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言声调起源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瞿霭堂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通信地址:100872 北京

原文出处:
民族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从声调存在和发生、发展的语音基础、声调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声调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途径、声调发生和发展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讨论汉藏语言声调起源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并与徐通锵先生就《声母语音特征的变化和声调的起源》一文所提出的有关原理和问题进行讨论。认为汉藏语言声调的发生、发展是多元的。汉藏语言声调发生、发展的“机制”又是多因素的,从音节结构来说,声母、韵尾乃至长短松紧语音特征的转移,对声调发生、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声调作为汉藏语言的一个重要语音特征,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是语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声调并非中国汉藏语言乃至亚洲部分语言的独特现象,与单音节语素密切关联又具有多层性和多型性的声调,是世界声调语言中的一个类型。中国人将声调从音节中离折出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国外的学者脱离中国声调研究的传统从音节中将声调分离出来赋予“超音段”和“非线性”概念,还是晚近的事情。中国研究声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源自音韵学的传统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方法虽然注入了科学语音学和音系学新的成分,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应该说,中国的声调研究是传统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近10年来,中国汉藏语言研究由奠基性的描写研究进入历史比较研究的深入阶段,无论声调的类型学和发生学(Tonogenesis )研究都已提到日程上,发表了很多深入讨论的论文,进行了科学实验,公布了不少极具科学价值的研究资料。特别是藏缅语言和中国部分南亚和南岛语言声调发生学的研究,几乎将声调发生和起源研究从拟测状态推进到实证的阶段。藏缅语言声调的发生和起源研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些语言有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有声调与无声调的语言和方言并存,声调产生的时间较晚,声调与声韵母保持着比较自然的关联甚至共生并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些语言还常常保持了显示发展过程的不同声调形态。至于一些大陆的南亚和南岛语言,历史来源清楚,语音变化轨迹明晰,语言接触关系可靠,声调发生时间不长,极具实证性质和参考价值。最近,徐通锵先生发表的《声母语音特征的变化和声调的起源》(以下简称“徐文”)一文,(注:徐通锵《声母语音特征的变化和声调的起源》, 《民族语文》1998年第1期。)更从语音学的角度,为声调起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又一种研究视角和理论解释。尽管徐文基本上是从汉语的角度出发的,但正如文中常常提到的“一般性结构原理”、“音变原理”、“指导原则”等,其理论意义远远超过了汉语的声调起源研究,涉及到声调发生和发展研究中的诸多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声调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也想就这些重大理论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使用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检验一下徐文所提出的一些原理和原则。

      一 声调存在和发生、发展的语音基础

      汉藏语言的声调是一种以音高为主的节律特征。所以说为主,是因为经实验证明,声调与音强和音长有一定的自然关联,或者说,声调不是一种单纯的音高现象。这是指声调的自然或物理属性。从功能属性来说,声调与音强、音长性质相同,都可能具有相对性和对比性,以音高的高低变化和滑动变化起标记和区别作用,成为语音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标记语言符号的重要手段。作为节律特征,声调没有自主性,必然附属于一定的语音单位,汉藏语言的声调与音节共生,即附属于音节,以音节为载体。音高决定于声带振动的频率,声带振动是声调的物质前提,因此所谓附属于音节或以音节为载体,当然是指音节中声带振动的音素,即带音音素。一个有声调的音节中,性质不同的带音音素承载声调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响度是声调承载功能的主要区别因素,因此音节中响度级别最高的主要元音,是承载声调的主体。声调语言中的轻声音节,由于元音清化,失去带音的性质,音响级别降低,以至成为模糊的中性声调,失去区别功能,就是证明。汉藏语言的声调以音节为载体,经过实验证实,否定了结构主义音系学将声调作为单个元音的属性的错误观点。藏语拉萨话短的单元音读短调,长的单元音读长调,而两个短的单元音则必定读长调,显而易见声调不是由一个元音承载的。声调以音节为载体与以音节中一个响度最大的元音为主体,并不矛盾。拉萨话承载声调的两个短的单元音恰恰响度相当,即所谓的真性复元音。只有区别了声调的整体承载单位和主要承载音素,才能正确讨论语音特征的转换机制以及声调的发生和发展问题。

