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新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淑芬(1962~),女,吉林省乾安县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社科系,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 社科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原文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是孙中山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建设思想是:1.幅员广阔,资源充足的中国完全有条件后来居上,与欧美并驾齐驱;2.要富强就不能“闭关自守”,必须对外开放;3.把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到恢复民族地位的高度;3.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极端落后的国家,要建立现代化的民族经济,应善于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利用外资。孙中山的这些经济建设思想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2677(1999)04—0116—(04)

      在近代中国有许多先进的人们,为了改变旧中国落后挨打,饱受凌辱的地位,曾经千辛万苦地向西方学习,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以毕生精力为推翻清王朝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而奋斗的同时,又以宏伟的气魄,放眼世界,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建设的思想,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具有真知灼见的珍贵历史遗产。

      一、中国有条件与欧美并驾齐驱

      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民主的、独立的、富强的中华民国,建设一个人民过着幸福美好生活的“至完美”的社会。他预见,中国经过革命将有一个大跃进。中国有条件与欧美并驾齐驱。

      在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实现与欧美并驾齐驱目标的基本条件是幅员广大,资源充足,物产丰富。孙中山谈到这些条件时,总是心情激动,引以自豪。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华侨和学生欢迎会上,慷慨激昂地陈述:“中国土地人口,为各国所不及,吾侨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欲得如中国之舞台者利用之而不可得。”[1](P66)他认为身为这样一个大国的革命者,无论从事革命或建设,都应该奋发有为,大干一番。孙中山常常把中国的自然条件、经济情况和美日等国进行比较。中国经济虽然落后,但是许多基本条件都是外国所比不上的。例如,他说:“我中国地大物博与美同,而吾国农产之富,矿质之丰,比之美国,有过之无不及。我国所欠缺者,资本也,才能也。倘我国得此两要素,则我之实业发达,不特可与美国并驾,且当四倍于美国也。”[2] 由于孙中山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大国,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总是充满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期望。“余对于中国之经济发展,深具热诚,中国物产无不丰富,惟待开发而已。”[3]

      中国不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中国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科学技术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孙中山反复申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历史上许多科学发明,曾经深深地影响世界其他各民族和国家,从而推进了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自古利器尚象,开物成务,中国实在各国之先。而创作之物,大有助于世界文明之进步者,不一而足,如印版也,火药也,瓷器也,丝茶也,皆为人类所需要者也。更有一物,实开今日世界交通之盛运,成今日环球一家之局者,厥为罗经……后西人仿而用之,航海事业,于以发达……若无罗经为航海之指导,则航业无由发达,而世界文明必不能臻于今日之地位”[1](P137)。孙中山认为,近代世界各国许多发明创造, 都是在古代文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既然对近世科学文化起了催化作用,那末,中国走上政治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以后,这种科学文化的传统,必将发扬光大,从而有力地促进经济建设。

      二、要富强就要对外开放

      开放主义思想是作为封建的闭关主义和小生产的自给自足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要实行开放主义,就必须批判和扫除封建统治遗留下来的闭关政策的流毒,同时也要反对“荒岛孤人”的保守的小生产观点。为了把中国建设成富强的工业化国家,必须持开放政策。孙中山对清朝“闭关自守”政策及其所造成的荒岛孤人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清朝统治者在对外关系上,实行一种“闭关自守”政策。这种政策是建立在落后保守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把中国人民封闭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狭小天地里,使人民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不能及时学习外国的先进东西,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

      孙中山坚持反对阻碍中国人民了解和学习外国的“闭关自守”封建专制政策。他说:“中国的闭关自守政策,乃是满洲人自私自利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意志”[4](P64)。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坐井观天,犹孤人之处于荒岛,不知道国际间互助的益处,所以它不能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孙中山还说,这个闭关自守的政策,虽经鸦片战争而被侵略者的大炮所击破,但其流毒十分深远。中国虽有广大的土地,无量的资源,众多的人力,但由于统治者不善治家,田园任其荒芜,财宝则封锁不用,子孙则日事游荡,而举家则饥寒交迫,朝不保夕。可见闭关主义和自给自足的经济思想和政策,都已经背离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因为平等互利地开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是合乎各国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遏止的必然趋势。

      三、要富强就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科技

      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内容是:能开发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他认为:对中国来说,要开发生产力,还必须“学外国之所长”[4](P688)。那么,外国之所长是什么呢? 孙中山认为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孙中山看来,学习外国的长处,就是学习外国的科技。他把学习外国科技提高到恢复民族地位的高度,把学与不学的问题看成直接关系中国是进步抑或落后的大问题。提出了中国必须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早在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就比较完整地提出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思想。他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这就是说,要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因为,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中国由于科学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则大地之宝藏,全国之材物,多有废弃于无用者”,“如是,而国安得不贫,而民安得不瘠哉”[4](P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