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

作 者:
王杉 

作者简介:
王杉,女,1971年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华北与东北间的人口流动由来已久,至九一八事变前达到高潮。这一时期人口流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口流动的数量多、规模大,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第二,人口流动是双向的;第三,人口流动的数量随季节变化而改变;第四,华北人口多流向东北的北部,即所谓的北满地区;第五,流入东北的华北人口中,山东人占绝对优势;第六,华北人口流入东北,具有明显的逃亡色彩。同时,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年龄、性别、职业以及阶级构成等几方面的分析,指出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实质是农村劳动力的地区流动。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华北与东北间的人口流动由来已久,中华民国建立后,这一社会潮流持续发展,至2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峰,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注: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638页,三联书店,1957。)。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人口流动的数量多,规模大,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人 口(千人)

      人口总数

      年份辽 宁吉 林黑龙江(千人)

      1923134947198 3601 24294

      1924136977421 3770 24889

      1925139207651 3947 25502

      1926141117889 4133 26133

      1927143228134 4327 26784

      1928144768592 4965 28034

      1929 — ——

      —

      1930149989076 5134 29198

      上表是1923—1930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人口的增减情况。(注: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117 页, 商务印书馆,1946。)由表中可知, 1923 —1930 年东三省人口总数持续上升, 到1930年时,人口总数已达2919.8万人,较1923年时增加了近500万人。若以1923年的人口指数为100,则1924—1930 年的人口增长指数分别为102,105,108,110,115,—,120。8年间,人口增长指数上涨20 %,人口增长之速,已远远超出人口自然增长的能力。显然,这一时期的东北人口中外来移民占有相当部分。

      据满铁庶务部调查课统计,1923—1929年,华北人口移赴东北者约500余万人,其中1923年移入的人数为342038人,1924年为376623人,1925年为491949人,1926年为572648人,至1927年移民人数剧增,突破百万人,较之1926年时增加75%,较之1923年时则增加了197%, 1928年移民人数稍减,但仍达938000人,1929年又回升至百万人。(注: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1932。)1927年是人口流动的关键性一年,此间由华北迁来之人口“络绎于途,势如泉涌,南满铁路以及吉长铁路搭载之旅客数目,剧烈增长,殊为空前未有之现象。”(注:《1927年之移民与东省铁路》,《东省经济月刊》,第3卷,第3号,1927。)从这一年开始,“华北人口流向东北的人数,由1926年的50多万人猛增至100多万人,并且持续三年之久。”(注:《东北年鉴》,1931年,1270页。)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方问题研究会编写了《东北事件》一书,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据统计家调查, 民国十六年中国内地移往东北的人民约120 万; 民国十七年约110余万;民国十八年约130万。”(注:《东北事件》,294页, 转引自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近代史研究》,1992(3)。)以上几个统计资料虽然在数字上略有出入, 但总体上还是反映出这一时期华北人口移民东北浪潮的汹涌。

      第二,人口流动是双向的,在华北人口向东北流动的同时,也存在着回流现象。

      华北人口进入东北后,面对陌生而崭新的环境,他们不得不压抑和淡化自己的本体文化意识,不得不学会开始新的人际交往,但他们又割不断与移出地母体的联系, 因此其心态经常处于游离状态。 何廉曾对1927年以前内地移民计划留居东北时间的长短做了估计,其中计划留居一年者,占移民总数的10%,留居二年者占20%,留居三年者占40%,留居四年者占15%,留居五年者占10%,留居七年者占3%, 留居十年者占1%,留居十年以上者占1%。(注: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1932。)显然,除2%的移民希望留居东北十年或十年以上外,其余98%的移民都希望在十年内回返故乡。这种游离心态反映在现实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每年巨大的回返流。据满铁会社调查统计,1923—1930年,每年由华北流入东北的人数分别为341368人,384730人,472978人, 566725 人, 1050828 人, 938492人, 1046291 人, 748213 人。 同期由东北流出的人数分别为240565人,200046人,237746人,323694人,341599人,394247 人, 621897人,512793人,(注: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第2 册,182页,商务印书馆,1943。)每年的移出率分别为71%,57%, 51%,57%,33%,41%,59%,69%。8年间,除1927和1928 年的移出率分别为33%和41%外,其余6年的移出率均在半数以上。可见, 回返人口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

      第三,人口流动的数量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动。

      从整体上看,华北人口流入东北,基本上呈与年俱增趋势,但一年中各月的迁移数量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季节的变迁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华北人口流入东北的时间,大多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这与东北农耕开始的时间大致相同。在此期间内,移民易于寻找到工作,因此这两个月流入东北的人口数量占全年流入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同样,华北移民移出东北的数量也随季节而变化。他们的回返,多集中在11月、12月和1月,这一方面是由于东北秋收已结束, 移民留在东北无所事事,遂携款回乡过冬,另一方面也在于华北人民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重视,希望合家团聚,因此这三个月的人口流出量占全年流出总量的三分之一。(注: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193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