守《审计法》规定的法定程序外,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特殊程序,一是在《审计通知书》中要求离任者在一周内向审计组提交述职报告;二是进审后首先召开两个座谈会,即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和中层领导干部座谈会;三是审计组根据两个座谈会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单独找相关人员进行核实;四是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获取与离任者有关的更多的信息;五是《审计报告》先与离任者见面,征求意见,再征求离任者所在单位的意见;六是专门印制了《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意见书》,并与组织部共同签发。 (三)拓宽范围降低风险。离任审计是对离任者个人的工作业绩和经济责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尽可能地扩大涉及离任者经济责任有关的范围。 (四)改进方法降低风险。在方法上除了采用常规审计的方法外,更多的是借鉴了纪检、检察等部门的办案方法,在重大案件上与纪检、检察部门联手,查出了一些隐藏时间长、作案手段巧妙的贪污、受贿案件,打击了经济犯罪,促进了廉政建设。 (五)提高素质降低风险。针对离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全面的综合知识、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我们一方面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对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六)加强管理降低风险。一是加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二是在对违纪违规违法问题定性和处理适用法律法规上严格把关,三是对审计报告在文字上反复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