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素英,香港浸会大学 通讯地址:香港浸会大学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Perlmutter (1978 )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非宾格动词假说之后的二十年间,语言学家对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语义和相关的句法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这些研究作了介绍,然后讨论了汉语中的非宾格动词现象。本文试图证明:(1 )非宾格现象在汉语中主要是一个句法现象;(2)某些语义项是区分非宾格和非作格的主要语义项;(3)不带地点的存现句、 天气句以及使役/不及物交替可以用来区分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8 期

字号:

      1.简介

      语义与表层的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所关注的问题。近几十年来,除了对论旨角色与句法结构间的关系有大量研究外(参见顾阳1994),另一引起语言学家极大关注的课题就是与不及物动词的语义相关的一些句法现象。在1978年,Perlmutter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非宾格动词假设(unaccusative hypothesis)。 此假设的大意是:不及物动词应分为两类: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s)和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s)(注:Accusativity一词最初用来描述一种动词的形态现象,也就是及物动词的主语和不及物动词的主语标注同一种格(nominative),而及物动词的宾语标注另一种格(accusative)。Ergativity一词描述正好相反的形态现象,也就是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和及物动词的宾语标注同一种格(absolutive),而及物动词的主语标注另一种格(ergative)。这两个词的词义也被延伸用来描述句法现象。当某一句法规则适用于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和及物动词的宾语而不适用于及物动词的主语时,我们称这一句法为作格句法(ergative syntax)。 当某一句法规则适用于及物动词主语和不及物动词的主语,而不适用及物动词的宾语时,我们称这一句法为宾格句法(accustive syntax)。后来,有人开始用ergativity(或unaccusativity)来表示某类动词的某个论元既能出现在主语的位置又能出现在宾语的位置的现象。如John opened the window 和The window opened两句中的window一词(请参见Dixon1994,吕叔湘1987就这方面的讨论)。Unaccusativity的这一意义在非宾格现象的讨论中有了进一步发展,专指某一类不及物动词的特性,它们被称为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s),原因之一是认为这类动词不指派宾格,所以它们的唯一论元虽是深层宾语,在许多语言中却必须出现在表层主语的位置上。),这两类动词分别与某些句法结构相联系。Perlmutter主要讨论了丹麦文中的非人称被动式(impersonal passive)。他用了大量例子说明只有一部分不及物动词能出现在非人称被动式中。Perlmutter把能出现在非人称被动式中的动词叫做非作格动词,而把不能出现在非人称被动式中的动词叫做非宾格动词。尽管在主动式中,这两种动词都表现为不及物因而构成同样形式的句子,即主语名词短语+动词, 但它们在非人称被动式中的表现则完全不同。Perlmutter用关系语法中(relational grammar)一些普遍规则来说明非作格动词的论元是域外论元(深层主语),而非宾格动词的论元是域内论元(深层宾语)。Perlmutter考察了非作格动词及非宾格动词的语义,认为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是可以根据语义进行区分的。下面是Perlmutter对不及物动词分类的简要总结:

      A:非作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的主要语义元素为意愿控制及自主,包括所有自主的动词(如:工作、敲、学习、爬、想、跳、玩、笑、哭等等);描述动物发声的、同样为自主或是有意愿控制的动词(喵、汪等等);描述身体功能的、可以部分由意愿控制的动词(如:咳嗽、睡、吐等等)(注:参见袁毓林(1991)关于[可控]和[自主]的区分。)。

      B:非宾格动词

      非宾格动词的主要语义元素则是无意愿控制及非自主,包括形容词(大、小、红、黑、香、干等等);带客体论元的动词(烧、沉、漂、流、挂、升等等);表形态变化的动词(溶化、蒸发、减少等等);表存在、出现及消失的动词(存在、发生、出现、消失、死等等);非自主的、与声、光、味有关的词(臭、闪等等);表时体的动词(开始、停止等等)(注:Perlmutter的分类的主要依据意愿控制和自主的语义,因此他的分类同马庆株(1992)对汉语中的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分类相似。但Perlmutter只讨论不及物动词,而马庆株的自主和非自主两类分别包括了及物和不及物动词。)。

      在对语义及句法结构之间关系作了初步总结之后, Perlmutter 和Postal (1984 )提出了普遍联系假设(universalalignmenthypothesis),此假设的基本的意思为:语言中存在一些普遍的法则,在法则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从句子的语义而推导出动词论元的深层句法关系,是深层主语还是深层宾语。有意愿控制或自主的非作格动词的唯一论元是深层主语,也就是域外论元;而无意愿控制或非自主的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是深层宾语,也就是域内论元。

      虽然许多语言学家和Perlmutter一样,认为非宾格动词现象取决于语义而表现在句法,但迄今为止,关于非宾格动词的研究在语义和句法层次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下节讨论。

      2.非宾格动词理论的发展

      在Perlmutter提出了非宾格动词假设之后,语言学家对不同语言中的许多语言现象做了大量研究以正确描述非宾格动词现象。概而述之,大致沿三个侧重点不同的方向进行探讨。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方向(注:参见Levin & Rappaport (1989)文章中侧重语义的研究和侧重句法结构的研究。)。

      2.1 重视句法结构的探讨

      侧重句法结构的语言学家认为,非宾格动词现象主要是句法现象。沿此方向进行探讨的语言学家致力于找出可靠的、能区分深层主语和深层宾语的句式。

      Burzio (1986 )讨论了意大利语的两种句式:Ne-Cliticization及助动词选择。Ne-Cliticization适用于及物动词的宾语和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见例1,2), 却不适用于非作格动词的唯一论元(见例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