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助词的交替是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件大事,它直接影响到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形成。“之”和“者”是古汉语中两个最活跃的助词,其功能被大约产生于9世纪左右的新结构助词“底(的)”(注:唐宋时期写作“底”,元明以后的文献则为“的”,本世纪初语言规范化的学者又规定状语位置上的统一写为“地”。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的一般讨论则只用“的”来表示。)逐渐替代,这一替代过程到15世纪最后完成。前后期的结构助词既有相似的地方,又存在着本质差别。这种转变究竟是“之”或者“者”蜕变成了“底”呢,还是“底”在特殊的句法环境中经过语法化而独立发展出来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语言演化观。以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都着眼于寻求前后结构助词之间语法功能或者语音特征上的联系,试图证明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本文则认为,由于当时语言结构的变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普遍要求一个语法标记来联系它们;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底”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由其原来的指代用法独立发展成一个结构助词。 一、关于结构助词演变的各种探讨 结构助词的演变问题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下面我们简单看一下几种有代表性的分析。 (一)“底”源于“者”说。吕叔湘(1943年)提出,语中和语尾的“底”都是来自“者”。理由主要为,“者”后来不仅发展出可以紧跟名词之后表领有的用法,如“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史记·陈丞相世家》),而且也兼有“之”的连接修饰语和名词中心语的用法,如“麦地占他家,竹园皆我者”(寒山子诗)。可是王力(1958年)认为,吕的解释无论从音韵关系上,还是从语法功能上,都有困难(注:最近袁毓林在《“者”的语法功能及其历史演变》中也提出,从语法功能上看,“底”很可能来自“者”。参见《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之”在文言和白话里的两种语音形式,各自发展出不同的用法。梅祖麟(1988年)从语法功能方面进一步发展了王的观点。他的主要论据为,由于受汉代“名+数+量”格式变为“数+量+名”的影响,先秦的“S+V+O者”就变成“VO者+S”(如“定殷者将吏”)。此后又出现了“V者O”、“N者O”两种格式。在这三种格式中,“之”和“者”的功能相当。因此,“之”在白话里变为“底”后,受“者”的语末用法的沾染,“底”字也逐渐能用在语末。梅实际上是综合了王和吕两家的观点。 我们认为,上述分析至少会遇到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根据李讷、石毓智(1996年)的考察,“名+数+量”向“数+量+名”的语序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始于汉魏,直到唐代的变文中旧格式仍占优势,甚至到《朱子语类》时旧格式仍占一定的比例,新格式完全取代旧格式是元明之际的事。但是,结构助词“底”已常见于唐末五代的文献中,“VO者+S”的语序已见于汉代,因此说“S+VO者”变成“VO者+S”是受数量结构语序变化的影响,从发展顺序上就说不通。其次,根据我们对《祖堂集》和《朱子语类》的调查,所谓先秦的“S+VO者”仍可见到,然而“VO者+S”则没有发现一例。前者的例子如: (1)“有人问话者出来。”(《祖堂集·福先招庆和尚》) (2)“朋友乍见先生者,先生每曰:‘若要来此,先看熹所解书也。’”(《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3)“学者轻俊者不美,朴厚者好。”(同上) 由此可见,汉语史上可能就根本不存在梅所说的语序变化。最后,“VO者+S”结构的用例极为罕见,根据我们对中古时期与口语比较切近的《世说新语》、《祖堂集》、《朱子语类》等的调查,不见一例。很难理解这种仅限于个别文献的偶见用法,具有能使“之”和“者”混同起来的力量,然后由来自“之”的“底”来取代“者”的用法。总之,说“底”来自“之”的理由很难令人信服。 (三)“底”来自“之”和“者”说。最近主张这一观点的是祝敏彻(1982年)。他认为,“底”既来源于“之”,也来源于“者”。这是比较它们之间语法功能的相似性得出的结论。但是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从一开始起,“底”就有一些“之”和“者”都不具备的用法。例如: (1)在形容词之后,单独作谓语,描写状态。如“举措悉皆索索底,时长恬恬底。”(《祖堂集·岩头和尚》) (2)作状语的标志,修饰动词。如“(洞山)颜色变异,呵呵底笑。”(《祖堂集·云岩和尚》) (3)在代词和其它名词之后独用,表示领有。如“洞山云:‘就师乞眼精。’师曰:‘汝底与阿谁去也?’”(同上) 这些功能上的重要差别,表示“底”可能与“之”或“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四)“底”与“者”、“之”是词汇替代的关系。冯春田(1990年)认为,“底”字结构与“者”字结构关系密切。他举了很多唐宋时期的例子,说明在这一时期“者”发展出很多“底”的用法,比如可跟在名词或代词之后表领有,如“《书解》谁者最好”(《朱子语类》)。可是,他主张,“底”取代“者”不是语音变化的结果,而是词汇替代现象,正如被动句中“被”取代“为”一样。冯还进一步推测结构助词“底”可能来自指示代词的用法,可惜没有加以论证。对这一猜想的论证正是本文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