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最初的形式是“底”,这个词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语法词,它的来源是汉语史研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从章太炎的《新方言》开始,关于“底”的来源已经讨论了好几十年了,这期间有许多进展和突破,但至今仍有一些疑点,也未能取得共识。本文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有关资料,从新的角度做出了解释,现提出与同行切磋。 一 诸说举要 1.0关于“底”的来源,讨论者主要有六家:章太炎、吕叔湘、王力、冯春田、梅祖麟以及石毓智和李讷。 1.1章太炎的观点主要有二:①“底”是“之”的音变(“今凡言之者,音变如丁兹切,俗或作的”);②位置在“的(底)”字结构中间的源自“之”,在末尾的源自“者”(“在语中者,‘的’即‘之’字;在语末者,若有所指,如云冷的、热的,‘的’即‘者’字”)。
他不同意章氏的第二点意见,并从三方面提出质疑。一是“底”与“者”语音不合(“者”在上古音属鱼部,在中古音属麻韵上声);二是“冷的水”和“冷的”中的“的”显然是同一性质的,说一个源自“之”、一个源自“者”缺乏说服力;三是“你底”、“谁底”不能译成古文的汝者、谁者。 王先生对章氏的驳难是很有道理的。 1.3跟章、王二家不同,吕叔湘先生认为用音变很难圆满解释,而且也无法得到确证。他从语法功能的对应性、继承性上考察,认为“底”源于“者”,在材料的发掘和分析论证方面有许多创获。具体如: (一)以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六种格式为参照点来观察其前身“底”的用法: a名·的·名(哥哥的书) a'名·的(哥哥的) b形·的·名(浅近的书) b'形·的(浅近的) c动·的·名(我看的书) c'动·的(我看的) (以上名、形、动均兼指其短语,名又兼指代词) 吕先生发现唐宋时期“底”已具备以上六种用法: a我底学问(陆语) a'和尚底(灯录) b真实底事(灯录) b'好底(灯录) c疗万病底药(灯录)c'碾损老僧脚底(灯录) “灯录”即《景德传灯录》,是北宋人编的禅宗语录集,反映唐宋口语。吕先生的文章写于1943年,未能看到五代人编辑的《祖堂集》。据太田辰夫(1988)的考察,《祖堂集》中“底”字已具备上述六种用法: a大业底人(2.121)a'汝底(2.10)背后底(1.171) b不安底上座(2.54)b'虚底(1.118) c不辨生死底人(2.123)c'问底(5.34)有踪迹底(2.120) (二)在用法上,“者”字自先秦已有兼并“之”的趋势,继唐钺《国故新探·白话字音考源》之后,吕先生又发现了为数不少的“者”用如“之”的用例,尤以修饰语为动词性短语多见。例如(句末标*者为唐文所举): a闻弦者音烈而高飞(《战国策》*;弦的声音)|亡身及家长者家口没奚官(《南齐书》;叛逃者及其家长的奴仆) b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庄子·德充符》*) c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能乎?(《庄子·庚桑楚》王先谦集解:“者犹之,言是特所谓解释胸中凝滞之能乎?”)|以梦中阴自求推者郎(《史记·邓通传》;推(自己)的郎官)|问去者处士第几(唐《虬髯客传》)|昨日来者太师官(宋《乙卯入国奏请》)① (三)文言里“之”只有abc三种用法,“者”只有b'c'两种用法,不具备a'式用法,直到唐代白话材料里“者”才出现a'式。如:麦地占他家,竹园皆我者(寒山诗)|(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国史补》上)。 吕先生的文章在资料和方法上都为探求“底”的来源打下了基础,成为后人继续探讨这一问题时必须利用的重要成果。吕先生关于“底”源于“者”的看法较之源于“之”说有较大的合理性。 1.4冯春田(1991)列举唐宋白话资料中大量用例说明“者”字结构与“底”字结构相对应,“底”字结构应来源于“者”字结构,“底”的前任是“者”。冯文论述了“底”字结构与“之”字结构有着性质上的根本区别(马底性~马底;而“马之性”没有相对应的“马之”),因而“底”不源于“之”。这些论述和结论跟吕说有许多共同处,但二说不同之处在于,吕说虽然是从用法上考察的,但并未完全排除“者”与“底”或有音变关系的可能性,而冯说则用大量例子说明“底”与“者”不仅形异,并且读音也不相同,“底”取代“者”不是语音变化的结果,而是词汇替代现象。这样就在吕文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那么这个替代“者”字的“底”又源于什么呢?冯文根据“个”既是指代词(“个是谁家子”寒山诗)又有结构助词用法(“好个一镬羹”《祖堂集》2.73“妙个出身,古今罕有”4.48)推测结构助词“底”应该源于代词的“底”。但冯文没有对这个推测进行具体论证。 1.5梅祖麟(1988)认为从语音上看,“之”有可能演变为“底”;从功能上看,“者”在语中的用法(VO者+S、V者O、N者N)与“之”相当,因此当“之”音变为“底”后,受“者”用于语末用法的沾染,也出现了语末的用法。简言之就是:“底”是“之”的音变,它在功能上又吸收了“者”的语末用法。可图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