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

——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札记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国忠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布莱希特与卢卡奇之间曾有过一场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世纪之争。布氏认为,表现主义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作为艺术手段更无可非议;现实主义是对时代特征、社会本质的认识,强调“整体的真实”。卢氏则认为,表现主义是形式主义,是应当否定的资产阶级的颓废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是指“真实地表现现实”,强调艺术作品要真实地体现现实的主要特征,19世纪现实主义是典范。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内部两种不同观点的论争。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布莱希特与卢卡奇之间,曾经就文艺的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进行过一场旷日持久的、观点尖锐对立的论战,双方各执一辞,互不相让。现在回顾这场争论的缘起及其主要观点的分歧,仍有许多发人深思之处。

      一、表现主义之争

      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布莱希特与卢卡奇这两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就现实主义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理论大战。其时间之久、争论之烈,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美学现象。其缘起就在于对表现主义艺术的不同评价。

      表现主义,最早是见之于绘画领域的艺术流派,后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乃至音乐、建筑等领域,成为波及欧美许多国家地区的艺术思潮。本世纪初,凡高和马蒂斯等画家反叛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的艺术原则,拒绝对客观事物作忠实的描摹,强调艺术家要突破表面的、暂时性现象,而致力于描写人的内在的、永恒的东西。他们认为,艺术是主体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是通过自己的眼睛传达主体的体验和内心的视象,因此艺术的特征不是摹拟客观对象,而是通过变形表现自己的主观精神。这种表现主义的艺术原则也在诗歌、小说和戏剧中体现出来,尤其在戏剧领域更是成果显赫,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表现主义戏剧家,如苏联的梅耶荷德、美国的奥尼尔等。而作为发源地的德国,表现主义思潮更是人才辈出、硕果累累。继表现主义戏剧之父斯特林堡之后,凯泽和托勒又为表现主义戏剧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凯泽是位优秀的剧作家,一生创作了约七十个剧本,其中《加莱市民》、《从早晨到午夜》、《煤气》堪称表现主义戏剧的杰作。他认为“创作一个剧本就等于从头到尾思考一种想法。”艺术作品并不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的,目的是要具有教育意义,发挥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作用。他在1922年发表的尼采式宣言:《新人,或诗歌与能量》,就强调人要“站在机器时代的环境之上”,而“复归于事物的自然秩序之内”,呼吁人类的和平与博爱。他的剧作类似肖伯纳,对人物的心理冲突没有兴趣而对思想观点的辩论与交锋颇为迷醉。托勒的第一部有重大影响的剧作是《群众与个人》(1921),主要描写个人与群众、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是一部令人感兴趣的辩论剧。而无论是凯泽还是托勒,他们都认为,舞台如果要想“超出照相范围”并有所作为的话,就有必要采取表现主义的手法。正是这种独创性的手段,才使德国的戏剧对欧美许多国家的戏剧舞台产生了深刻影响。布莱希特对这两位剧作家一直念念不忘,并且非常崇敬。

      而对布莱希特影响最大、最深的是莱因哈特(1873-1943)和皮斯卡托(1893-1963)。莱因哈特是有世界声誉的德国导演,有“戏剧魔术师”之称。他曾经把许多默默无名的或风格截然不同的剧作成功地搬上舞台,赢得一片喝采声。尤其是富有现实主义气息的高尔基的《底层》和妙趣横生的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曾使这位年仅35岁的导演名扬全世界。莱因哈特是一位威望极高、创造性极强的导演;自他开始,导演成了一剧的最高权威。他认为,戏剧不是文学的侍从,而是一个独立的“自在之物”。因此,“根本不存在堪称唯一真正的艺术形式的那样一种戏剧形式。”(注:《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三)第10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布莱希特做过莱因哈特的助手,熟悉其戏剧思想与艺术风格。而皮斯卡托是莱因哈特的门人,是文献剧即纪实剧的创造者。他发展了表现主义的戏剧艺术,开拓出一种与公众讨论“政治与社会”为题的宣传鼓动剧。曾导演过席勒的《强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最为闻名的是《好兵帅克》。他的导演艺术的主要目标就是打破传统的戏剧手法,赋予现存戏剧以新的明晰的形式,并突出戏剧内容的社会性与道德性。布莱希特曾参与皮斯卡托的导演工作,两人相互切磋,共同开拓,“叙事剧”(又译“史诗剧”)这一名称就是他们俩共同确定的。布莱希特产多次声称“从皮斯卡托那里获益良多”,还称他是“一切时代里最重要的剧坛人物之一。”(注:《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三)第20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布莱希特出生于工厂主家庭,年轻时就参加革命,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在艺术领域贯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与方法,为实现马克思的“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崇高目的而终身矢志不移、奋斗不懈。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艺术素养极高、创造欲望极强的艺术大师。他熟悉传统的戏剧艺术,曾创作过为他赢得巨大声誉的现实主义的喜剧《夜半歌声》。但他不满足于传统的戏剧艺术,也反对当时盛行的戏剧商业化倾向,因而积极大胆地从事创造性的戏剧实验。他从表现主义戏剧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又从皮斯卡托的戏剧实验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推动叙事剧的实验不断前进。尤其是他跟剧作家布鲁诺恩的合作更为成功。他们俩一面喝着豌豆汤,一面评论着柏林的所有剧院与剧作,一起研究“如何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反”亚里士多德戏剧之道,“行”非亚里士多德戏剧之路。这就是弃写实、重表现,弃戏剧性,重叙事性的叙事剧之路。因此,布莱希特的戏剧思想虽然不能等同于表现主义,但与表现主义息息相关。发生在三十年代的这场表现主义之争,布莱希特虽然没有写过文章,也没有与卢卡奇发生过公开的较量,但谁都明白为表现主义辩护的主帅,不是恩·布洛赫,而是贝·布莱希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