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后方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的斗争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正芒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 副教授 411105

原文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虽然实行国共合作,但国民党仍不放弃其专制统治;在文化上实行种种专制政策;颁布一系列反动法规;设置反动文化机构;制订反动的“文艺政策”;压迫和扼杀进步文化团体。为了放手发展抗日文化运动,中共领导进步文化界对国民党的文化专制政策进行坚决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表现在:强烈呼吁思想、言论和出版自由;深入批判国民党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文艺政策”;坚决抵制法西斯主义的书报审查制度;努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的斗争,是一场重要的文化思想、文艺理论的斗争,也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这场斗争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抗战时期虽然实行国共合作,但国民党仍不放弃其专制统治。在政治上、军事上是如此,在文化上也是如此。为了在大后方推动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中共南方局在领导大后方的抗战文化运动过程中,组织进步文化界同国民党的文化专制政策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取得了重要成就。过去学术界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很少,本文拟对此作点专门探讨。

      一 国民党的文化专制政策表现种种

      10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在对中共实行残酷军事围剿的同时,对革命文化则实行严酷的文化围剿,严厉查禁进步书报,捕杀进步文化人士。抗战爆发后,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国民党在政治上采取了一些开放政策,人民的言论出版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原来顽固反共反人民的文化专制政策有所松动。如有限地放松文艺检查,放弃对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的通缉和迫害,下放出版检查权等。这就使得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抗日书刊、文化团体、文艺作品、救亡宣传等,都出现了此前少有的繁荣兴盛局面。然而好景不长,自1938年春起,国民党又开始收缩了刚刚有所松动的政策,重新推行文化专制政策,这主要体现在:

      颁布一系列反动法规。1938年3月, 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图书杂志审查标准》,开始查禁抗日书刊,同年7 月专门通过《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20条,和《修正抗战期间图书杂志审查标准》,将审查“成书”改为审查“原稿”,强调对“鼓吹偏激思想,强调阶级对立”的所谓“反动言论”,必须加以查禁。1939年12月又颁布了《战时新闻检查惩罚办法》,1940正式发布《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以加强对新闻舆论、书刊杂志的控制。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实行了更露骨的文化专制政策,为此,又颁布了《杂志送审须知》,规定在刊物被删削处不准“开天窗”,不准注明上省、中省、下省等字样或其他任何足以表示被删改之符号。这表明他们既要摧残和砍杀革命文化,又害怕读者的抗议和愤怒。此后,为了贯彻反动的“文艺政策”,国民党又先后于1943年发布了《书店印刷店管理规则》、 《国民党文化运动纲领》, 1944年颁布了《修正图书杂志剧本送审须知》。1945年发布《出版品审查法规与禁载标准》等。国民党凭依这些反动法规,对革命文化进行扼杀和摧残。

      设置反动文化机构。早在抗战初期的1938年,国民党就决定设立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在各省市设立图书杂志审查处。广州、武汉失守后特别是皖南事变后,他们在政治上、军事上实行高压政策的同时,在文化上也更赤裸裸地实行高压政策。1939年2月, 国民党特在陪都重庆设立“重庆市戏剧审查委员会”,以查禁进步戏剧电影及演出活动。后来又借口“履行思想领导责任”、 “统一各地文化领导机构”, 于1941年2 月成立“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简称“文运会”),以国民党中宣部长张道藩为主任委员,潘公展、洪兰友为副主任委员,林紫贵为秘书,华林为总干事。“文运会”的主要任务是“规划全国文化运动之各种方案”。中央“文运会”成立后,相继在广东、江西、湖北、甘肃、四川、陕西等省成立分会,以便从中央到地方实行文化专制。

      制订反动的“文艺政策”。1942年下半年,随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国统区的广泛传播,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又有了新的发展。国民党为了抵销《讲话》精神的巨大力量,“纠正共产主义的左倾”,又进一步加紧其文化专制,特别是加强反动的思想统治。经过一番酝酿,以国民党“文运会”名义于1942年9 月在重庆创办了《文化先锋》杂志。张道藩在该刊创刊号抛出由他撰写的《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把被国民党当局歪曲了的“三民主义”规定为文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提出“三民主义文艺”要为“三民主义”政治服务,为“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服务,也即为国民党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法西斯专制服务。文章明确提出文艺创作的所谓“六不”与“五要”。所谓“六不”是:(一)不专写社会的黑暗,(二)不挑拨阶级的仇恨,(三)不带悲观的色彩,(四)不表现浪漫的情调,(五)不写无意义的作品,(六)不表现不正确的意识。“五要”是:(一)要创作我们的民族文艺,(二)要为最苦难的平民而写作,(三)要以民族的立场而写作,(四)要从理智里产生作品,(五)要用现实的形式。张道藩这个“文艺政策”的实质就是要把国民党自20年代以来的文艺法令更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和法西斯化。所谓“三民主义文艺”、“民族文艺”,其实质就是只准写生产共济、不准写阶级和人民文艺,只准歌颂国民党而不准暴露国民党的黑暗,在抗战中不准有反映阶级斗争的作品,并以此绞杀抗战文艺与人民文艺。国民党“文艺政策”抛出后,重庆的一些国民党御用文人赶忙撰文为它吹嘘、捧场。《文艺先锋》辟专栏进行所谓“文艺政策”讨论,《中央日报》、《中央周刊》也接连发表文章予以鼓吹。

      按照反动政策法规,对革命文化大加摧残和扼杀。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至1941年6月,禁止书刊9600余种,而且1941年至1942年间, 这种摧残更趋严重,仅重庆地区被查禁的书刊就有1400余种,被禁演的剧目有110余种。1943年被查禁的书刊又有500余种。中共“所影响的杂志,多被当局籍故取消出版证”(注:《南方局关于文化运动工作向中央的报告》,《南方局党史资料·文化工作》,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这便使得1941年成为“文艺界消沉的一年,本来蓬蓬勃勃的气象,全被春江的寒流冲散。”如重庆“在整个的一年中仅《抗战文艺》出过两本,《七月》出过两本,《文学月报》出过三本,《文艺阵地》出过三本,因此普遍的发生着书荒。”(注:参见1947年现代出版社刊印《中国抗战文艺史》。)进步报纸也同样遭受扼杀,如由郭沫若任社长的著名的《救亡日报》在皖南事变后即被封闭。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从1940年12月直1941年5月被砍稿件达260篇,被删节150次, 使其几乎无法照常出版,从1941年2月起被迫改为每天只出半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