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是古代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的一大民族,沿海地区尤盛,春秋时还曾以浙江为中心建立过强大的於越国,一度北上称霸中原。越人为开发祖国南方做出过卓越贡献,百越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但遗憾的是关于古越人语言遗留的记录却太少了。学术界现在大抵承认百越人与侗台语各族先民间的族源关系,古越语当属侗台语一支。我从古吴越语地名研究方面也证实了这一看法。(注:参拙作《古吴越地名中的侗台语成分》,《民族语文》1990年第6期(其中17页倒10 行龚岳当作龚丘,18页4行诸暨当作诸稽,同页倒10行
顺便更正)。本文于越语地名续有补充。)但词汇材料之外,现在可以看到的古越语重要成文文献还有《说苑·善说》所记的《越人拥楫歌》和《越绝书》所记的越国名王句践动员对吴备战的“维甲”令辞,都是以汉字记音的越语材料,它们是否也能证实这一看法呢?韦庆稳先生对这两份材料作过初步探索,认为正与侗台语相关(韦庆稳1981,1982)。笔者也试行用台语相比较,分别解读了这两份材料,虽然具体对应词语跟韦先生有所不同,但是同样证明了这两种文献中汉字对音所记越语确是一种台语。“维甲”令辞韦先生只选释了三句,没有全释,本文便先解读这一篇,《越人拥楫歌》的解读另详。(注:拙作Decipherment of Yue-Ren-Ge (越人歌的解读)见法国东亚语言学研究中心《东亚语言学报》(Cahiers de Linguistigue Asie Oriental)20卷2号(1991)。孙琳、石锋译文见《语言研究论丛》第七辑,语文出版社,1997年。)本文台语解读曾向邢公畹先生、张公瑾同志请教过,罗美珍同志帮助提供傣语同源词例,蓝庆元同志提供壮语同源词例,特行鸣谢。 一 句践“维甲”令校理 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越大败求和, 越王句践还被迫入吴为臣隶“芻莝养马”,“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三年后才得放回(此《越绝书》《国语·越语》所述,先秦其他古籍也有类似记述,如《韩非子·喻老》:“越王入宦于吴”。《史记》则仅云自会稽山反国〈都〉,入吴为质者为范蠡、及大夫〈当作太子〉柘稽);句践返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蓄志雪耻,终于灭吴。这是中国古代很著名的一段历史。在返国后的第六年,句践曾向越民发布了备战的动员令或动员口号,这在《越绝书·吴内传》保留有一份可贵的记录: “越王句践反国六年,皆得士民之众,而欲伐吴,於是乃使之维甲。维甲者,治甲系断。修内矛,赤鸡稽繇者也,越人谓人铩也。方舟航买仪尘者,越人往如江也。治须虑者,越人谓船为须虑。亟怒纷纷者,怒貌也,怒至。士击高文者,跃勇士也。习之於夷,夷、海也;宿之於莱,莱,野也;致之於单,单者堵也。” “维甲”以下,是句践动员令的令辞,虽然大体已被史官译为汉语,以方便读者,但又努力保留了一些原文词句并译注其大意。只因汉语译文、越语原文对音及义解,都夹混在一起,所以显得杂乱,难以卒读。不过也正因为夹有这些原语注解,才显出这份材料的原始性与可信性。现在我将它整理如下,可看出原来主要是四句话(以黑体字表示),其余为注解(以小号字表示),其中~号表示复指被注句语,[]内为对前一字的校字(校正理由详见下文逐句解读中): 维甲维甲者,治甲系断,修内[纳]矛“赤鸡稽繇”者也,越人谓“人[入]铩”也。方舟航“买仪尘”者,越人往如江也,治须虑~者,越人谓船为“须虑”。亟怒纷纷~者,怒貌也,怒至,士击高文~者,跃勇士也。习之於夷“夷”,海也,宿之於莱“莱”,野也,致之於单“单”者,堵也。 依据古代以首句作篇章名的习惯,我们将这则材料称为“维甲”令,它的发布时间是“句践反国六年”,据《国语·越语下》三国吴人韦昭的注解,越王反国六年为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 也即吴国伍员被赐剑自尽之年。如果韦注可信,这个“维甲”令要比大致成于前528年的《越人拥楫歌》(韦庆稳1981)晚44年。那么, 它所记的原语是距今二千四百七十五年前的一种古台语了,这将是一份令人感兴趣的、有明确年代的古民族语记录文献。 二 赤鸡稽繇 第一句“维甲,修、内矛”。 这里的“内”字,后世一般转注写作“纳”字,有交纳、收藏、补缀等义(虽然《周礼·考工记·冶氏》把戈戟刃下接柄之处叫“内”,但如用该义,“内矛”却不成话了)。下注“赤鸡稽繇者也”,“者也”二字已经分明表示“修内矛”即是“赤鸡稽繇”,这是用越语原语相注释;还怕人不理解这一点,下面又重复解释了一句“越人谓人[入]铩也”。按《广韵》祭韵所例切:“铩,矛戟类”,又怪韵所拜切:“铩,说文曰:铍有镡也。”(《说文》:“铍,一曰剑如刀装也”。《方言》九:“锬谓之铍”郭注:“今江东呼大矛为铍”;《说文》:“锬,长矛也。”《国语·吴语》:“被甲带剑,挺铍搢镮”董增龄正义:“长矛故可言挺,……则铍当为长矛矣”)。《史记·秦始皇本纪》:“鉏櫌棘矜,非锬於句戟长铩也”。以上都说明“铩”即长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