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汉对音材料最早见于后汉三国,所以这里说的上古音只能指后汉三国而言。首先对其作系统研究的是俞敏先生,美国的柯蔚南(W. S.Coblin)也做过材料的整理工作。严格地说,后汉三国的语音系统不属于上古音范畴,只是中古前期,是上古音到中古音的过渡时期,弄清它的面貌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上古音的认识。不过,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也只是“汉末三国郑玄和王肃的本子,宗周鼎那样的西周铜器用韵并不按韵谱押。”(俞敏1985)从汉代的诗文用韵看,两汉音系与先秦音系比较接近,其差异主要是: ①先秦脂质真、微物文两汉合为脂质真三部; ②先秦侯鱼两部西汉合为鱼部; ③先秦之部“牛丘龟”等字两汉归幽部; ④西汉鱼部的麻韵字转入东汉歌部,西汉歌部的支韵字转入东汉支部; ⑤西汉蒸部的东韵字转入东汉冬部,西汉阳部庚韵字转入东汉耕部。 王力《汉语语音史》不承认①②两项的合并,则差异更小。这种变化也得到声训、音义资料的支持。 下面我们结合时贤的研究,看看译音资料对上古音系的发明及质疑。要说明的是,这里只谈有争议的问题,希望梵汉对音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线索;对上古音中的一些有定论的问题,如轻重唇不分,舌头舌上不分,以及上文提到的诗文押韵反映出来的现象,虽然对音中有明确的认同表现, 本文一般不涉及, 有兴趣的可参考俞敏先生(1979)文。笔者才疏学浅,祈盼方家教正。 一、入声韵尾的清浊与阴声韵尾的有无 高本汉在研究上古音时,阴声韵、入声韵都构拟了形式上的辅音尾,入声是清塞音尾,阴声是浊塞音尾,但歌、鱼、侯三部的部分字除外;后来董同和进一步将鱼侯两部拟上浊音尾,陆志韦、李方桂又将歌部拟上浊音尾,这样古音系统就全是闭音节了。丁邦新(1994)通过研究两汉以前诗文的异调相押现象后认为,阴声韵收浊音尾符合音理,而且也能得到语言实践的支持。周祖谟在《魏晋音与齐梁音》一文中也说:“上古时代阴声韵与入声韵相承,应该是有韵尾辅音的,有的韵部有—g尾(如之幽鱼侯),有的韵部有—d尾(如脂微祭),后来—g 尾失落变为—i或—u,—d尾失落变为—i,由闭切音变为开切音。”对这种构拟,王力先生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没有开音节的语言是无法想象的,而且汉语的辅音尾是唯闭音、唯闭音很难分辨清浊,所以他将阴声拟作开音节,入声收清辅音尾,很多人支持这一看法。下面看看这两点在对音中的反映。 先看入声的收尾辅音。对音中的情形是(P.指巴利文,括号内的人名指该音译词出现在该人的译经中): maudgalyāyana(P.moggalana)目揵连,samadhi三昧(安世高), siddhasiddha 悉达膝, avolo 廅楼, akshobhya 阿閦,abhisainbuddha 阿惟三佛(支娄迦谶), posadha 布萨(昙谛),badaghi婆特尼(竺律炎),mahoraga摩休勒,suppabuddha须波佛(竺大力、康孟详) 以上目maud(>mog)、昧madh、悉膝sid,廅av,閦kshobh,萨sadh,特dag,佛bud这些入声字对的都是浊塞音。也有对清音的例子: gupta掘多,kasyapa迦叶(安世高),thupa塔, campaka 占匐,upāsaka优婆塞,āmalaka阿摩勒,nayuta那术多,bhadra—kalpa 婆罗劫(支娄迦谶)掘gup,叶syap,塔thup,匐pak,塞sak,术yut,劫kalp等都对清音。即便如此,主流仍是对浊音,俞敏先生(1979)据此论定入声收浊音尾。后汉收浊音,古音就不能收清音,不然,就得承认清—浊—清这样的特别演变史。 说入声收浊塞音尾,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①—g尾易脱落,弱化变成喉擦音,而—k比较顽强,不易丢。这样易解释上古阴入通押尤其是幽宵侯三部的阴入通押现象,也可以说明对音中出现的以收舌根音入声字对梵文h的现象,如莫对—h(mah); ②—d易变弱成—1,可以解释中古收舌头尾的入声字在对音中的特殊表现,这类字在后汉译音中可对—t,—d(dh),—j,—l,—r, —s(梵文s、r常互换,l、r音色相近,见Whitney§164),如: rakshasa罗刹(安世高),ayutada阿喻达,avivartika 阿惟越致,sāgaramata沙竭末,ajātasatru阿闍世,udumbara 优昙钵,kosala骄萨罗(支娄迦谶),magadha摩揭提(康孟详),pushya 弗沙(支谦)刹kshas,达tad,越var,竭gar,世sat,钵bar,萨sal,揭gadh, 弗push等都是臻、山两摄的入声字,只有将其韵尾拟为d, 这种变异才能得到合理解释,因为只有d变l最容易,就象闽南话收舌头尾字的后面加上a后缀就变成浊音一样。 在古代其它的译音材料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唐五代藏汉对音对—d,—l,—r,和阗文书对—r,高丽译音一律用—l;uighur(维吾尔)《魏书》称袁纥、乌纥,隋唐译韦纥、 回鹘(参储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