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跟苗瑶壮侗语的关系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晓华 通信地址:361005 福建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民族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客家话有近百个常用词跟苗瑶语、壮侗语有渊源关系,并论证了客家话是北方汉人南迁到达闽粤赣交界地区后跟当地土著畲族产生文化互动而融合形成的,而并非像传统学术界所认为的完全是北方汉语的线性“移植”。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问题的提出

      客家人是汉族最重要的民系(族群)之一,最近资料表明客家话区有3500万人。客家话区内部的语言文化同质性远多于异质性、多数区际间可通话;从现在的地域分布来看,客家话区包括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广东东部,即所谓闽、粤、赣交界地区,后由此扩展至台湾、广西、四川等地。本文所选客家话代表点:连城、长汀代表闽西区客家话;梅县代表粤东区客家话。这些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整个客家话的语言特征。客家话内部音韵形式虽有差异,但其同质性表现在有一批同源的客家话特色词,这是客家话形成的基础。本文所选比较的词汇即为常用的客家话特色词,反映客家话的口语传统,而非文读系统。

      从客家移民史来看,北方汉人自晚唐五代、宋大规模聚居在赣南,宋元时迁入闽西,明清时再迁入粤东。绝大多数客家学研究者都信奉罗香林於四、五十年代的研究成果,认为“客家人是汉族里头一个系统分明的富有忠义思想和民族意识的民系;客家先民是因受到中国边疆少数民族侵扰影响,逐渐从中原辗转迁移到中国的南方来的。而且自认为是中原最纯正的正统汉人的后裔。”罗的研究,比较强调客家的血统的追寻,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即社会上存在着某些“客家非汉族论”、“客家为汉族与苗、瑶、壮、畲等族的混血种说”等偏见,这种研究方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时至今日,许多研究者仍过分强调客家的历史源流和文化的特殊性。

      以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来说,奉行的仍然是传统的历史主义演化论理论:认为闽客家人的方言文化特质及其地域性变异是北方汉人南迁的结果,其呈现出多样化的地域性方言变体可以从汉人入闽的时代层次不同来解释,或者是由于闽客家人群母文化本身的祖居地域来源不同。这种理论观念在中国语言学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最具权威代表意义的是李方桂的上古音体系,他试图用这套体系来解释古今汉语南北方言的差异。许多学者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来解释闽客家话文化特点。关于客家话的起源和形成,台湾学者张光宇在其新著《闽客方言史稿》有明确的说法:“总而言之,客家话的起源是西晋末年的司豫方言,客家话是在司豫移民进入闽粤赣交界地区转成客家人之后才成为族群标帜出现的名称。”而此之前是北方汉语的司豫方言。他认为汉语方言的南北关系仅仅表现为北方汉语的古今关系,指出南方的文白音韵都来自北方,而只有时代先后之别。现代南方方言是一种由北方汉语文白异读的双言现象所引起的音系综合。现代的南方话就是古代北方和近代北方,或者说文白叠置的产品。(注:张光宇《汉语方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语文》1991年第4期。《闽客方言史稿》,台湾“国立编译馆”, 1996年。)

      我们把这种语言史观视作“线性理论”,即方言文化的形成发展是自祖语文化一条直线贯穿下来,其间与族群互动,地域文化传统关系不大,我们主张用“非线性理论”来解释方言文化的形成和演化,重视族群互动、地域文化传统或文化底层的重要作用。

      音韵学证据表明客家方言音韵极接近唐五代至宋初时的中原地区语言(邓1988,1990,1993),基本上是在晚唐五代至宋初时从中原汉语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它的许多音韵特征与晚唐五代宋音韵要点相符,音韵格局介于唐末至中原音韵之间。音韵学证据与史学家的结论及文献族谱的记载大体一致。即客家形成应在晚唐五代至宋初。客家人的先民来自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而词汇学的证据则不同,它表明客家话与苗瑶语(特别是畲语)和壮侗语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最基本,最常用,最有客家话特色的一批词来源于的苗瑶语和壮侗语。反映了北方汉人南迁到闽粤赣交界地区后与畲、苗瑶语族群和壮侗语族群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我认为客家话的音韵系统属于宋代北方中原音韵,而词汇系统则是北方汉语和南方土著民族语言混合而成,土著的比例甚至更大。

      我曾提出(邓晓华1993,1995,1997)客家民系是由南迁的北方汉人到达闽粤赣交界地区后跟南方土著民族畲族融合而形成的,客家血统与闽、粤、赣等省的其他非客家民系汉民血统并无区别,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一千多年来融合的结果。学界一般认为客家跟畲族发生族群互动,导致语言互动。所以客畲语言中相通成分很多,畲族甚至早在元明时就放弃本族语言而改操客家话。客家人居住的地域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与历史上畲族生活区域重叠。畲族是土著的,后受客家人影响,发生了语言融合。

      畲语的成分既有来源于苗瑶语族的,也有来源于壮侗语族的,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前者大于后者。在另一个历史层面上,也有来源于汉族客家人的。畲族的形成是多个不同来源在不同历史层面上互动的结果。因此,本文从族群互动,语言接触及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关系角度,对客、畲族群及方言文化的形成,及其与中原汉文化及周边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作一个尝试性的分析和讨论,以期建立一种方言文化特征与地域文化传统及族群互动有密切关系的族群关系与语言演变理论。

      畲族来源是多元的,它由三个层面组成:1.苗瑶语族即所谓洞庭湖的“苗蛮”;2.壮侗语族,即所谓古越人的后裔;3.历史上多次南迁的北方汉人。下面我们比较客家常用词语跟苗瑶、壮侗语族相对应的词语,可以发现这些词语是有渊源关系的,而跟北方汉语有较大的差异,不可能是北方汉语南迁的结果,至少从反映北方汉族跟南方土著民族之间族群互动的密切关系中,可以看出客家先民——早期北方汉人跟南方的土著民族之间的文化涵化,即作为“主流文化”的北方汉文化南迁后的“地方化”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