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国宪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00732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体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受西方传统语法学的影响,汉语语法学界对体问题的研究长期偏重于动词的范围,而对形容词的体却缺乏全面系统的考察。本文描写形容词体的典型形态形式以及对形容词次范畴的选择限制,探究体标记的形态化历程。由于形容词的体标记与动词的体标记有着不同的来源背景,所以语言事实使我们更倾向于把“形+体标记”视为一种句法现象,而把“动+体标记”看成是一种句法·语用现象。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体标记在动词谓语句中容易脱落而在形容词谓语句中不能脱落的内在诱因。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 引言

      0.1现代汉语的体(aspect)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法研究的一个难点。谈到体,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体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用添加前缀、后缀或变化中间元音的方法来表示。‘体’表示的时间概念不多,而是表示所叙述的动作的类型和动作是否持续。”(注:见R.R.K.哈特曼、F.C.斯托克著,黄长著、林书武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第3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由于受西方传统语法学的影响,汉语语法学界对现代汉语体问题的研究长期偏重于动词的范围,而对形容词的体却涉足不多。其实这种局限于动词的观点对现代汉语而言是不合适的,在现代汉语中,不仅动词可以有体形式,一部分形容词也可以有体表现,所以《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认为“体的范畴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过程,即: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泛指全过程或特指开始或结束,多次发生或一次发生,时断时续或瞬息即止等等。”(注: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第47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这一观点较为贴近汉语事实,形容词的体研究对全面深刻地认识现代汉语的体有着积极的意义。

      0.2严格地说,体属于句子而不仅仅属于谓词。语言材料证明,句子中的每一要素都可能对体发生影响,但各要素对体施加的影响力却并非等价,其中谓词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形容词对体的影响,而其它要素对形容词谓语句体实现的制约将另文以详。

      一 形容词的情状类型

      1.1形容词的情状分类(注:本文旨在考察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讨论形容词的情状只是为了说明体的实现与情状有关,所以这里只是粗线条的划分情状类型,详细的考察将另文讨论。)

      体受句子多种要素影响,但谓词的情状对体的实现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体形式的选择,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根据[±静态](static)这一组区别性特征,形容词可以分为两大情状类型:性状形容词和变化形容词。

      性状形容词的最大特征是它的静态性质,该情状的时间结构是均质的(homogeneous),缺乏内在的自然起始点和终结点,语法上一般不能带“了、着”等形态标记。如“普通、秘密、广泛、短暂、漫长、豪放、笨重、昂贵、肥大、欢乐、艰辛、美妙、名贵、泥泞、宁静、轻微、详尽、优秀、正当、壮丽”等,它们通常只进入状态情态句(a句),而对用体标记标识的变化情状句(b句)则表现出较强的抵抗力。比较:

      (1)a.这幅唐代画非常名贵。 b.*这幅唐代画名贵了/着/过。

      同时,这些性状形容词也不进入由“起来、下去”等准体标记标识的情状句:

      (2)a.前面的道路极其漫长。 b.*前面的道路漫长起来/下去。

      变化形容词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动态性质,该情状的时间结构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可以有内在的自然起始点和终结点,有些变化形容词还可以容纳续段,语法上一般能带“了、着”等体标记。由于在词语的功能演进过程中,通常是新的意义产生时,旧的意义未必就马上消亡,而往往会出现旧结构与新结构的共存,这不仅是一种共时现象,也是一种历时现象,词语的虚化轨迹大致与此相仿,所以变化形容词都仍然保留着性状形容词的用法。这种形容词不仅可以出现在变化情状句中,而且也可以出现在状态情状句中。(张国宪1995)由此,从这个角度讲,现代汉语至今还没有出现纯粹的变化形容词。

      情状是一种意义类别,但在语法特征上也有其形式上的表现:典型的变化形容词通常可以在“NP+已经+____+了”和“NP+没+____”这两种句法槽中出现,表示对某种状态变化的肯定和否定,而性状形容词不具备此项语法特征。

      1.2状态与变化的关系

      恒定事件、动作事件和变化事件是汉语的三种典型事件,典型形容词(性状形容词)擅长于表述恒定事件,但有些非典型形容词(变化形容词)则可以表述变化事件。状态与变化是两回事,但有密切联系。变化形容词作为陈述性成分其所指有一个随时间展开的渐变过程,它可以有起始点、终结点和续段。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我们可以把变化过程以及变化所涉及的始末视为一个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初始状态、变化过程和结果状态三个子系统构成。变化过程始于初始状态,变化过程的结束便产生一定的结果,进入另一种状态,所以从系统的角度说,过程只是状态的转换。状态和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T是时间轴,I代表过程开始的时点,F代表过程结束的时点):

      

      下面的语言现象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状态与变化的关系:

      (3)(她)病好了,一下子胖了,胖得像个禾场滚子,腰间一轮轮肉往下垂。

      前一个“胖”是动态的,表示由非胖状态(初始状态)的异质变化,“了”表示变化过程的实现;后一个“胖”是异质变化的结果,从而又转入相对均质的静态。可见,一种变化过程的结束,也就是一种新状态的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