      声调作为一种节律特征,必然要以一定的语音要素为基础,因此声调的起源与一定的语音要素有密切的关系,这在声调的起源研究中早已成为一种共识。当然,对于声调起源中语音基础的性质和作用,还有不同的看法,这点我们下文再讨论。徐文把这种语音基础分为两个问题来讨论:第一,作为声调产生必要条件的语音结构;第二,作为声调产生充足条件的音节模式。第一种语音结构概括为公式:O(m)N(c),第二种音节模式即上述公式中各个位置上的语音成分“都只能由一个音位来承担,即每一个位置只能出现一个结构成分”。我们原则上同意第一种语音结构是声调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事实证明声调的产生是汉藏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而汉藏语言恰恰都具有这种相似的语音结构。但在声调起源研究上,这种“从汉语的研究中提炼出来的结构原则”的“普遍的理论意义”恐怕只能局限于汉藏语言和部分与汉藏语言音节结构类型相似的亚洲语言。因为徐文并没有提出任何西方多音节语言声调的起源具有与汉藏语言相同的音节结构类型的证据,而且事实恰好相反,已经认定的北欧、墨西哥和非洲诸有声调语言,不仅音节结构与汉藏语言不同,而且声调也属于不同的类型。可见,不同类型声调的起源至少是与不同类型的音节结构相关联的,一种类型的音节结构及其原理对不同类型声调的起源没有普遍的理论意义;第二种音节模式作为声调起源的充足条件反映了语音的变化,涉及问题的核心。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讨论。首先,这个理论概括和假设缺乏科学逻辑的一致性。汉藏语言的音节中声韵母的层级具有严格的对称性,按徐文的称呼,在声母位置上应是声首+声腹+声尾(如spr、mgl),在韵母的位置上则是韵首+韵腹+韵尾。说声母位置上的音素为1, 反映了声母的一种语音上的简化,而韵母的所谓1+1+1,却与声母的1既不对称,也没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所谓韵首,是一种后起的现象,是韵母发展变化的一种代偿,不仅不是韵母的简化,反而像是“繁化”,而且韵腹和韵尾的简化也有比较复杂的代偿现象,至于复辅音韵尾,在汉藏语言中本来就不多,也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韵母的这三个1 并不能准确反映韵母在语音上的简化。声韵母的简化是声调代偿的基础,参照徐文在声调起源上的声母一元论,所谓声韵母各个位置上的1,基本上是声母上的一个1,构不成一种结构的原理;其次,我们再以汉藏语言的材料来检验一下这种原理的普遍性。在藏缅语言有声调的语言中,除彝语支一些语言外,声母的位置上大部分都不是1,都有一二十种复辅音声母, 至少有一个鼻音前置辅音,还有塞音或擦音等前置辅音;壮侗语言中,以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所列的23个音系来看,也大多有复辅音声母,五六个至十多个不等,腭化和唇化声母还不计在内。不仅都有喉塞音前辅音,还有声首、声腹、声尾齐全的三合复辅音声母;苗瑶语言的情况也大体相似。徐文根据瑶语支无复辅音声母的勉语断定苗语的复辅音声母“是向‘1’演变过程中的残留现象”。这种判断不够准确, 也不符合事实,因为同属瑶语支的布努语和壮侗语语族的拉珈语都有复辅音声母,布努语59个声母中有18个复辅音声母。汉藏语言的复辅音声母是有简化的趋势,但简化不等于残留,残留现象的特征是不完整性、不规则性和不稳定性。比如汉语的入声字在吴方言中都有喉塞韵尾,来源于-p、-t、-k韵尾,代表了语音发展的一个阶段,不能说是残留现象。否则,从消失的语音倒推,只要一起变都成了残留现象,语音的演变就失去了阶段性。无论藏缅、侗台和苗瑶等语言,复辅音声母大多是属于一种发展阶段,还不完全是残留现象。这还是就现代语言而言的,在古代(指声调发生在语族阶段的侗台和苗瑶语言)声调发生的时候,复辅音声母恐怕要比现代语言多得多。(注: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这说明汉藏语言中,至少藏缅、壮侗和苗瑶诸语言声调发生时,声母位置上的音素还不是1, 复辅音声母更不是残留现象。既然大多汉藏语言在声母位置上的音素还不是1 的时候就产生了声调,那么“1”的音节结构原理, 即使对汉藏语言声调的起源恐怕也没有普遍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