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表“语素——音节”的汉字与汉语的语素分析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但不同民族、不同类型(或不同性质)的文字同语言的联系,用以记录语言的方式和程序是不尽相同的。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即文字),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又称“字符”,即记录一定语言时不能再分析的“独立符号”)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文字的类型(或性质)由字符(即“独立符号”)的性质来决定。从字符所能表示的语言结构的层次来看,西方拼音文字的独立符号(即字母)所记录的是音素,为音素文字;汉字的独立符号(即单个汉字)所记录的是语素或音节,为语素——音节文字。如果作进一步的分析:从文字与语音的关系讲,拼音文字所记录的最小独立书写单位是音素,而汉字所记录的最小独立书写单位是音节,汉字同拼音文字相比,相对粗疏;从文字与语义的关系讲,拼音文字所记录的最小的独立书写单位是词,而汉字所记录的最小独立书写单位是语素(又称词素),汉字同拼音文字相比,相对细密。就汉语自身来说,上古汉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语素,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单音节词;但是随着汉语的发展,很多单音节词后来变成不能独立运用的语素,一个汉字往往只是一个语素的符号,而不是一个词的符号。不同类型文字表音、表义的不同特征,我们可用下面的示意图说明: ┌表音:最小表音单位—音素(细)←→(粗)音节—┐ 拼音文字┤ 最小表音单位├汉字 │表义:最小表义单位—词 (粗)←→(细)语素—│ └ 最小表义单位┘ 事物的可分性是认识事物的根本途径。如果说,凭借文字进行语音分析,记录音节的汉字比记录音素的拼音文字相对困难的话,而凭借文字进行语义分析,记录语素的汉字与记录词语的拼音文字相比,却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此,对汉语词义,特别是合成词的词义的理解和释义,应当而且必须以语素作为突破口。 二、汉语复合词的形成原因及其生成方式 为了认识汉语复合词中语素的组合关系,首先应当了解汉语复合词的形成原因及其生成方式。语言的表义功能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形式,汉语复合词的大量产生,从根本上说,是适应语言交际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词汇要不断发展。词汇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原有词的基础上派生新的义项。任何一种语言,人们都不可能为每个意义单独造词;因此,一词多义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的普遍现象。汉语词汇是在单音节为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词多义的现象更为突出。一词多义的情况,使有限的词汇表达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这无疑是汉语的一大优点。但是,如果无节制地发展下去,就会走向它的反面——由于影响语言表义的准确性而严重妨害它的交际功能。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特别是先秦时代的文献,往往感到困难,有个别地方甚至使人百思莫解。出现这种情况,同一语词而义有多歧,是个重要的原因。 二是适应交际的需要而造出新词。由于任何一种语言词汇音节的数目都是有限的,新的单音词的增多,势必导致同音词(即同音异义词)的大量出现。汉语的同音词,根据书写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同形同音词”。如: 花——“花费”的“花” 乌——“乌鸦”的“乌” “花朵”的“花”“乌呼”的“乌” 这种“同形同音词”,主要是靠一定的语言环境来区别不同的词义的。 另一类是“异形同音词”。如: 道——道路 长——长远 世——世界 到——到达 常——经常 事——事情 这种“异形同音词”,主要是靠它们的书写形式来区别词义的。这种单音节的“异形同音词”,在交际中(特别是口头语言中),很容易造成语义的混乱。 语言终究是要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发展的。当某一语言特征影响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时,它就将在语言的发展中逐渐得到改造。在有文献可考的三千多年的汉语发展历史中,由单音词为主逐渐发展到以双音词为主,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总趋向。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前人在“名”与“实”的论争中就涉及到这一问题,并且提出了精辟的见解。荀子《正名篇》指出:“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这里的“单”即清人段玉裁所说的“单字为名者”,就是今天讲的单音词;这里的“兼”,即段氏所说的“双字为名者”,就是今天讲的双音词。这就告诉我们,由单音词向双音词的发展,是由语言的表义功能来决定的。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趋于严密化、复杂化,这就要求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主要是词义)提高准确性和丰富性。而词义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势必要求词的结构形式的多样性。而汉语双音复合词的大量产生,为汉语词的结构形式多样性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那么,为了适应汉语的表义功能,汉语复合词的大量产生,主要有哪些具体途径呢? 1.多义单音词的分化 即以单音词词义分化为基础形成新的双音词。汉语的单音词起初一般是单义的,在语言的发展中逐渐演变为多义词。为了适应表义的单一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这个多义的单音词又分化为几个双音词。例如: ┌雕刻┌月亮 ┌治理 刻│ 月│理│纹理 └时刻└月份 └道理 这种多义单音词的分化,有些曾经通过语音变化(主要是声调的变化)来区别词义,但后来一般仍为双音词所代替。如: 王 wáng(君王) 衣 yī(衣服) wàng(称王)yì(穿衣) 2.同音异义词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