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前成分“一”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殷志平 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北苑一村7幢501室 210028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0 引言

      本文分析的动词前加成分“一”,是指“一”修饰动词、形容词形成“一V[,1]”,然后充当句法成分,其主要句法分布如下:

      第一,“一V[,1]”用在成句的单一的主谓短语中。例如:

      (1)得了官就跺脚一走。

      (2)他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就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

      第二,“一V[,1]”充当另一动词的状语,例如:

      (3)下车的旅客一拥而上,七手八脚,伸手来拿, 把陈奂生搞得昏头昏脑。

      第三,在很多情况下,“一V[,1] ”构成的短语不能独立成为一个句子,其后通常出现另一个动词短语“V[,2]P”,其中有的V[,2]P与“一V[,1]”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紧缩型单句,(注:“一V”与其他动词短语结合构成紧缩格式的还有其他类型,如“一问一答”、“一闪一闪”等,与本文讨论的不是同一类型。笔者(1996)对此作过讨论。)如例(4)(5)(6);有的V[,2]P与“一V[,1]”构成复句,V[,2]P与“一V[,1]”所在的短语分别构成一个分句,如例(7)(8)(9)。

      (4)年节越来越近了,一晃已是腊八。

      (5)看,忙得连胃病药都忘带,一去没个影子。

      (6)陈岗忍受不了妻子的冷语,顶了几句,妻子一蹦三尺高。

      (7)她水性不强,一进入激流,几个浪头盖下来,就有些发晕了。

      (8)我一佩服您,就不免有点像挤兑您,是不是?

      (9)我马上找沈处长去研究一下,他一赞成,你的顾问就当上了。

      有时“一”用在形容词之前,如:

      (10)他轻易不和人家争吵,所以一争吵便非常认真;一认真,他就忘记了外婆。

      形容词前的“一”与动词前的“一”意义与功能基本相同,我们把它们看作同一种语法现象。

      王力(1985)、吕叔湘等(1982)都讨论过动词前的“一”,詹开第(1987)专门研究过“一V[,1]”的基本意义,归纳这些学者的观点,“一V[,1]”的基本语法意义是:(一)表示动作、 变化突然出现或者是彻底的,或是短暂的;(二)经过具有(一)特征的动作后达到了某种程度,或者某种结果,或者紧接着出现了另一种动作或情况。我们认为上述两方面并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一V[,1]”的语义和表达功能,有必要仔细地全面地对“一V[,1]”做一番考察。

      1 “一”的基本意义

      1.1 我们知道, 古汉语中表示动量概念的方法通常是在动词前加数字。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在唐以前,除了‘两次’的意思用‘再’之外,关于行为的称数,一律用数目字加在动词的前面。”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如果动词前的数字是“一”,则表示动作发生了一次。(注:当几个表示动量的动词短语连用,其中的数字按次第出现时,则动词前的“一”除了表示一次动作外,还兼有第一次的意思,如“一命而缕,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左·昭七》)现代汉语中也残留有这种用法,如:“我已经一压再压,没有一点弹性了。”)现代汉语中用在动词前的“一”,实际上是古汉语中在动词前加数字来表达动量用法的延续。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中说过:“口语里也有仿古的地方,拿一个数目字加在具有动词功能的词的前面来表示次数的。”只是现代汉语中用在动词前表示动量的数字只有“一”。由此看来,现代汉语中动词前加成分“一”是一种动量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出现了一次或状态变化发生了一次。

      由于现代汉语中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是具体对应的,动词前加成分“一”的动量意义也随其修饰的动词而表现出不同的具体意义。有时,“一V[,1]”相当于“V了一次”,例如“一动不动”、“一笑不笑”中的“一动”、“一笑”都相当于动一次,笑一次;“一醉解千愁”中的“一醉”也可理解为“醉一次”。有时“一V[,1]”相当于“V了一下”,例如:

      (11)又转念一想,开枪就开好了,我还等什么。

      (12)她心里一慌,手中的盘子摔到了地上。

      “一想”、“一慌”相当于想了一下、慌了一下。有时要用现代汉语中对应于动词的借用动量词来理解,如“一看”相当于看一眼,“一踢”相当于踢一脚,“一砍”相当于砍一刀。有时很难用现代汉语中某一具体动量词来理解,如“老天一阴阴了三天”,“一喝喝了半斤”、“一住就是十年”等很难用“一下”、“一次”或其他动量词来理解“一”所表达的动量意义,但动量意义还是存在的,“一V[,1] ”在这里表示某个动作在一定时段内发生一次,说话者在心理上强调动作行为的一次性。再如:

      (13)然而这一别,竟是20年。

      (14)怎么着?你一出去两天,回来磅子儿没有,临完了,把钱都喝了猫儿尿。

      (15)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

      “一别”的时间是20年,“一出去”的时间是两天,而“一去”的时间是没完没了,如何理解这里的“一V[,1]”表示一次动作? 我们认为,这些句子中的“一V[,1] ”的基本意义仍然是表示一次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说话人心目中的“一V[,1]”只是一次,尽管V[,2]P 延续的时间较长,但说话人看来仍是“一次”。一次,可以是短时的,也可以是长时的。说话人心理上的一次动作与后续成分V[,2]P的长时形成了对比,从而强调和突出了“一V[,1]”对V[,2]P的影响。

      1.2 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都是在时间进程中发生的, 动量虽然着眼于动作发生的“量”,但也和一定的时间有关。与多次性动作或持续性动作比较,动词前的“一”包含的时量通常是短暂的,在时轴上不会延续很长的时间。当“一V[,1]”中的动词为瞬间动词、 (注:本文动词的分类参考了戴耀晶(1997)的做法。)结果动词时,“一V[,1]”确实表示短暂的动作,如“一见就爱”、“一碰就倒”、“一走进大门就哭”中的“一见”、“一碰”、“一走进”等动作包含的时量都不长,动作都是短暂的。当“一V[,1] ”中的动词是持续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时,“一V[,1]”也表示短暂的动作,如“一吃就吐”、 “一知道就跑”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