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指和转喻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通讯地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邮编100732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对待转喻的观点出发,论证汉语“的”字结构转指中心语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语法转喻”。转指的规律跟认知上转喻的规律基本一致。文中提出一个转喻/转指的认知模型,“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这种认知理论比以往关于“的”字结构转指的论述有更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more(1977)认为“尾巴”等概念是它所激活的“原型场景”(相当本文所说的认知框架)的“透视焦点”,显著度因此很高;Langacker(1987∶183-89)则称之为“凸显”(profile), 上图中用粗黑线表示,而它们激活的“动物有尾巴”、“房子有屋顶”、“某人有爸爸”等默认“关系”称为“基底”(base),图中用大方框表示。“动物”“房子”“某人”作为这些“关系”的一部分自然也是由它们激活的。这种默认关系,其默认程度甚至比上面“他提出意见”这个关系的默认程度还要高。在“他的意见”中我们还可以把“提出”一词补出来,而“兔子的尾巴”要是把“有”补出来会很别扭,有的根本补不出来,如“去年的夏天”“明天的上午”。同样,重音能改变相对的显著度,“兔子的(尾巴)”(“兔子”重读)就能成立。

      这样的解释还能较好地说明“的”字的功能,看以下例子:

      (15)铅笔折了 *铅笔的折了

      用铅笔(整体)转指铅笔尖(部分),不加“的”字转指成立,加了“的”字转指就不成立。如何解释这种对立呢?原因显然在于“的”字的功能。认知框架有具体和抽象之别。铅笔和铅笔尖,这种“整体—部分”的认知框架是具体的,涉及的是铅笔这个具体事物。而当我们说谓词代表的“关系”是整体,体词代表的“事物”是部分时,这种“整体—部分”的认知框架是抽象的,涉及的是“关系”这个抽象的概念。“铅笔尖”和“铅笔的尖”,有“的”和没有“的”不一样。关于这个“的”字的性质和功能争论很多,有的谈得很复杂。从认知的角度看很简单,结构助词“的”的作用就是把抽象的“关系”概念凸现出来(注:赵元任(1968:5.3.6.1)认为, “的”的作用跟表强调的对比重音差不多,张敏(1998:249 )进一步明确中心语前带“的”的修饰语具有“述谓性”,即表示“关系”;两者结合起来,“的”的功能就是“凸现关系”。):“铅笔的尖”把“铅笔有尖”这个“关系”凸现出来(姑且用“有”来表示这种关系)。这个“关系”在“铅笔尖”中也存在,但是并没有凸现出来。也就是说,当铅笔尖折了我们说“铅笔折了”时,我们是以具体的“整体—部分”作为认知框架的,铅笔是整体,尖是部分;而用“铅笔的”来转指“尖”时,我们是以抽象的“整体—部分”作为认知框架的,“铅笔有尖”这个抽象的“关系”是整体,尖是部分。这样来认识“的”字的功能十分符合我们的直觉,把“的”叫做“结构助词”就是因为“的”的作用是凸现结构关系。

      范继淹(1979)曾指出以下的互补对立,问其中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16)我的(书) *我的(母亲)

      *我书 我母亲

      从转指的规律和“的”字的功能来看这就不难解释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个默认值,因此可以不加“的”说“我母亲”;这个默认关系又由“母亲”激活,所以“我的”不能转指“母亲”。相反,“我”和“书”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默认值,因此必须加“的”来凸现,说“我的书”;“书”不能激活这个关系,所以“我的”可以转指“书”。

      4.2 容器和内容的相对显著度

      一般情形下总是容器比内容显著。用容器转喻内容也是司空见惯,我们几乎意识不到是在运用转喻。“他喝了三瓶”,喝的是瓶里的酒;“这本书你改一改”是要你修改这本书的内容。到杂货铺买料酒,售货员问你“要瓶的还是散的”,买中华烟,你可以说“要盒的不要筒的”。相反用内容转喻容器就比较特殊,收废品的也许会说“我要啤酒的不要料酒的”,但一般说“我要啤酒瓶不要料酒瓶”。上文(2)和(6)右列各例受限制就是违背了转喻的一般规律,因为中心语代表容器,而X代表内容。过去习惯于称这两者具有同一性,但同一性并不能确切说明两者之间容器和内容的关系,例如“托运”是“手续”的内容,“访美”是“报告”的内容,“经理”是“身份”的内容,“半年”是“时间”的内容,“故事”的内容是关于“灰姑娘”的(注:马真(1981:81)指出,“这种定语是用来指明中心语的具体内容的”。古川裕(1989)进一步作了论证。)。过去所举的“的”字结构“自指”的例子实际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中心语不在认知框架内,如“*迟到的(原因)”,“*学外语的(目的)”,一种就是中心语代表容器, 两者的区别如下(左列是前一种情形,右列是后一种情形):

      (17)她跟丈夫离婚的理由缺乏共同语言的理由(站不住)

      学外语的目的 (达到)出国的目的

      (讲究)批评的方法 (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生病的原因(是着了凉) (缺席是)生病的原因

      在特殊的情形下内容反而比容器显著,这时内容就可以转喻容器。一种情形是交谈双方已经知道是在谈论某种容器,关心的是容器的内容,例如:

      (18)说起电影,老王爱看打仗的,不爱看言情的。

      (19)吆喝很多,这是卖糖葫芦的,还有卖果子的。

      (20)我经常想起的问题很多,业务的、生活的,大事小事。(北京人:100个普通人的自述)

      还有一种情形是在谈论“有没有”装有某种内容的容器,内容也是注意的中心。句子一般有“听说”“见过”“有”等动词出现,表容器的一般是“事情”“情形”之类的抽象名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