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四”价值取向的历史认证

作 者:

作者简介:
吉文灿,1965年生,现为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五四”价值取向是指“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先进中国人所实现的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的新选择,也就是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向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深刻转变。我们研究、反思“五四”价值取向,旨在揭示“五四”价值取向的历史性、社会性及其现实意义,为我们当代改革开放形势下的观念革新、价值取向提供借鉴,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五四”价值取向的历史性

      价值观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五四”价值取向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的外因、内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鸦片战争后中西冲突的加剧,使先进的中国人首先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坚船利炮的先进和自身封建主义大刀长矛的落后,并走出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步,从师夷长技的思想,到洋务运动的实践,体现了他们企图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缩短中西在器物方面差距的目的;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无不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的深刻批判和对新观念、新制度的向往,给沉闷的传统中国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并由此引发了中国社会革命价值观的流播传扬,特别是影响了知识阶层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从而把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由物质层次深入到制度层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后,以“振兴中华”为己任,领导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政权,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转变。孙中山按照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一套现代资产阶级政权模式,其三民主义学说更体现了他学习西方、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因此,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新文化运动则力图补偿辛亥革命的不足,同时领导发动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思索中也认识到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封建意识,进行一场思想革命。在高举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的同时,深刻地指出运动的根本宗旨是“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修身治国之道”(注:《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注:《新青年》第6卷第1号。)从而把抨击封建思想和旧的价值观念,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努力从改变广大国民的思想行为入手,企图重建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来救治中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由器物层次深入到制度层次和思想行为层次,从物质而到精神、到价值体系,力求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来冲击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价值准则,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社会模式来变革中国社会,企图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道路。但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惊醒了幻想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反思自己的探索和追求,认识到那些所谓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中的自由、平等、议会、法治等等虽然都很先进,但是崇尚这种价值体系的国家连基本的公理都不能给予我们,连尊重别国的主权都做不到,又谈何依靠它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呢?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及其价值体系能否拯救中国开始被怀疑,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重新估价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

      当先进知识分子在反思自己的追求,重新估价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时候,十月革命震撼了中国,十月革命所建立的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类型给中国带来了希望。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及相应的价值关系,这给彷徨、反思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布尔什维克的伟大胜利以及它随后声明废止俄帝时代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一行为,给中国的解放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注: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1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7页。)。在中西冲突的过程中,欧美列强不断地把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相反,社会主义苏联的做法与欧美列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使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本质区别。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学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并在学习中了解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方方面面,因此,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考虑的结果,就是走俄国人的路,选择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第一,由于“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即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五四”价值取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追求新的价值观的继续和深入,是追求社会发展的结果。第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曾试图用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物质文明来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并使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占了主导地位,力图用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达到改造旧中国的目的。第三,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企图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冲击封建价值体系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是行不通的,巴黎和会彻底打破了他们的幻想,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不能拯救中国,资本主义带给中国的只有失望。第四“五四”知识分子在对两大价值体系比较后,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并走上了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