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施特《史集》所记阿合马案释疑

作 者:

作者简介:
蔡美彪,1928年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00006

原文出处:
历史研究

内容提要:

波斯拉施特《史集》关于阿合马案的记述,系依据元世祖朝汉地传闻,所记情节存在诸多疑问。特别是gau平章其人,在汉文文献中不易确指,历来研究者多困惑不解。综合文献考察,此人应为忽必烈时汉人儒臣赵璧。《史集》将赵璧与主谋刺杀阿合马的张易混为一人,遂致真伪杂糅,舛误不明。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波斯拉施特《史集·忽必烈汗纪》专有一节记阿合马案,标题是“记费纳克特(Fanākat)人阿合马异密及其死于gau finjan之手,以及由于gau finjan而使蛮子得到解放”(注: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此本系据1960 年刊俄译本转译。本文引录《史集》文字,均依此译本,不再注。)。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枢密副使张易与益都千户王著、僧人高和尚合谋,诈称太子真金之命,诱杀权相阿合马一案,是元朝初年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并不仅是“义侠”杀权奸的个人举动,而且是元初统治集团中汉人官员与色目官员长期相争的集中表现,是汉人传统文化制度与西域(回回)文化制度相互冲击的爆发。此案的发生,引起汉人官员与色目群体广泛的不安。忽必烈迅速而果断地处理此事,杀张易、王著及高和尚,随后又追查阿合马的奸恶,处死他的不法子侄,一场风波遂告平息。为避免事态的扩大,忽必烈没有再对知情的汉人官员继续追究。汉人官员为避嫌疑,此案之后多讳言其事。直到半个世纪之后的文宗朝,为追赠曾经参与平乱的工部尚书张九思和侍郎高觿谥号,命虞集考求遗事,撰为碑铭,一些情事才逐渐得以披露(注:虞集《道园类稿》卷四○《张忠献公神道碑》、《高庄僖公神道碑》。《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台北影印明初复刻元刊本。两碑铭并见虞集《道园学古录》。)。明初修《元史》参据虞集碑铭及有关文献,撰为张、高两传及奸臣阿合马传,事件的大致过程,略可窥见。拉施特《史集》成书于元成宗时,记述此案还只能是依据世祖朝汉地的传闻,因而所记情节与汉文文献互有详略,也互有异同,存在诸多疑问。其中主要的疑难,是有gau平章(fin jan)其人贯穿于所记阿合马事件的始终。《史集》原文具在,不需备引,其中有关gau平章的记述,除去枝节及浮泛之词,主要事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忽必烈即位后,阿合马为相(vizir),高平章同在相位, 即同为平章政事。

      二、gau平章对阿合马心怀妒嫉,谋与汉人官员除阿合马。阿合马得密报,驰赴上都向忽必烈陈诉。gau平章因而弃官出走。

      三、gau平章去襄阳,参与围攻襄阳之战,有功。宋军投降。

      四、gau平章因战功,再任平章原职,与阿合马共事。彼此仍相互嫉视。

      五、gau平章复任原职9年之后,与一个会法术的汉人合谋,诈称太子真金召见阿合马,将阿合马杀死。卫士射死gau平章。

      以上,《史集》所记gau平章其人,在汉文文献中不易确指,因而成为历来研究者困惑不解的疑难。

      1928年法国学者牟里(Moule )在所著《马可波罗行在等条注释》中曾对此有所讨论。1959年出版的伯希和(P.Pelliot)《马可波罗注释》阿合马(Acmat)条注释说:

      正如牟里所说,很难否认拉施特的Kau finjan是高和尚,但高和尚并不是平章(fin jan即pingchang),而且无从证明,他曾对围攻襄阳有所作为。(注:P.Pelliot:Notes on Marco Polo.p.10.Acmat条。1959,Paris。)

      1971年,英国学者波义尔(A.Boyle)出版《史集》的《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诸纪英译本,在忽必烈汗纪gau finjan一词下加注说:

      在中国史料里,他出现为高和尚(kao Ho chang)即高姓佛僧,他的官职是平章(ping—chang)即相“vizier”,应无问题。然而, 他只被记述为反对阿合马密谋的参与者,与襄阳的围攻全无联系。(注:J.A.Boyle:The Successors of Genghiskhan.p.289.注 199.1971.NewYork。)

      1985年出版的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2卷俄译本的中文本,gau finjan译为高平章。1992年出版周良霄译波义尔英译本的中文本,也译为高平章(注:波义尔英译,周良霄译注:《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52—355页。)。两中译本对“高平章”一名均无注释。

      关于这个令人困惑的gau平章,我以为他并不是高平章,更不会是高和尚,而是赵(jan)平章,即中书平章政事赵璧。 因为前举《史集》有关此人的五项记事中的前四项,都与赵璧的事迹相合。下面逐项作一些研讨。

      一、赵璧,《元史》卷一五九有传。怀仁人。忽必烈即位前召见,呼为“秀才”,史称“宠遇无与为比”。曾受命驰聘汉人王鹗等名士。又以蒙古语翻译《大学衍义》等儒学经义,为忽必烈讲说。宪宗即位之二年荐为河南经略使。九年随忽必烈南伐,为江淮荆湖经略使。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立燕京行中书省,为平章政事,见王恽《中堂事记》(注: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刊本。)。后设中书省,仍为平章政事。中统二年(1261年)以平章政事兼大都督管领诸军。次年馈军粮,助平李璮之乱。见《元史》本传。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改任枢密副使,见《元史·世祖纪》。阿合马于中统三年领中书左右部。至元元年(1264年)十一月(《元史》本传误作八月)拜中书平章政事,至元七年(1270年)正月立尚书省,为平章尚书省事。具见《元史·世祖纪》。至元初年,两人同在中书,同为平章政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