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绍愚 北京大学中文系;邮编:100871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十多年间是近代汉语研究迅速发展的时期。

      早在20年代末,黎锦熙先生在《中国近代语研究提议》、《中国近代语研究法》等文中就已经提出“近代语”这一概念。到50年代,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也把近代汉语作为汉语史的一个时期。但是把近代汉语划分出来,作为一个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并列的研究领域,大致是在八十年代吕叔湘先生对“近代汉语”提出他的界定之后。吕叔湘先生在1983年为刘坚《近代汉语读本》所作的序中说:“建议把近代汉语的开始定在晚唐五代即第九世纪。”“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的一个阶段,他的语法是近代汉语的语法,它的常用词汇是近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已。”在1984年的《近代汉语指代词》的序中又说:“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吕叔湘先生的意见在语言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大家对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视,从而大大推动了近代汉语研究的发展。尽管在“二分”(古代汉语——近代汉语)还是三分(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近代汉语上下限等问题上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它的跨度很长,它和现代汉语的关系十分密切,这已经是没有异议的了。因此,近代汉语的研究就不应该仅仅看作古代汉语研究的一个部分,而至少应该是和古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研究并列的一个研究领域。随着对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意义的认识的加深,近代汉语的研究也就更加迅速地开展起来。从吕叔湘先生的意见发表至今已有十多年。本文拟对这十多年间(1985—1998)的近代汉语研究作一简单回顾,并对今后的发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近代汉语语料的整理是近代汉语研究的基础,基础不打好,近代汉语的研究是无从谈起的。我们所要研究的是近代汉语口语的情况,但近代汉语口语的情况只能通过保存至今的书面材料才能了解到,而这些书面材料情况相当复杂。有时代的问题,有真伪的问题,文白夹杂的问题,地域方言的问题等等。如果不对材料作一番鉴别和整理工作,随便拿起一种材料就用,往往是白费力气。近代汉语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资料的鉴别和整理工作需要从头做起。可喜的是在这十多年中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近代汉语语料的鉴别和整理工作,前辈学者已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如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论文集》所附“引用书目”,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所附《引用书录》及“跋”都给后学以宝贵的启示。近十多年来,一些学者继续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刘坚先生《近代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不但选注了四十余种近代汉语的代表作品,而且对这些作品及有关的语料作了简明的介绍。刘坚、蒋绍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中文系部分同志合作编校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分唐五代、宋代、元明三卷,商务印书馆1990——1995出版)是一部选得比较精当的近代汉语语料汇编。编这部书的目的,在梅祖麟先生为此书写的序中说得很清楚:“一则是古代白话资料太分散,有些书不容易看到,能看到的也往往要翻检一大本书才能读到几十页白话资料。二则找到书后还要做标点、校对、考订年代等工作。”《汇编》就是要替研究者解决这些问题。《汇编》从唐到明代中叶的大量典籍中选录接近口语的资料69种,每篇都作了细致的校勘,并在校记中对作者、年代、版本等作了介绍,读者既可以用这些资料来作近代汉语语法、词汇的研究,也可以通过这部书了解近代汉语研究的基本资料。

      近十年间对近代汉语语料进行整理的还有项楚《郭煌变文选注》(巴蜀书社,1990),《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集校议》(岳麓书社,1990)、蒋冀骋《敦煌文书校读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等。敦煌变文和王梵志诗都是敦煌写本,有很多俗字、草字,以前有不少学者做过校勘工作,上述几种著作由于作者有很高的学术素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高,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使这些重要的资料有了一个可作依据的本子。这是近十年来在近代汉语研究资料整理方面的一大贡献。这些著作中不论是“注”还是“校”,都与唐五代的俗词语研究有密切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将在下面再谈。

      在这一时期内。还发现了一些新的近代汉语的语料。如:在韩国发现的成书于1473年的《训世评话》和崇祯年间刊行的《型世言》,在日本发现的成书于20世纪初的《燕京妇语》等。(韩)姜信沆《论训世评话》、(日)太田辰夫《训世评话的语言》、以及中国学者刘坚《训世评话中所见明代前期汉语的一些特点》(中国语文,1992—4)、 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语文研究,1994—4、5)等文章对这些语料作了研究和介绍。

      二

      近代汉语语音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中有很大的进展。

      (一)研究范围的扩大,是这个时期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一个特点。《中原音韵》仍是学者们注意的一个中心。《中原音韵新论》(北大出版社,1991)汇集了1987年召开的周德清诞辰710 周年学术讨论会的论文,从中可以看出《中原音韵》研究的进展。除《中原音韵》以外,近代汉语时期的一些重要韵书韵图也都作了研究,如《集韵》、《韵镜》、《四声等子》、《九经直音》、《尔雅音图》、《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琼林雅音》、《韵略易通》、《四声通考》、《四声通解》、《青郊杂著》、《西儒耳目资》、《韵略汇通》、《五方元音》、《诗词通韵》、《类音》、《李氏音鉴》等都有研究的论文。对近代汉语时期韵文用韵的研究也很多,从唐诗、宋词到《红楼梦》诗词的用韵都有人研究。鲁国尧发现南宋卢宗迈《切韵法》是一个重要的收获。

      对近代汉语语音史上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也比以前深入。这一时期探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庄章三母的历史演变,浊音清化的发展过程,-m尾的消变,入声韵尾消失的过程和入声的分派,浊上变去的时代,儿化音的产生和发展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