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策划”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智斌 南昌大学新闻学系讲师

原文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内容提要:

新闻策划是我国新闻界在改革中兴起的一种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谋划的手段与机制。它对传统报道方式的改革,尤其是策划行为的主体介入,是否违背了新闻的客观规律?五年的理论探讨对此未有一致结论。现在有必要对讨论中各种观点甚至讨论本身作出分析与总结,以推动今后更深入的学术对话。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讨论的经过

      新闻改革以来,我国新闻界的最大变化之一,可说是新闻媒介作为传播者的主体性的日益凸现,新闻传播运作开始突破传统的以简单、直接配合上级宣传精神为主的工作模式,媒介更多地以自我主体精神迈向了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市场。1993年以来,“策划”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新闻媒介所推行。在报道工作中,传播者增强了策划意识,过去那种配合式、被动式的报道组织方法被主动式、整体化的运作方式所取代,推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道。

      在新闻界兴起这种与以往不同的报道方式的同时,新闻界、新闻理论界亦开始了对“新闻策划”问题的连续探讨。最早在1993年,《中国记者》和《新闻战线》分别发表《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和《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论文。1994年,中国地市报协会举办“新闻策划研讨会”。1995年以后,新闻界又推出了大量的策划案例(如1995年元旦,四川创立一种新型报纸《华西都市报》),理论界的研讨也开始相对集中。在后来的研讨中,大概在1996年前后,“新闻策划”的概念不断被提出,“新闻”和“策划”相加,很快形成了各方的论争,研讨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并形成了分歧很大的争论焦点。1996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组织了新闻业务编辑策划高级研讨班。《新闻界》(1996年第6期)、《新闻记者》(1997年第1期)、《声屏世界》(1997年第3期)等各地多家新闻学刊物还开辟了不同观点的讨论专栏。1997年,对这一问题的研讨全面展开。一时间,观点云集,针锋相对,成为一大热门话题。虽然目前论争仍在进行,但五年将逝,有必要对其中一些问题作些总结。

      二 共识与分歧

      在这次论争中,基本上形成了对新闻策划的两大派意见,即肯定者与否定者或质疑者。由于种种原因(如后文所述),在论争中出现种种偏差,形成的共识十分有限。

      (一)基本的共识

      在对策划较早的论述中,作者所用的概念为“报道策划”或“报纸策划”。蔡雯在《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一文中提出,“报道策划就是新闻编辑部门在一定时期组织报道的设想和规划,这种策划的结果以文字表达出来,是包括如下内容的报道设计方案:报道的主要内容、报道重点、报道过程、发稿计划、报纸版面地位和形式、报道人员等”,指的是一种编辑策划。不过,作者指出了这种新型策划与报刊传统的报道计划的不同之处,即适用面更广,主动性更强,变动性更大,尤其是它贯穿并调控着一个报道的始末。因此,作者认为它是“对以往报道计划的改革发展”。(注:蔡雯《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载《新闻战线》1993年第11期。)其理由是,它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报道工作以配合式宣传为主的方法,使报道组织向即时式和预见式转移。这种报道策划更讲究报道思想的思辨性,即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考察问题;更讲究创新性,对报道内容的深广度要求更高,报道形式、版式设计等都有新的表现。可见,作者在论述这一问题时,针对的是新闻业务活动,并未涉及其它方面。此外,类似的观点还有:“新闻策划是指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话题性,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新闻报道的谋划和组织过程。”(注:邢文才《新闻策划是提高宣传质量的法宝》,载《新闻学苑》1996年第6期。)也认为新闻策划就是对新闻报道(包括可预见性事实的报道)活动的组织策划,如某些重点报道的策划等。这类观点可称为狭义的新闻策划论。这种理论强调新闻策划是对过去报道计划或报道组织的发展与深化。因为它只针对媒介自身的报道活动而言,并没有牵涉到新闻事实本身,概念上似无不科学的嫌疑,因而基本上成为大多数参与论争者的共同观点。这是双方取得的最有建设性意义的成果。

      二是对作为论争焦点的“新闻事件策划”特征的共识。双方均认为这种策划是媒介在现代新闻竞争情势下的产物,其最大特点是媒介出于自身报道或自身宣传需要的功利性。董天策在《“新闻策划”剖析》一文中,分析了这种策划与公关界“媒介事件”之间的理论与现实渊源,对这类新闻策划的产生与发展作了详细探讨。(注:董天策《“新闻策划”剖析》,载《新闻大学》1998年春。)这为探讨新闻事件策划的性质与价值问题提供了导引。

      (二)肯定者内部的分歧

      在众多的肯定者中,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新闻策划的内涵加以阐述,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在肯定者中存在着对新闻策划的不同理解,这是论争中的第一种内部分歧。

      部分持肯定态度的论者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新闻策划是包括上述报道策划在内的,涵盖媒介一切运作行为的策划,它作为一种设计、决策和组织手段,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大到一张报、一个台的风格定位、宗旨确立、受众定位、栏目设置,小到单个报道的思想、采访计划、报道规模、报道形式、版面或节目安排等等,都属新闻策划的范畴。蔡雯后来也延伸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新闻策划的客体“从广义上说,已经不局限于新闻报道本身,而是揽括了所有的与信息传播活动有关的行为”,把新闻策划界定为“新闻媒介运作策划”,即对传媒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它的本质是“在新闻媒介实际运作之前及运作过程中,根据对相关信息的占有与分析,通过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周密地设计与修正行动方案”。作者还指出了它的范畴,包括媒介精神、受众定位和方针政策、媒介产品形象与质量以及有关媒介的营销、管理与发展事务在内的众多对象。(注:蔡雯《试论新闻策划》,载《中国新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这种理论论述的范围几乎扩大到媒介自身的一切活动,且暗含了媒介对以自身为主体事件的策划的可能性,但外延宽泛,是一种广义的新闻策划论,在肯定者内部并未取得整体的认同。

      更大的分歧是,部分论者提出了更新的观点,认为新闻策划是特指对新闻事件或活动的策划,即由记者参与设计、促成新闻事件的发生并加以报道的行为,称之为新闻事件策划或新闻本源策划。其间传播者既是事件的观察者、报道者,同时又是事件的参与者、组织者、甚至实施者。这类策划“重在策划事件,通过对事件发展过程的策划,体现自己的宣传思想,对受众实施隐性引导”(注:田红军《策划性新闻之我见》,载《新闻世界》1996年第11期。)。或者说,它“已经不单纯是新闻报道的策划,而是将报道策划与报社的社会活动策划融为一体的复合型策划”。(注:蔡雯《试论新闻策划》,载《中国新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这是现行的新闻策划论中一种最典型的观点,其逻辑起点与前两种观点相去甚远,已由媒介主体向现实客体转移。因此,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种观点认可媒介主体对新闻本源(事实)直接介入行为的合理性和这种策划报道的客观性。但是,它没有明确地界定所策划的这一新闻事实的主体性质,因为新闻媒介作为特殊主体也可能进入新闻本源,这似乎是一个导向更深层的关键问题。

相关文章: