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斯诺中国研究的动因探源

作 者:
陈宇 

作者简介:
陈宇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福州,350007

原文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费正清和斯诺,是中美关系史上两位杰出的人物。本文追本溯源地从美国断层、多元、开放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阐述他们二人青少年时代就在这种文化派生的“远方崇拜”思想诱发下产生了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尔后,费正清在功利主义影响下来到中国。斯诺则继承了美国民族性中人道主义优良传统,产生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最后,他们二人经历了中国剧烈的政治动荡并接触了中国共产党人之后,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其对中国研究发生了一个转折性的飞跃。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世纪初,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两个美国青年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一个是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k 1907-1991),另一个是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 1905-1972)。灾难深重但却具有古老灿烂文化的中国,引发了他们的同情和极大的研究兴趣。从此,这两个人就致力于研究中国的问题。

      费正清和斯诺著述甚丰。费正清一生写了约60本书,100多篇论文。斯诺一生写了11本书和数量庞大的报道。他们的著述,绝大多数是关于中国问题的。特别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长征,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从国共联合抗日,到解放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绵延于20世纪的中国革命,在他们的著述中,几乎得到了全程性的反映。费正清代表作《美国与中国》,以宏观的历史视野,纵向性地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诸方面向美国和西方人介绍了古老中国的过去和现在。该书不断修改增补,陆续出了四版,被称为是“一部不断赶上时代的经典著作”(注: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版序。)。至于斯诺的《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在西方影响更为广泛,而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它首次真实地报道了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正顽强地活跃于中国的西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时刻,斯诺的报道,冲破了反动派的层层封锁,让人们眺望到红星照耀的中国,给中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国内外赢得了巨大的道义支持。

      到了本世纪70年代,当中美建交提上历史日程时,费正清和斯诺的著作又成了中美相互研究的重要文献。1971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斯诺夫妇。1972年,周总理邀请费正清夫妇访华。他们两人,尤其斯诺在中美友好关系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贡献。

      费正清和斯诺在本世纪初,在通讯、交通还不很发达的年代,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两个美国青年,忍受一个多月海上颠簸之苦,来到中国。众所周知,美国文化是一种断层多元文化。美国开国才200余年,它没有因袭单一的精神文化传统的束缚。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民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等地。移民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使美国文化呈现一种多元性与开放性的特点。移民到达北美后,先是集中于东海岸一带。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寻找财富,成千上万的移民,借助各种简陋的交通工具,克服千辛万苦,从陆路和水路向西进军,终于开发并繁荣了美国的西部,同时也孕育、锻造了美国人民乐于探险与开拓的性格与素养,并代代递传,相沿成习。正像美国著名史学家特纳指出的那样:“除非这种素养对于一个民族不再产生影响,否则美国人的这种劲头总是要找一处空旷的场所来施展一番的。”(注:余志森:《美国史纲》第105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费正清的先辈,是从英国朴茨茅斯来到美洲新大陆的移民,而斯诺祖先是乘坐英国第一艘移民船到美洲的。从心理传统看,他们先人都具有一种为改变自身地位而向外远征的精神。影响于后代的(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潜意识影响的),则是“远方崇拜”思想。“远方崇拜”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生命不断追求和扩大对外部世界感知、以及由近及远的发展规律的反映。尤其是在青少年身上,会产生一种憧憬、遐想漫游以及探险的欲望。“远方崇拜”一旦跟适宜的地缘环境结合,则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诱惑。

      费正清出生的南达科他州和斯诺出生的密苏里州,在美国版图六大区划中都属“中西部”区。这地区是欧洲移民向西开发的“新区”,也是向更远方的“远西”进军的走廊。尤其是密苏里州,它几乎是处于美国本土的中心,是去“远西”的中间站。它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就是移民开拓与经营的硕果。斯诺出生地堪萨斯城,是在荒漠草原上建立的新城,它带有强烈的西部地域特性。正如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所说:“堪萨斯城由私人公司所建成,从一开始就是冒险事业,以后也一直是这样。”(注:约翰·马克斯韦尔·汉密尔顿:《埃德加·斯诺传》第7页,学苑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西部人这种拓展、冒险与远征精神,对费正清和斯诺童年心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早就孕育了一种远走高飞、超脱平庸、独立开创个人前程的意识。费正清回忆道:“童年时代,我总想离开家,想把自己造就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注: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第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故乡南达科他州辽阔的平原,宽广的牧场,渺远无垠的地域特点,造就了他“远方崇拜”的心理特质。他曾说:“正是南达科他州那种开阔无垠所留给我的印象引导我涉足研究遥远的中国。”(注:《费正清自传》第3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译本。)跟费正清相比,斯诺则更富有先人开发西部的原始冒险意识,这意识既来自祖先的遗传,更直接来源于家乡密苏里作家马克·吐温。他酷爱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至小伙伴们都说他“生来就读马克·吐温的书”(注:约翰·马克斯韦尔·汉密尔顿:《埃德加·斯诺传》第12页,学苑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在这些作品的刺激下,他17岁时就计划坐木伐顺密苏里河飘流旅行,但未能实现。以后和两个伙伴驾车冒险远游。他们先到科罗拉多州,再奔新墨西哥州,横穿过半个美国,直到濒海的洛杉机。因车子损坏,才不得不爬火车返回。首次远征,跑了三个月,见闻很多,但斯诺最感兴趣的“只是那种冒险旅行和他所遇到的普遍百姓,他在以后的生涯中,经常回忆起第一次看到太平洋东岸的奇异情景”(注:约翰·马克斯韦尔·汉密尔顿:《埃德加·斯诺传》第13页,学苑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