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的研究有一种新的趋势,由原来重视基础和资料的研究向重视应用和理论方面发展。我认为这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在我国经济大潮蓬勃发展,世界上汉语热不断兴起的形势下,语言的应用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和多样化。仿造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一、形成仿造词的条件和形式 一般所说的仿造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原有词语,(2)更换其中语素临时造出新词语。因此仿造词是指在原有词语的对比下,通过其中语素的意义更换和谐音仿造出的新词语。例如:大老细—大老粗;穿大鞋—穿小鞋,前者是从后者仿造而来的。“老粗”指文化水平不高;而仿造的“老细”对比之下指文化水平高的人。“小鞋”指给某个人颜色看,叫他难受(给他一点儿小鞋穿),而“穿大鞋”则是宽松的意思。对某些词、成语和惯用语常常更换其中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一个新词。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顺转式、逆转式、谐音式。 (一)顺转式仿造词 这种形式的词是把被仿造的词中的某个语素转换成近义或同类的另一语素临时仿造的新词语。比如:由“国手”仿造出“国脚”(指国家足球队员),由“一举两得”可仿造出“一举数得”,与此相同的成语“一箭双雕”不仅可以仿造成“一箭三雕”、“一箭四雕”,也可以仿造出“一箭多雕”。一词多仿的现象是比较多的。例如: 明星—歌星、舞星、球星、笑星、酒星等。 财迷—歌迷、舞迷、球迷、色迷、官迷等。 鬼迷心窍—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等。 望洋兴叹—望球兴叹、望书兴叹、望票兴叹等。 (二)逆转式仿造词 此种形式的仿造词是把被仿造词中某个语素转换成语义相反或相对的另一个语素而临时造出来的新词语,如前面所举的“大老粗”——“大老细”,“一点儿小鞋穿”——“一点儿大鞋穿”其中的“大老细”和“大鞋”均属这一形式的仿造词。再如: 大众化—小众化大锅饭—小锅饭 托儿所—托老所交际花—交际草 万马奔腾—一马奔腾(光杆司令) 万箭穿心—一箭穿心(爱神射箭) (三)谐音式仿造词 谐音式仿造词主要是用语音相似的语素转换被仿词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来的新词语。例如: 前途—钱途前途无量—钱途无亮 坐以待弊—坐以待币(等钱用) 现在在商品广告中,利用汉语或成语的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了许多谐音式仿造的词。 服装的:“衣名惊人”(仿“一鸣惊人”) 热水器的:“随心所浴”(仿“随心所欲”) 棉被的:“有被无患”(仿“有备无患”) 治咳药的:“咳不容缓”(仿“刻不容缓”) 电熨斗的:“百衣百顺”(仿“百依百顺”) 痔疮药的:“痔在必得”(仿“志在必得”) 打字机的:“百闻不如一键”(仿“百闻不如一见”) 二、仿造词的构词方式和语义基础 汉语的仿造词在构词方式和语义范畴上趋于一致,都是采取转换语素的办法。仿造词和被仿造词同属一个语义场,所表达的是同一类的事物,形成近义、反义和谐音等联系,这在上面例子上可以看出来。这些情况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是词根语类型的语言,是靠语素的结合,以及语词意义相互映衬的“意合而形成的语义。因此,在语词中可用语素转换临时仿造新词。仿造词的形成也是因为,语言有外部关系义。”“就词来说其外部关系义,指的是词这个语言成分与语言外部世界的关系所形成的意义。”我们在称名和指示某种事物时必然和词语发生密切的联系,原有的词不能完全表达时,就要根据需要改换其中语素临时仿造成新词,这是符合构词规律和语义关系的。 三、仿造词的文化心理和规范化 “语言文化的心理差异与社会文化知识密切相关,与不同的价值观也有关系,尤其是涉及到成语,特别是由成语转换其中的语素形成临时的仿造词时,只从字面上讲,仅作语法分析是不行的,必须说明文化知识的含义”,我在《汉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中曾论述过这个问题。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文化心理差异更为突出,汉语中的成语很多,都与汉民族的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有关系,有的在外语中能找到等值译语,有的只能是近似解释。例如讲常胜不败的选手,打球失利,精神受挫,有人用了这么一句话,“这次他可是‘夜走麦城了’”。留学生听到这句话,其中的“夜走麦城”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如果仿造这个成语形成“夜走奥运”就更莫明其妙了。若是你告诉操英语的留学生,这相当于“He meets his Waterloo ”(他这是兵败滑铁卢)。一听这个解释,学生就会豁然明白。报纸和电视上经常出现仿造词,这些带时代背景特色的词语都需要结合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的知识来作解释。 仿造词在语言运用中起到灵活、适应交际的作用,有时甚至很幽默,会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但用不得体,甚至滥造仿造词就会起反作用,会造成语言污染。正如某段相声中说到的,向岳父祝寿说“这是寿桃、寿面、寿糕”,由此仿造出“寿头、寿脑”等使人啼笑皆非的词。现在一些广告上的仿造词,就有人发表文章认为是语言污染,比如前面例子中的“痔(志)在必得”以及“有痔(志)之士”,都是用来推销治痔疮药的广告词,叫人看了以后很反感,只是注意谐音,而没考虑到语义。“语言污染究其实质来说是心灵污染、也是对精神文明的污染。这种疫症必须时时注意防治。如果任其发展,对社会的腐蚀作用极大。陈原先生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从滥用外来词引起的语言污染,充塞废话和脏话的语言污染等几个方面比较集中的对这种不良现象作了剖析和批评。一些仿造词造成的语言污染更是不可等闲视之,现在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商业广告充斥报纸很大的版面,电视上更是妇孺皆知,对中小学生、留学生学习汉语已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