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0.1 近代汉语指哪一段历史时期的汉语,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参见蒋绍愚,1994)。但把晚唐五代到明代定在近代汉语时期之内,学术界基本上是认可的。鉴于此,本文所论近代汉语副词,主要是见于晚唐五代到明代的几部重要白话文献中的副词。这几部文献是:晚唐五代《敦煌变文集》(注:《敦煌变文集》共收敦煌文献78种,是王重民、向达等六位先生根据187个写本校订编辑而成的。 我们将其看作晚唐五代时期的语料,但其中有的可能是中唐甚至初唐的材料,对此,本文未作严格的甄别。),宋代《朱子语类》,元代《新编五代史平话》,明代《金瓶梅词话》(以下分别简称为“变文”、“语类”、“平话”、“金”)。此外,四个时代都还参考了其他文献:主要有晚唐五代《祖堂集》,宋代《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三朝北盟汇编(选)》,元代《元曲选》,明代《水浒传》(注:以上各语料所依据的版本如下:《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祖堂集》,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0年。《朱子语类》,黎靖德编辑、王星贤校点,中华书局,1994年。《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三朝北盟汇编(选)》,均据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新编五代史平话》,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元曲选》,臧晋叔编,中华书局,1958年。《金瓶梅词话》,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刊本,1955年。《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0.2 确定近代汉语中的副词的原则是:凡只能在状中结构中充当修饰成分而从不充当被修饰成分的词是副词。 0.3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对《变文》、《语类》、《平话》、 《金》中的副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 《变文》中共有副词274个,《语类》中共有副词341个,《平话》217个,《金》348个。 将四种语料中的副词合并起来,去掉相互重复的,共计有副词639个, 其中单纯副词237个,合成副词402个。如果将有不同意义和用法的副词分为不同的副词项,共计有727项,其中单纯副词297项,合成副词430项。 这些副词可以进行内部再分类。根据我们确定的语义特征和功能特征相结合的给副词再分类的原则,近代汉语副词可以分为总括副词、类同副词、统计副词、限定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频率副词、累加副词、情状方式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十一个次类(杨荣祥,1997)。 0.4 虽然我们从四种语料中调查到的副词并不是近代汉语副词的全部,但无论是就副词的总数、副词的类别还是副词的用法来看,通过对这些副词的分析研究,应该说是可以看出近代汉语副词的基本面貌和特征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简略地论述近代汉语副词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敬请方家指正。 一、一个具有不同时间层次的词汇系统 1.1 把近代汉语副词作为一个词汇系统来考察,可以说, 它是一个具有不同时间层次的词汇系统。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近代汉语副词,则是汉语副词发展历史中的一个时代断面所呈现的词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些副词是上古汉语或中古汉语就已产生并普遍使用的,如“皆、悉、亦、仅、只、纔、止、唯、极、甚、最、颇、终、卒、曾、已、即、忽、忽然、常、尚、犹、素、权、将、渐、复、屡、又、互、齐、本、必、定、自、固、即、其、盖、几、垂、何、曾、不、莫、毋、未、非、勿、且、遂、辄”等。这些从上古和中古汉语继承下来的副词基本上是单音节副词,很少双音节副词。其中,有的在近代汉语里可能只是保留在书面语中,口语中已不大使用。因为第一,它们的使用频率往往要低于与之同义的新兴的副词;第二,在我们检索的语料中,它们多用于带有一定文言色彩的语句中。如“唯、颇、卒、素、固、其、盖、几、垂、毋、未、非、勿、辄”等。有些则在近代汉语中仍很活跃,仍是很常用的副词,如“皆、极、最、必、又、不”等。 有些副词,是中古时期开始产生,到近代汉语中才普遍使用的,如“都(表总括)、也、更(表程度)、曾经、恰、再三、不曾、便”等等。有些则是近代汉语中才产生的(包括最早见于唐代的),如“光、煞、非常、极其、较、大段、大故、分外、忒、好生、越发、曾经、终于、早个、登时、忽地、蓦然、旋旋、逐旋、逐渐、依旧、仍自、兀自、看看、一再、重新、苦苦、连忙、疾忙、特地、只管、极力、白、胡乱、索性、平白、铁定、真个、端的、好歹、左右、大概、想必、约莫、不成、终不成、千万、切切、休、别、没、一面、就、尚且、恰好”等等。这一部分副词中,大多数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这与汉语词汇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双音节化的规律是一致的。这一部分副词最能反映近代汉语副词的特点,有些副词的使用,甚至可以作为我们对语料作出时代判断的重要依据。如时间副词“就”、否定副词“没”的使用,不会早于南宋,普遍使用大约是在元代。 副词作为汉语中的一个词类,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历经上古、中古,到近代汉语中,副词的数量不断增加。虽然有些上古或中古汉语中常用的副词如“弗”、“孔”、“经(表已然)”等在近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但在前代部分副词消失的同时,又产生了数量更多的新的副词。可以说,近代汉语副词是自汉语形成以来,直到近代汉语历代副词的累积。所以我们说,近代汉语副词是一个具有不同时间层次的词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