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上, 我非常高兴地读到尚秀妍《再读胡厚宣先生〈五种记事刻辞考〉》一文。这篇论文在论及历组卜骨的骨面刻辞,即我们说的署辞的时候,提到“历组骨面刻辞中也有单独的史官签名”,如《合集》32921 的“中”(注:尚秀妍:《再读胡厚宣先生〈五种记事刻辞考〉》,《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 并以之同出组、何组的类似组例子比较。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过去对《合集》32921没有特别注意,这里想在在尚文的基础上做一引申, 指出该卜骨对殷墟甲骨分期研究的意义。 《合集》32921是一块胛骨残片, 估计是右胛骨左侧扇部靠外的一部分,边缘已沿兆断失,只剩下两处兆序“一”。在骨片右边有二条残辞: ……惠庚…… ……贞,其令
告…… “中”字则位于左方兆序旁边,单独在一处,既与右边的卜辞无关,也和左面的兆没有联系。尚文认为是“史官签名”,即个人的署辞,是很对的。 这种只有卜人之名的骨面署辞,我和四川联合大学彭裕商教授的《殷墟甲骨分期研究》曾有讨论(注: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下面试选述一些例子: (一)《合集》23126: 按照《殷墟甲骨分期研究》属出组二类,系右胛骨的左边部分。正面有卜辞,较完整的二条: 甲申卜即贞,翼乙酉翼日于小乙,亡害,五月。三。 [丙]戌卜即贞,翼[丁]亥翼日[于]父丁。 反面在距边缘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字:“旅”。 (二)《合集》22855:出组二类, 系胛骨残部(注:尚文云为背甲,非是。)。正面有卜辞: 囗戌卜王贞,王其宾仲丁彡龠,亡害。 反面有一字:“
”,也在距边不远地方。以上两例,署辞的旅和都是出组二类常见的卜人。 (三)《合集》24063:出组二类, 系左胛骨右边扇部偏下部分。有所谓“卜王”辞六条,第一条是: 庚戌卜王,在三月。一。 反面近边有一字:“囗”。 (四)《合集》23241:出组二类,为胛骨右侧。正面有尹、 旅的卜辞,密而且乱,如: 戊戌卜尹贞,王宾父丁彡龠,亡
。一。 戊戌卜尹贞,王宾兄己彡夕,亡
。一。 反面距边缘不远处有一字:“彭”,形体较贴近的旅的卜辞大。 (五)《合集》23359:出组二类胛骨。正面有所谓“卜王”辞。反面也在类似位置有一字:“
”。 《合集》23977同样是出组二类胛骨,反面有“
”, 兹不细述。 以上几例,均属出组二类,但反面署辞的卜人却是较晚何组常见的囗、彭和
。其中囗有一些字体是出组二类的卜辞(注: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六)《合集》31358:何组胛骨。正面有何的卜旬辞, 反面有一字:“
”。 另外,《殷墟文字甲编考释》图版96也是何组,反面亦有此字。同一字又见《屯南》1108的反面(1109),该版为无名组(注: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何组、无名组不少是同时的。
应是卜人,只是没有见过带有他名字的卜辞。 综合上引各例,知道这种只记卜人名字的骨面署辞乃是出组二类的特色,个别传留到稍晚的何组与无名组。出组二类是祖甲时的,大家都很熟悉。 署辞的作用是记载甲骨的来源及整治,签署名字的卜人,即负责该甲骨的保管等事项。上述出组二类骨面署辞,签署者有的是现职的卜人,如旅等;有的是下一时期才多见的卜人,当时应尚在学习阶段,所以只司保管卜骨之类事务,如囗、彭等。《合集》23241 大概便是他们习刻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