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讲义》,全称《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是南宋后期理宗朝编成的一部历史教科书,供应试的读书人学习使用。其内容包括北宋九朝。这是南宋人编写的一部宋朝当代史,对我们学习和认识宋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此书虽有影写宋刊本、传录的宋麻沙本传世,但现存各种宋代官私目录,均未著录此书。今人重视此书的亦不多。是故,不揣浅陋,试为考索如下。 一、书名及版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88《史部·史评类》著录本书,书名作《大事记讲义》,卷数为23卷。清·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5 《大事记讲义》所录影写宋刊本,亦作《大事记讲义》,卷数则为9卷。 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12,载录从宋麻沙本传录的《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23卷。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卷20,载录抄本《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23卷。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的,则是清道光间抄本《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24卷。 要之,此书名称当为《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简称《大事记讲义》。 此书的24卷本,起太祖,止于高宗建炎年间,与23卷本相比,多卷24,即高宗朝建炎年间事。因此,从北宋九朝历史看,23卷已是完帙。此书别有27卷本,内容不得而知。 另外,有《皇朝大事记》9卷,据《爱日精庐藏书志》卷20记载,始于太祖朝,迄于钦宗朝,每一朝为一卷,后附治体、制度、国势论三篇。此本较23卷本《大事记讲义》,“颇多删节”。从书名看,删去的似是“讲义”部分。 《大事记讲义》虽有影写宋刊本、传录宋麻沙本传世,但现存宋代各种官私目录,却均未著录此书。《宋史》卷203 《艺文二》载:“吕中《国朝治迹要略》14卷。”从书名看,内容应当与《大事记讲义》相类似。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3《吕中传》, 录自明·何乔远《闽书》,传中云,吕中“著《皇朝大事记》、《治迹要略》”。显然是作为两本书来记载的。但两书之间的关系,则因未见《治迹要略》,不得而知。 《大事记讲义》还有影元钞本。而易见的版本主要有两种:一是影印的《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一是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的清道光间抄本。 二、作者 《大事记讲义》的作者,《四库全书》本与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的卷1,均有题名:“黄甲省元肇庆府学教授温陵吕中讲义, 省元国学前进士三山缪烈、兰皋蔡柄编校”。清代瞿镛、张金吾、陆心源等人所登录的《大事记讲义》,亦有如上题名。因此,《大事记讲义》乃吕中所撰,是很明确的事。 但是,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题作“吕祖谦撰”,又在“前言”中说: 今存吕氏(祖谦)大事记类书籍,载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者,计有:1.大事记通释2卷,2.大事记解题12卷,3.皇朝大事记9卷,皇朝中兴大事记4卷附录1卷,4.皇朝中兴大事记8卷,5.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27卷,6.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24卷。是今存者即多达6 种,且“皇朝”者占有绝对多数。 这篇“前言”,不仅将《大事记讲义》归于吕祖谦名下,而且将《皇朝中兴大事记》与《大事记讲义》混为一谈,认作一书的不同版,这都是错误的。上述冠以“皇朝”字样的四种书,均为吕中撰,而《皇朝中兴大事记》与《大事记讲义》其实是两种书,前者记载南宋高宗至宁宗间大事,后者评述北宋九朝事。 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的这个本子,在大陆流传甚广,不少人在引用《大事记讲义》时,都注作者为“吕祖谦”,沿其误而不觉。今后应予纠正方是。 吕中的生平事迹,《四库全书总目》卷88《史部·史评类·大事记讲义》载:“中字时可,泉州晋江人。淳祐中进士。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教授。”“前有兴国军教授刘实甫序,谓水心以其师讲贯之素,发明我朝圣君贤相之心,则是书乃中平日讲论稿本,叶适等为之编次云”。 按,《四库提要》所叙吕中履历有误,而云吕中乃叶适之师,更是大误。 吕中履历之误,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9, 引《爱日精庐藏书志》卷20所载明代著名目录学家黄虞稷手跋中所叙吕中事迹补正之,乾隆《泉州府志》卷41用“旧志参《闽书》,写成吕中之传;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3,录明·何乔远《闽书》之《吕中传》, 是迄今所见有关吕中最详的记载。综合诸书所载,吕中生平事迹大致如下: 淳祐七年(1247年)中进士,廷对第六人,授肇庆府学教授。在肇庆府学教授任上,吕中曾在府学修建包拯与周敦颐二先生的祠堂。除国史实录院检阅,历沂靖惠王府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以兄卒归。宝祐六年(1238年),以秘书郎召,徒汀州,在汀期年。景定(1260~1264年)中,复旧官,主管成都玉局观,卒。据《宋史》卷420《朱熠传》,吕中在当时与徐清叟、尤焴、马廷鸾等人被同称为“一时名士”。 是故,吕中主要活动于理宗朝。而叶适(1150~1223年)大致活动于孝宗朝~宁宗朝,叶适乃吕中前辈。《四库提要》说叶适是吕中弟子,为吕中整理文稿,实因误读刘实甫序所致。按,刘实甫序云,《大事记讲义》乃“止斋、水心之徒,以其师讲贯之素,发明我朝圣君贤相之心”。玩其语意,乃指吕中为陈傅良(止斋,1137~1203年)、叶适(水心,1150~1223年)之徒,所讲者,乃陈傅良、叶适之旨意也。《四库提要》撰者却误读而颠倒,“以父为子”,反以叶适为吕中之徒,真是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