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山下乡运动复杂成因的系统论说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龙江党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上山下乡运动,是指60年代后期,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作为安排知识青年劳动就业措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变成了“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演变为一场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10年之久;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60年代末普遍存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发动上山下乡运动的现实原因。

      问题之一:就业压力的困扰。60年代末,就业困难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城市人口基数大。经过文革的冲击与洗劫,全国局面一片混乱,生产停顿,经济萧条,城市工业部门根本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供大于需, 500多万无法安置的毕业生实际上成为剩余劳动力, 他们闲置在家,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问题亟需解决,而一时又无法用正常方式解决。于是就掀起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

      问题之二:红卫兵所造成的社会混乱。文革开始后,以城市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红卫兵充当了运动的工具和先锋,在大串连、破四旧、全面夺取等活动中“大显身手”。随着文革的发展,红卫兵组织与生俱有的社会分裂与政治分裂日益加深并越来越尖锐。无疑,为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的安定,将这些好斗又一时无法安置的红卫兵送往农村也是发动上山下乡运动的一种考虑。

      上山下乡由一项解决社会就业及无政府状态压力的应急措施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运动,主要是依据以下一些理论。

      理论之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组合。理论之二,青年学生必须接受“再教育”。理论之三:农业为基础。

      上山下乡运动能顺利发动,与当时政治决策机制的某些弊端和社会政治氛围大有关系。

      其一,决策机制的弊端。上山下乡运动在推行过程中,并非一点阻力没有。首先,中央领导层意见不一。其次,在普通百姓中,确有一些人由于城乡差别太大,不是真心实意拥护这一决策。尽管意见不一,然而上山下乡运动仍得以发动并频掀高潮,何以如此?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决策机制不正常。显然,毛泽东是上山下乡运动的强有力的推行者和支持者。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党的领导沿用战争年代的一元化原则,在权力配置上逐步形成“横向权力集中于党的系统,纵向权力集中于党中央,党内权力集中于领导者个人”的不正常结构,领袖实际上拥有超常的发号施令权力,集体领导成了空壳。

      其二,社会环境政治化大大促进运动的顺利开展。当时政治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上山下乡运动被涂上浓烈的政治色彩,以政治运动的方式强行贯彻执行,人们象站在高速旋转的陀螺上,不知所措,不由自主。

      首先,当时宣传媒介连篇累牍地发表充满革命理想主义的政治号召。

      其次,对那些不愿下乡的青年及其父母、学校、街道、厂矿企业有关部门纷纷通过家访、组织家长小组、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等形式施加各种压力,直到青年离开城市为止。

      最后,还有一些知青是出于对毛泽东的崇敬及信赖,坚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知识分子的神圣职责。这部分人约占15%。也有一些知青是受集体生活、先驱精神、冒险意识的吸引到边远地区旅行的鼓舞,或纯粹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加入上山下乡队伍。这也是运动得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