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讲讲外语教学中的科研问题。在一次全国大专院校科研工作会议上,有人问我们北外科研处的同志:“北外教外语,还搞什么科研?”此话叫人哭笑不得。语言本身就非常值得研究,语言学就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教授语言和如何教授第二语言更是一门大学问:学生如何学外语,教师如何教外语,中间涉及何种心理过程,值得深入研究。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科研是为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的。在教育改革中,有些负责同志对科研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深,甚至不愿意搞科研,往往不调查研究,拍拍脑袋就作决定,几年后发现决定欠妥,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 什么叫科研?就是用标准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对问题提出可能的答案。换句话说,科研是要用国际上公认的程序寻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外语教学中的科研就是找出影响外语学习成绩的那些变量(因素)以及这些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常常提到的是教材、教法、教师等因素,而学生的年龄、性别、智力、性格等是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呢?这就需要研究,而且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不是“经验总结”、“事后诸葛亮”式的工作报告。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对象是什么?从根本意义上讲,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本体论,也就是哲学层面上的问题。这个层面上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语言的本质,二是语言学习的本质。什么是语言?看上去简单,其实是几百年也没有人给出一个大家都乐意接受、令人满意的定义。有人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有人说语言是符号系统;有人说语言是思维工具;有人说语言是文化载体等等。众多的定义,似乎都有点道理,但又都不全面,其原因就是语言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现在人们意识到,不研究语言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学习者)的本质,语言的本质是永远也无法弄清楚的。所以,第二个方面就是语言学习理论。这个领域又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过程,一是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差异。有人讲,学习一门语言就是经过多次“刺激——反应”之后,形成一套新的行为习惯;也有人讲,学习一门语言对于正常人来说并不困难,就像开动马达一样,把一套学习机制激活就行了,就像使一套软件开始运行差不多。有人讲学习者生理条件之间差别甚微,有人却认为差别很大。不论怎样说,本体论层次上这两大问题最为重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决定着如何回答其他一切问题。 下一个层次是实践论层次,主要研究教学如何实施: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各种语言技能的培训,测量和评估。第三个层次是方法论层次,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面提到,你如何看待语言,你就会如何教授语言。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一组规则系统,很可能你就强调形式教学;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你可能更强调语言的功能教学;如果你说是习惯的形式,你会推崇听说法(句型操练);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人脑中一种特有的机制,你会提倡认知法。 对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研究,最近三十年发展很快,出现了各种教学法(包括挺有意思的沉默法和暗示法),语言习得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是手段先进了)。最近我们刚完成了《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这本书,对外语教学科研的发展趋势有所思考。下面就把我想到的几点向大会作个汇报。 整个研究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主要方面(细节除外)。 第一,研究的对象从客体逐渐过渡到主体。客体就是语言本身,教材,教法等。主体就是学习者。概括地说,百十年来,人们着重研究语言本身(特别是对语言的描写)和教学方法。统治外语教学近千余年来的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它的根据无非是所谓的传统语法对语言的概括和描述。40—50年代的听说法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关。60年代的交际法与欧洲功能主义语言学有关。美国的全身反应法,沉默法,暗示法,自然法等则更多地与心理学和行为理论有关。对语言研究的背后可能有一种假设:只要把语言描写好了,教和学就不成问题了。对教学法研究的背后可能也是有种假设:只要找对了方法,任何人都能学好一门外语。多少年的实践证明,其实不然。语言描写得再清楚,学习起来是另一回事。不论用什么教学法,总有一部分学习者学得很好,也总有一部分学得不理想。后来人们才想到:语言、教材、教法等都是外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内因呢?为什么不看看学习者本人起什么作用呢?为什么不看看学习外语时大脑中发生什么变化呢?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时人们才开始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过程,一是优秀学习者具有什么特征(也叫个人差异研究)。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也可分为两大派。一部分人专门注意认知系统的工作情况,诸如Anderson的“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式”,MacWhinney等人的“信号竞争模式”,Mclaughlin的“信息处理模式”,Kassel等人的“节奏变量理论”,Clahsen等人的“多元发展模式等”,基本是在探讨人的认知体系在学习外语时进行何种调整和变化,如何学会处理各种信息,逐渐形成一种认知上的能力。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学习语言的认知体系独立于学习其他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等)的认知体系,有专司学习语言的机制。 对优秀语言学习者的研究,目前所关注的因素包括:智力,语言学能(language aptitude),人格特征(personality traits), 认知方式,学习策略,学习动机(motivation),学习兴趣,家庭环境等。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结论,但是,研究的因素越来越集中了,研究的工具(各种量表、问卷、试题等)也越来越精细,方法也越来越讲究。北外英语系在1992年完成的“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就属于此类研究。他们共涉及18个变量和13种因素(3个认知变量,5种人格特性,5个社会心理变量)和4种语言学习策略。结果发现,在英语本科学生中,66%的学习差异可以用7种变量(因素)加以解释, 语言学能,学习动机,大学类型,非业务性活动的参与,场独立的认知方式, 性别(女), 就读的中学类型(外语学校)。 总的来讲,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对语言学习影响不大,而是语言学能更为重要,这一点证明了有些研究者的观点:有一部分智力专门分管语言的习得与使用,这已成为大脑构造的一部分。认知方式中的场独立型学习者似乎更有优势,这似乎正好说明语言是一种抽象系统,学习一门外语需要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人格特性中,外向型学生在学习初期有些优势,在口语表达上也有些优势,但到了学习后期,是内向型学习者进步更快,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上明显好些。自尊心和焦虑感等人格特性,与学习成绩不是线性关系。这就是说,完全没有焦虑感,学习不会好,考试成绩也不会好;过于焦虑,学习成绩也不会好;焦虑感适中最好。自尊心和争强好胜等倾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