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刘少奇关于发展战略的构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占才,1949年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苏州,215009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本文重点探讨了刘少奇建国初期的发展战略思想,主要有:国民经济发展重点观(经济发展模式);对“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理解和阐释(经济发展步骤);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思考与设想(时间、条件、方式、过渡步骤、过渡后状态),刘少奇的这些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字号:

      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判断,从关系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要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方针及根本性措施。建国初期,共产党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发展战略”概念,但对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初步构想。本文重点探讨刘少奇建国初期的发展战略思想,以纪念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一 国民经济发展重点观

      在中国实现工业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和目标,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心愿,被写入《共同纲领》。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即在优先发展农业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使之成为工业化基础的问题上,共产党内存在认识上的分歧。

      刘少奇1950年在一份手稿中提出工业化道路的构想,即首先恢复国民经济,然后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必要的国防工业,再然后以更大的力量建立重工业基础、发展重工业,最后在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基础上再大大发展轻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刘少奇还特别指出,“中国工业化的过程大体要循着这样的道路前进”(注:《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1951年5月7日,刘少奇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又一次讲到这个问题。他指出:国家的建设方针是工业农业都要发展,但首先要恢复和发展农业。“发展农业才有原料和粮食,工业才有市场。”其次是发展工业,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但开始还是要发展一些轻工业,因为“轻工业可以赚钱,也容易办些,又不用很多的资本。”而且土改以后,农业发展了,农民需要大量的轻工业产品。刘少奇还提出:“在工业建设中,必须首先建设国防工业;同时必须首先发展基础工业,如电力、铁路、水利等,没有这些东西轻工业建设不成。轻工业发展了再来大量地进行重工业建设”(注:《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182、203-205页。)。

      7月初,刘少奇在中南海春耦斋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讲话时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并强调指出:“经济建设要有步骤,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总要有个先后轻重。”他仍然主张第一步先恢复国民经济,第二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及“必要的可能的重工业,如造点机器、汽车”。与前两次提出的构想比较,第二步中添加了“必要的可能的重工业”内容。第三步发展重工业。第四步依靠重工业再进一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基本步骤与前两次所讲的相同,说明刘少奇在这个问题上的构想已经定型。刘少奇还进一步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观的理论依据,归纳起来主要有: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为工业提供原料、市场,并依靠农业、轻工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累发展工业的资金,而重工业则需要大批资金,所以“不能先发展重工业”,“要先发展农业”(注:《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182、203-205页。)。

      陈云从工业化需要大批资金必须“从农业(上)打主意”以及农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角度出发,也强调“发展农业仍然是头等大事。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就很难发展”(注:《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143页。)。周恩来从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对乡村工业品的供应促进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强调城市领导乡村、工业领导农业,认为“农业不能作为重心,它必须在工业的领导下才能发展。”同时他又强调,工业、农业是“辩证关系”,如果没有广大农业的发展,工业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毛泽东1951年12月在修改一份中共中央文件时指出:从1953年起国家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一切必要的轻工业都应建设起来。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534页。)。这就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构想。

      毛泽东优先发展重工业构想提出以后,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重心问题并未与毛泽东发生论争。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和大规模全面经济建设的迫近,共产党人接受了毛泽东提出的构想,把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定为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二 对“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理解和阐释

      毛泽东提出“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构想,看起来是关于“准备”和“建设”时间安排的规划,实际上包含着准备什么,如何建设,建设的条件、目标等丰富的内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一项发展战略构想。毛泽东对这一发展战略没有展开论述,刘少奇等人则从不同层面阐述了这一命题。

      “三年准备”,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算起,“头三年做准备工作”。准备什么呢?刘少奇说,“军事的准备,政治的准备,文化的准备,经济的准备,各方面的准备要在这三年之内准备好,以便于今后好建设”。军事准备包括打赢朝鲜战争,肃清土匪,解决西藏问题,尽可能争取解决台湾问题,巩固国防。政治准备包括搞好统一战线、群众运动,完成土改,组织互助组,管理好工厂,搞好爱国主义竞赛。文化准备主要是教育并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分子和专门技术人才,大力培养初步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各类建设人才。经济准备主要是使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恢复国民经济,并使生产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搞清经济国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经济建设计划(注:《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181、205、60-61、202、182、205-209、197、7、182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